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如何才能培养出“三岁识得百家字,四岁熟背千家诗”的神童?

在央视欢乐中国人的一期节目中,神童王恒屹虽然只有四岁,却在现场熟背千家诗,识字3000多,这样的神童,令所有人都震惊了,家长们都羡慕,都十分好奇这样的“神童”究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当今社会孩子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孩子文化教育,希望在宝宝还是婴幼儿阶段就能为将来学习文化打下基础,甚至培养出聪明的“神童”,黄老师作为一名爱亲母婴店的资深育儿师,在日常服务消费者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很期待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培养“神童”。在这里,黄老师根据多年在爱亲母婴店服务和学习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如何才能培养出“三岁识得百家字,四岁熟背千家诗”的神童?

其实有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就是父母用正确的方法来阅读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识字量,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借鉴:

一、续编法

我们只说故事的开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让孩子来说故事。能力强的孩子能比较完整的说出故事的经脉、过程和结果。能力弱的孩子有时需要我们从中帮忙理顺,可是由于孩子们的经历不同,想象的故事也不同,就算说得结结巴巴,也是孩子之间自己的语言,还是能吸引其他的孩子去听讲的内容。

二、表情演示法

孩子慢慢长大,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了。有时一句话的文字,我让孩子自己去读,只用表情告诉他,你读得准不准确。孩子看到家长不同的表情,会更认真的去看清楚每一个汉字,不认识的还会主动向家长询问,家长此时应及时告知,并让孩子反复读出来。

如何才能培养出“三岁识得百家字,四岁熟背千家诗”的神童?

三、自制图书法

孩子大概5岁思维的逻辑性已经形成,能把感性的认识在自己的头脑中整理、加工成完整、通顺的事件。自制图书法是孩子在阅读了读本,有编故事的欲望,或者孩子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有表达出来的欲望时,提供给孩子需要的纸笔,让孩子把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相关画面绘画出来,让同伴分享的图书制作。也许有时孩子画得不是很像,也许有时配上文字的工作还需要大人的帮忙(孩子口述大人记录)但是图书的制作让孩子特别有成就感,其他孩子也喜欢看阅读自制读本,看时常常小声讨论着,特别起劲,从而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

苏霍母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让我们从小抓起,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相信一定能够成为开启儿童智力大门的金钥匙。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成为父母心目中的神童!

黄老师表示虽然她不是教师,但也是两个女儿的母亲,在爱亲母婴店更是接触了无数宝宝,以上只是总结下个人经验,家长们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