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孝感地名故事】大悟县有个麻知府,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地名

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

​承载着悠悠历史

安放着乡思乡愁

每个地名的背后

都有着精彩有趣的故事~

地名故事

本期地名故事,

古老的地方——麻知府

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麻知府

“麻知府”是一个自然村落,位于湖北省大悟县高店乡永年村。距乡集镇约五公里,村村通后交通便利。

“麻知府”原本是一个人的浑名。这个名叫张志明、祖籍江西省贵溪市、因在当地做过知府任事,又因脸上有几颗麻子,故被人称为“麻知府”。

据查阅1994年张氏族谱其中记载:张志明由江西贵溪张家桥迁至孝邑县(今孝感市)崇由乡(今高店乡),至今延续已近二十世之久,按历推应为明朝后期时期。又据立谱撰文说明,张志明从任上下来后,带领亲族人等来到现时现地,开荒造塘,筑墙造屋,养畜种菜栽树,安营扎寨谋生。当族人问及此塆该取个么名字时,作为第一进祖张志明诙谐的捋了捋胡须说:那就取个“麻知府”吧!

【孝感地名故事】大悟县有个麻知府,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关于麻知府这个人物的基本信息除族谱数语记录和一幅木刻印制肖像外,另无文字史料可考。但从“麻知府”这个塆子的古色古香建筑来看,应不失为有力佐证。综合各方面信息,麻知府的存在应不下于五百年。塆子的主体建筑依然大体完好。三个大门楼依西至东一字排开,门楼等长,规整石条砌成台阶,立壁为纹雕石条耸立,横梁外加雕花翘首气派非凡。三个门楼清一色石板扣铺巷道,三进三重格局,仍然是纹雕立壁、横梁。户门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相连。户内清一色石条司檐小院,杉木窗棱,堂屋上方板式面壁,穿凿结构,年代之烟尘,呈暗约之色,极显其古朴模样。这片房屋外墙所用建筑一律大片青砖砌体,白石灰掩缝。山墙飞檐造型,叶蔓彩绘图案。其门掩、镂窗、木棱、雕饰大多保存完好。从整体上看去,层次分明、布局严谨,气势非凡。特别是久经历史变迁,却依然充满活力与生机,依然给来访者以许多探索与想像的空间,依然使后来者肃然起敬。

【孝感地名故事】大悟县有个麻知府,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麻知府一世祖张志明的住宅居中间一幢,二进左前,门口宽敞。与其他不同,这是一座小型两层建筑,拾级入厅既是堂屋,后面府房,上面横陈松木檩条,铺木板楼,据说是张志明的寝居与收藏之所。虽小巧但不狭窄,紧凑更显大方。

约五百年来,麻知府这片与众不同的建筑一定吸引过不少探索的眼光,振撼过不少有志之士奋发有为。

在麻知府这个古老的小村落里,还出现过一位英雄,他就是革命先驱张书田。

张书田,1899年3月出生于麻知府一个还算殷实的家庭,幼小时上过私塾,能写会算。生性耿直而又善良的张书田,从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温饱,而是时常怜惜众邻及天下穷苦人的饥寒与交迫。他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亲手创建大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1927年与夏德裕组织了惩治土豪劣绅活动。1928年农历正月初一和革命者陈定候、戴雪仿等人在家中召开了党支部会议,成立了汪洋店工作委员会。会后,他还赋诗一首:雪压竹枝低、岁寒志不移。红日高照起、雪化水入泥。他的诗句充分表达了对革命的伟大志向和坚定信心。

1928年、由于灾荒、眼看广大农民生计无着,张书田及时组织党代会、区工委领导农民举行暴动,开仓放粮,抗争自救。此时,他首先将自家粮仓打开,分发救命粮食给百姓,然后领导农民先拿反动恶霸夏贻三开刀,镇压了平时欺压百姓,继而抵制开仓放粮的远亲明乐秀,开枪击毙粮贩夏德元,表现出坚定不移地革命立场和机智果断的组织指挥才干,大大提高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维护了人民的生存需要。

1928年年头暴动之后,张书田被上级党组织任命为中共陂孝北县委书记兼赤卫队队长。1929年6月9日在河口金家墩战斗中被捕。国民党见张书田有文化、有号召力、许以高官厚禄妄图劝其反水自首,张书田义正词正、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切权力归农会,誓死不投降等标语口号。面对敌人的枪弹与屠刀,张书田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地高声朗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诗句。鼓舞前来与他们告别的乡亲们,号召人们坚持革命、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