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只有瘋子才會吃藥”

“我不吃藥,因為這些藥會讓我依賴。”

“我也吃過藥,根本就沒用。”

……


這些都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拒絕服藥治療的理由。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當我們身體生病的時候,我們會選擇吃藥治療。

當我們心理生病的時候,我們確在排斥服藥治療。


在這裡,藏著我們對精神類藥品最大的誤解:


心理病心理治療,和服藥又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大多精神疾病的是我們的身體發生了器質性改變。而服藥治療也是精神疾病很常見,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本質上它也在治療我們的身體病。


今天,我們希望通過分享網友在服用精神類藥品的經歷,澄清人們一直以來對精神類藥品的誤解,這些都是他們想讓你知道的。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1. 需要服藥治療並不說明你很脆弱,僅僅是有一種藥物可以幫到你。就這麼簡單。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花了數年的時間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的抑鬱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應該認真對待它。或許有些人會說這樣的話:'不如你試試冥想吧'又或者是'不如改變下你的飲食習慣,別總想著依賴藥物。

可惜實情是:引起抑鬱症的根本原因是我腦子裡發生的化學成分失衡所致,這不是一個壞情緒那麼簡單,這是一個真正的醫療問題。”


—emmamcg2

2. 服用精神類藥物並不會使你變成“精神病”或者對社會構成什麼威脅。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這只是一個藥品的名稱,它可以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嚴重焦慮等疾病,我們並不會對社會構成威脅,我們也不是'精神病'——我們只是一群在與疾病作鬥爭的人們。”


—Melanie Schneiderman,Facebook

3. 這和身體生病需要服藥治療一樣。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在七年前被診斷為抑鬱症,三年前又被診斷患有躁鬱症,儘管為了能找到合適我的藥物,我經歷了大量的試錯,但病情並沒有因此變得穩定,或者變得更像原來的自己 !如果我不小心漏服了一劑藥,我會意識到我的心理對它們有多依賴,聽起來可能有點嚇人,但是有它們在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安慰,打個比方就像: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依賴胰島素才能生存。這和服用精神類藥物有什麼不同呢?我不再需要在每一天的每一刻都生活在一場可怕的黑暗戰鬥中,我已經很感激了。”


—Cara Niedergall, Facebook

4.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藥物和劑量是一個漫長的試錯過程。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嘗試了很多不同的藥,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測試並找到適合我的藥,說實話,這很累人。但是一旦找到合適的藥,你就會開始感到不同。


—miker4524dbb87

5. 有時候,藥物起效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每個人都不同。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每天都在服用舍曲林,期待著能發生那種一夜改變的奇蹟,但實際上它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起效,我的身體才能再次開始正常的運行。以前,我的焦慮,抑鬱和強迫症非常嚴重,我很害怕離開家,而現在,我覺得自己的狀態基本上和正常人一樣了。“


—kayleeh444fbb17d

6. 有些藥物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副作用。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有躁鬱症,並且已經嘗試了近20種不同的藥物,其中一些藥物有可怕的副作用,另我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如體重增加,肌肉抽搐,潮熱和過度嗜睡。但未治療的雙相情感障礙同樣也很難讓我與之共存。


現在我已經找到了合適的藥(對我有效並且副作用很小),我的情緒相對比較穩定,我能夠再次學習、工作並維持正常的社交生活。 雖然我不喜歡每天服藥,也不想總是這樣惦記著這件事,但我真的很感激我現在的身體狀況這麼穩定。“


—bellexbelle

7. 藥物的目的不是讓你一下子擺脫掉精神疾病的困擾。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正在服藥的我終於快解放了,經過多次的試錯,我終於找到了能幫助我走出焦慮/抑鬱症的最適合的藥。我曾經在疾病中掙扎,甚至無法起床,現在我感覺輕鬆又自由。我的日子並不是突然一下子變完美了,但是比以前真的好多了!人們總會有這樣的假想:只要服藥,你馬上就會被治癒,但其實藥物大多是在幫助你應付日常的事情。”


—piperw4aebe64c1

8. 當下服的一種藥物起了作用,並不代表它會永遠有效。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過去對你一直起效的藥物突然不再有用,這意味著你可能需要調整藥物,發生這種情況時千萬不要灰心!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既然它僅僅是一個過程,那麼請不要放棄。“


—annaf406e5dbe4

9. 常年服用藥物會讓你感覺依賴它。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患有產後抑鬱症(PPD),產後焦慮症(PPA)和雙相情感障礙,它們就像一個情緒過山車一樣,因為這些精神疾病讓我一直與藥物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就好像遺漏了當天的避孕藥一樣,它要付出的代價可嚴重得多。就像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無法逃避只能面對。


—maeganc4835c7eab

10. 即使你不想要再服用它們,突然停止服藥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戒斷反應—所以你應該和醫生商量逐漸減量。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16歲時我第一次開始服用藥物治療我的抑鬱和焦慮,它讓我再次看到了世界的顏色。幾年後我對服用藥物越來越鬆懈,如果我早晨沒有服藥,我的身體在很多不同部位會出現劇烈疼痛和頭痛。


