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刘邦能解“白登之围”,多亏了冒顿小妾枕边风?历史没那么简单!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决定出击匈奴。在此之前,他频频派出特使接触匈奴,前后有十余人。然而此举,不要说冒顿,就是白痴也会有所警惕。冒顿为了迷惑刘邦,把匈奴所有的肥牛马及壮士都藏起来,于是,刘邦的特使每次来,都只看到满山的瘦牛马及老弱的匈奴百姓。

有十来个特使出去,十来个都回来就以上所见汇报刘邦,并且异口同声地说道:“可以出击匈奴。”

刘邦为了最后求证情报的准确性,他决定派出娄敬再次出使匈奴。

娄敬,齐人,低级士兵出身,因向刘邦提议迁都关中有功,被封为郎中。其人智谋殊远,与众不同,派他出去摸敌,较为靠谱。

然而,一连串的日子过去了,娄敬仍然不见归来。

刘邦能解“白登之围”,多亏了冒顿小妾枕边风?历史没那么简单!

刘邦心急如焚,他抬首望天,大雪封天,整个天地仍然是白茫茫一片。刘邦不由想到,娄敬不见早归,估计是被风雨困住了。于是,刘邦再次召集前十几个特使开会,最后得出结论,娄敬回早回迟,肯定答案都是一个样。

既然如此,还要等待什么?!

刘邦立即整军出发,为了鼓励战士们的斗志,刘邦率军作为先锋队,由夏侯婴开车,和陈平一起,第一批先开出晋阳城。汉朝三十二万大军,亦跟随其后出发。

趁着冰雪天气出征,几乎没有一个战士理解刘邦的作战意图。事实上,刘邦的得意算盘是这样打的:大雪封山,匈奴抱枕帐下,长夜漫漫,定睡死梦中。或许匈奴也不会料到汉军会顶着数年不遇的恶劣天气作长途跋涉,军事定会松于防守,那么汉军只要迅速出击,足可打他个措手不及!

刘邦太乐观自得了,须不知,他已经严重地错判了形势。

冰天奔袭,打的恰是敌军松于防懈,问题是他屡屡派出特使,已是打草惊蛇,不但偷不着鸡,反会蚀米,这是其一。

冒顿藏之精锐,露其拙弱,诱其前来,实施围笼,四十万整齐划一的骑兵对三十二万整齐不一的行军,绝不亚于关门打狗,这是其二。

风雪隆冬,汉军疲于奔命,匈奴以逸待劳,刘邦想打败匈奴,无异于吹牛扯淡,这是其三。

如此看,前面等着刘邦的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坟墓。除非神仙相助,不然,刘邦难逃死劫!

刘邦能解“白登之围”,多亏了冒顿小妾枕边风?历史没那么简单!

风雪伴旅途,深深浅浅勇向前。当刘邦前锋越过句注山时,遇见了半路归来的娄敬。刘邦一见娄敬,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匈奴可否击也?”

风雪已经染白娄敬整个人,他一脸的惊恐全被盖住了。娄敬报告刘邦:“陛下,千万不可出击匈奴!”

刘邦:“为何?”

娄敬说:“我在匈奴看到的的确也和前面特使一样,只见瘦牛,不见肥马;只见弱老之人,不见壮士拉弦;只见草原茫茫,不见骑兵来往。但是,吾窃以为,这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刘邦:“???”

娄敬说:“两国相争,无论是谁,必争亮剑,展其所长。但是匈奴反其道而行之,只露其短,藏其精锐,这是为何?冒顿用意明显,他就是守株待兔,诱军前来。只要汉军攻击,他们必出伏兵,匈奴奇兵未知数也,然一旦蜂拥而出,汉军必凶多吉少!”

娄敬这话太不及时了,汉军三十二万士兵全都上路了,你这才通风报信,宝剑一旦拔出,不沾腥血无法回鞘,你叫我这怎么办?

怎么办?只有硬着头皮干上去!

刘邦不知是真怒还是假怒,指着娄敬就骂道:“你这个齐虏,不过是凭着一张软舌得我升官,现在又想来乱我军心,抓起来!”

按理,乱军心者,法该当诛。但刘邦只教人把娄敬绑住,囚禁于广武。广武,也就是句注山的山脚下。

事已至此,刘邦不得不铤而走险。他一路不见阻拦,顺利地开进了平城。

刘邦能解“白登之围”,多亏了冒顿小妾枕边风?历史没那么简单!

而此时,汉朝主力军还被他甩在后面,不见人影。

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在刘邦看来,他是打猎来的,找的是冒顿这个大大的猎物。然而在冒顿看来,他亦是狩猎来的,匈奴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你汉朝皇帝这个天大的猎物落到陷阱中来。

这天,刘邦巡视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冒顿收到情报,立即发出围猎的信号。

白茫茫的大地上,只见匈奴兵像白狼似的从地上冒起来,从四面八方向刘邦围攻而来。整个白登城,就像一块到嘴的肥肉,被冒顿四十万精锐骑兵围得水泄不通。

刘邦方这才明白上当了!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现在唯有等待汉军主力及早赶来。

然而这一等,七天七夜就过去了。

这七天七夜,不要说度日如年,就说是度时如年,亦不为过。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前的气氛和音响效果。这白登城就像一间破猪圈,猪圈里又躲着数只肥猪,而走投无路的肥猪又只能听着磨刀霍霍的声音。

真是记忆犹新啊,这一幕仿佛又把刘邦带回了当初项羽围攻荥阳的艰难岁月。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如果不死要面子,听娄敬一言,收兵驻军,静观匈奴所变,会有今天吗?如果不心急如焚,骄兵纵军,从容一些,缜密一些,会有此时吗?好好的晋阳城不蹲,大老远跑来登城送命,刘三,你这脑袋真不是一般的短路!

