05.09 古代的婆婆都是怎么为难媳妇的?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都是很难处理的,在古代以孝为本的大环境下,出现了很多愚孝的人,所以当时婆婆可以说是处于了毫无疑问的上风。

古代的婆婆都是怎么为难媳妇的?

即便如此,媳妇再怎么孝顺还是会出现一些不买账的婆婆,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孔雀东南飞》:庐江府刘兰芝,十三岁就学会了女红,十四岁可以自己做衣服,十五岁学会了弹奏箜篌等乐器,十六岁就熟读了各种书籍。不仅如此,她还“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在十七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小吏焦仲卿。按说一个小府吏能娶到这样的媳妇还有啥说的,焦仲卿自己也非常满意,跟刘氏情投意合,不过焦母不知道为啥就是不喜欢这个媳妇。虽然刘氏各种孝顺她,但是她就是不能满意,终于在看到邻家的秦罗敷后决定要让儿子休了刘氏。

古代的婆婆都是怎么为难媳妇的?

焦仲卿苦苦哀求还是不能如愿,又正好要出差,所以就暂时把刘氏送回了娘家。刘氏这样端庄、贤淑的女子,也就是焦母看不上,即便离婚,提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最终刘氏迫于形势,再嫁给了县长的公子,不过在半路投水自尽了,而焦仲卿回来后听说也吊死在了刘兰芝的坟前。至此焦母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请求刘家,把儿子跟媳妇合葬一处,后来在坟旁长出了“连理枝”。

焦母无缘无故的嫌弃媳妇,导致这样的悲剧,不过最后焦仲卿还算有情义的。当然这也是故事,而实际上基本都是儿子们迫于母命休妻,妻子忧郁而终,自己则再娶了,比如陆游、王献之等等。

古代的婆婆都是怎么为难媳妇的?

白居易还曾写过一首诗专门描述婆婆怎样为难媳妇,那手段真是一般人所想不出的。

一个婆婆逼迫媳妇离家,说如果可以从井底用丝绳向上拉起银瓶,或是在石头上磨玉做成簪子才可以留下,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过媳妇还是去试了,最终“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此诗是写了一女子因为听信了男子的海誓山盟就跟着男子私奔了,最终被婆婆嫌弃,导致被赶出家门,最后女子说了一句话奉劝大家: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