當我20歲時,我決定停止服用藥物,因為我不想要總是依賴它們。 我突然停止了服藥(這不是醫生推薦的),但是戒斷的痛苦令我難以忍受,完全無法應對。 現在的我已經離開它們兩年了。 我想說的是,你不要因為服藥治療精神疾病而覺得丟人,而且即使有一天你想停止服藥也很正常,只要遵從醫生的建議就好。


—Anonymous

11. 它們可能會影響你的性生活。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正與廣泛性焦慮障礙作鬥爭,並且一直在服用艾司西酞普蘭片—它唯一的缺點就是會導致性快感失調症—一種性功能障礙,即便有足夠的刺激也難以達到性高潮。它很大程度影響了我的性生活。最終,我決定停止服用我的藥物,雖然我還會有少量的焦慮情緒,但對我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samantham46d5caf7d

12. 沒有來得及補充處方藥品 有點可怕。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以前的藥用完了,但因為保險的原因沒來得及到醫院開下個療程的藥,我已經斷藥一個星期了,確沒辦法去開藥,這感覺太難受了。我總是頭暈目眩,好像快要暈倒一樣,但我又不得不繼續工作和生活。”


—daultont

13. 藥物會幫你在治療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療效,並幫你將學到的方法能夠付諸行動。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靠著我的藥物,讓我能夠使用心理諮詢師教我的應對抑鬱和焦慮的方法,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維持“正常”的作用,它們保證了我繼續治療的動力。服藥幫助控制了我的症狀,而學習的過程教會了我如何有效地控制我的抑鬱症。”


—sarahm49e4a46cd

14. 或許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它們身上,但是沒關係。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直到我在一次自殺行動後進入急診室,我才開始吃藥,雖然我並不想依賴藥物治療,但我知道為了健康我必須這麼做。在兩種不同的藥物作用下對我的抑鬱和焦慮產生了巨大的幫助。現在,在醫院治療近四年之後的今天,我的精神病醫生正在探討逐漸減少我的藥量,從前我從來不敢想象會有這樣的一天。


—bglass28

15. 在嘗試不同藥物是否有效的起伏過程中,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親密關係。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有時候,你不得不等待四到八週的時間才能知道自己的狀況是否有改善,如果沒有,你可能需要從頭開始使用新的藥物。這樣的情況讓你很難向你的伴侶或家人反覆解釋說'這應該是那個有效的藥',但是它沒有起作用。這樣的事情令人失望的地方是,你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等待,親人也一直在盡力處理你的症狀。但是好處是:在這段時間 ,你會變得更強大,並且更多地瞭解自己並鍛鍊了自己的韌性。”


—chlobot3000

16. 幸好,在尋找並使用了合適的藥物後,同樣也可以大大的改善你的親密關係。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作為一個服用精神類藥物(舍曲林)的人來說,我的生活已經改善了110%。我患有嚴重抑鬱症(MDD),在服用舍曲林之前,我的狀態非常糟糕,並且會斷掉和其他人的來往。現在我服藥後,當我再次嘗試與人交流,我所有的社交關係都開始有所改善,從來沒有過這麼好的感覺,我似乎又重新活了過來!”


—lenag425b0104f

17. 它協助你的醫生進行正確的診斷。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從11歲開始,我就一直在服用百憂解和安非他酮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在我18歲的時候,我也曾被診斷患有雙相II型障礙,醫生給我配了阿立哌唑片來幫我消除情緒波動和衝動行為。那11年來,我的情緒波動很小,但是我感覺在情感/精神/身體上很遲鈍,就好像我過著“半生”,從來都不是過著“完整”的自己。


我現在22歲了,最近我被另一位精神病醫生重新評估後,她診斷我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她讓我停止再服用抗抑鬱藥和焦慮藥,並給我開了安非他命,她認為我的焦慮和抑鬱是因為我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無法完成當下任務。我現在治療多動症(ADHD)已經三個多月了,可以這麼說我從來從來沒有感覺這麼好過。


—Kate Cummings, Facebook

18. 會有人「不明白」。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有些人喜歡開玩笑嘲弄我,我收到了評論是:‘只有你瘋了的時候才需要服藥’,我已經失去了一小部分,因為我的疾病而變成了壞人的朋友。


—malonepaxton

19. 但也會一直有人這樣做。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多年來,我一直服用治療強迫症(OCD)和情緒障礙的藥物。我真的相信找到合適的藥物和諮詢師的治療能夠挽救我的生命。我的男朋友讓我意識到在精神疾病中掙扎時有一個支持性伴侶是多麼重要。我記得他第一次看到我吃藥時,我自嘲了我的藥,他說,“你吃藥丸就像刷牙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是好事。像這樣很簡單的一句話支持我,都可以給我很大的積極影響。”


—amsieleru

20. 最重要的是,服用藥物是幫助你「找回美好」的基礎。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我的大腦不能正常工作,而且我的所謂‘正常狀態’實際上一直是一種焦慮症狀。服用SSRI讓我重新找回了自我,多年來我第一次可以睡上一整夜,我可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務,而且我可以建立人際關係而不再總是再自我懷疑。吃藥讓我開始愛上自己,並對自己有了從未有過的信心。是它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


—laurenlederer

吃藥並不會讓我們變成深井冰,它只是幫我們做回有知覺的人類

配圖:網絡

來源:Shannon Rosenbe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