自责也好,自骂也好,皆是无用。刘邦只好问陈平:“请问你有什么办法救俺于水深火热之中吗?”

陈平沉默不语。

刘邦能解“白登之围”,多亏了冒顿小妾枕边风?历史没那么简单!

刘邦:“有,还是没有,你到底说个话呀?”

陈平:“办法是有,但是不知还可灵否?”

刘邦:“管它灵不灵,先试了再说。”

陈平:“那好,新问题还得用老办法解决。那就是,重金出击,再行离间之计。”

刘邦狂喜,叫陈平全盘托出。

只可惜,陈平这个诡计具体方案已秘不可闻,不要说两千年之后的我们,就是司马迁和班固老人家也不知其中诡法。而我们知道的只是,刘邦秘密派出使节,从小路溜出找到了冒顿的小老婆(阏氏),送上贵重物品,当然还有一段动人的言辞。

得到好处后,冒顿小老婆对冒顿说道:“贤王何苦为难贤王!中国皇帝,神龙投胎,天之所生,我们所占土地,事实上不能长久,不如就此班师回朝吧。”

对于冒顿来说,小老婆这番话简直就是无聊至极。什么神龙投胎,天之所生,屁,我冒顿就不是神龙投胎,天之所生吗?

还什么贤王何苦为难贤王,自古以来,贤王之间,从没有同情之说。战争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女人,要相信,就相信谁的兵马多,谁的砍刀利,谁的拳头硬。除此之外,其他通通是扯淡!刘邦这贵重礼物真是白送了,他不知道冒顿还有一个至理名言:皇后可以拿来送人,但是一涉及国家利益,那是万万让不得的。

冒顿不但不听小老婆的游说,反而秘密勾通王黄和赵利,约好日期,进攻刘邦。

刘邦能解“白登之围”,多亏了冒顿小妾枕边风?历史没那么简单!

然而,到了会师这一天,冒顿的愿望落空了,王黄和赵利等人没来,连个通风报信的都没有。

情人相会,不见其人,也就可能是半路塞车,或者是被杂事缠身。然而,军队会师,王黄不来,只有一个可能:暗通刘邦,反戈一击,准备抄匈奴老底了。

冒顿幡然醒悟,前有阏氏劝言,后有王黄不来,刘邦搞的是捆绑阴谋,一条龙服务。

同时,冒顿又想到,围困七日,汉朝主力亦差不多到达,如果两军火并,胜算不再。那么,不如就此解开一角,放刘邦一条生路?

冒顿果然放弃进攻计划,解开白登一角城,待观其变。

苍天解救刘邦的时刻来到了。

这时天降大雾,整个白登城被笼罩在一片雾霜之中,咫尺之内,不见人头。这恰是开溜的最好时刻,刘邦立即派使节出入试探,结果匈奴没有一人觉察。不管冒顿是真不觉,还是假不觉,刘邦今早肯定是要开溜的。

陈平命令弓箭手多加一支弦上之箭,两道夹持刘邦,箭头各朝一边,随时应对不测。

这真是惊天大逃亡。死亡似乎就躲在迷雾背后,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人不屏气凝神,没有一个不心惊胆。刘邦一出白登城,马上发挥出逃跑大王的本色,命令夏侯婴加大马力逃命。

刘邦此次逃亡成功,功归陈平。史书没有交代王黄暗通刘邦,从而造成冒顿会师不至,但陈平之计既然是秘计,肯定有秘不宣人之事。

在我看来,刘邦肯定与王黄和赵利有重大政治交易,但这种危急存亡之下和一个烂子小瘪的交易,对刘邦来说又是一件奇耻大辱。

所以刘邦只能忘掉它,而忘记它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提起它,让它一点一点地烂在肚子里,从此史书也想不起它!

刘邦能解“白登之围”,多亏了冒顿小妾枕边风?历史没那么简单!

不管如何,总算逃过一劫。

当刘邦逃回平城时,汉军主力也来到了。这恰好应了冒顿猜测,如果真不放刘邦一条生路,果然火并,是死是活,很难定论。

冒顿只好撤兵,班师回朝。

此时,刘邦也终于发现冒顿的可怕之处,再也无心恋战。平城这鬼地方也是不能长久待的,于是他命令撤军,照原路回朝。

刘邦回到广武,马上叫人放了娄敬。

他紧紧地握住娄敬的手,激动地说道:““吾悔不听公之所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矣!”

刘邦斩掉娄敬之前的那十来个睁眼说瞎话的特使,并且封娄敬为二千户的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