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些国企为什么留不住新来的大学生?

我们是湖南人


现在的应届生就业之后的离职率比以前整体都更高了,国企可能会更明显一些,作为在国企工作的一员,给出我自己的分析:

收入无法满足消费欲望

国企是很多应届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但这主要是受到家里影响、社会影响,觉得国企工作比较稳定,比较轻松,竞争压力小。但是同时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在国企工作的稳定轻松同时带来的就是工资偏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所以无论是固定薪酬还是浮动薪酬都不会太高。

与此同时,现在的应届毕业生们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在上学的时候的生活费本身就很高。一旦毕业工作,强烈的自尊心要求毕业生不再向家里要钱,而且生活质量还不能下降。他们告别了学校的低价宿舍,低价食堂,面对高额的房租,高额的社会消费,很多国企的工资是无法负担的。

所以很多毕业生发现,他们工作了之后,吃穿住用行都比上学的时候还要差,这与本来预期自己工作之后可以自力更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务自由,可以购买很多用父母的钱不好意思购买的喜欢的东西的情景相去甚远。 所以只能辞职投向跟高薪的公司。

工作与预期的落差

首先,没有一展才能的机会。


这其实不只是在国企,在很多公司都是如此。大学生在以前都是天之骄子,现在依然还是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就业之后一定会大显身手,很快就能表现突出,然后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很多毕业生都有这种盲目的自信,但是过来人都知道,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基本没有培养太多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所以真正开始工作了,他们会发现工作没有想的那么容易,那么简单,自己无法适应,短时间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这个时候他们没有选择放低身段去学习适应,而更多的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这家公司不适合自己,我需要换个公司。其实,多数人换了工作之后,依然还是如此。

其次,国企的规矩多

国企相对私企来说,公司规模更大,部门更多,明规则和潜规则也很多,工作流程繁杂。这在很多年轻的小朋友眼里是是毫无意义的,他们觉得管理落后,规则讲话,流程繁琐。

90后的小朋友们是有个性的一代,他们更有自己的想法,更崇尚独立和自由,更讲究实际,这跟国企的企业文化会有一定的冲突。其中的一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但是也有一部分觉得在国企工作是浪费时间,要去到一个更现代化,更职业化,更像影视剧里的那种工作环境和氛围,所以他们辞职了。

第三,国企发展缓慢

有些毕业生确实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很快就可以适应职场工作并做到很好。但是国企更多是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不会有太多新增的升职机会,也不会有太多一展才能的机会。

国企要想升职,有时候是需要领导退休,或者领导调岗之后才能晋升。同时还需要看领导态度、资历、业绩、群众基础。甚至部分企业还有靠关系背景上位的情况。这对于初入职场,对职业生涯满是憧憬的年轻人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他们选择离开。


桐简


还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第一家公司是一个知名央企,校园招聘的时候,人事专员承诺解决北京户口,还有这种福利待遇,印象最深的就是你手里有一块钱,就能在公司吃三顿饭!然后,我就去应聘了,但我只干了两年,就跳槽了,为啥呢?说说我眼中的国企印象吧,想说爱她不容易呀!



1.工资起点低,且涨幅慢

选择用人单位,薪酬待遇肯定是首要因素,而且还要看加薪的频率和幅度,这些决定着未来几年的收入水平,更决定着个人职业发展的经济潜力。不得不说,国企的待遇较私企和外企远远不如,有的国企,比如我加入的那种号称技术类型的,加班未必少多少,但是待遇比其他公司差一大截,没办法,国企体制决定的,薪酬制度要跟上时代,难免慢半拍儿,所以,为了多几斗米,跳槽就成了必然。



2.国企还讲论资排辈儿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合理的,但是多年形成的环境和既得利益者的维护,使得在当今人才战略日益突显其价值的时候,国企还在明里暗里走着论资排辈儿那一套!年轻人有活力,有创意,往往比老员工更有可能异军突起,但是没用,想升职加薪?先看看你前面儿排着多少位老骨干吧!于是,既然不能得到该得到的认可,留下来也就没啥理由了!



3.国企不会培养人

随着现代管理学的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意识到人才从内部系统培养,其可用性和忠诚度远比高薪聘请的外来者更高,相比之下,前者既省钱还能人才济济,不担心无人可用。这就是现代人才培养观。然而在国企,所谓培养基本没有,指定格师傅?人家有没有指标考核,才懒得管你,自学?呵呵,国企的文档资产乱得跟粥一样,结果就是进步缓慢,时间长了,必然落后于同龄人,这是年轻人无法接受的所谓竞争力劣势,所以,离开国企就成了必须要做的抉择。



基于以上三点,国企留不住年轻人,也就不奇怪了,什么时候国企能从根本上改变薪酬制度、岗位晋升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相信人才济济的局面也会在国企出现!


管理讲坛


我在国企就负责招聘工作,从前几年以来 ,我就感觉到招聘是越来越难了,招聘难,留存难。

原因有如下几点:

1.工资低

国企工资低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低于私企是很正常的。但是呢,有些国企的工资,甚至都比不上公务员和事业编了,都没有事业编的工资高,工作压力还比事业单位要大多了。

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国企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加大,不加班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随便一个人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了。

2.得不到足够的回报

刚刚入司的年轻人是最有干劲、最有冲劲的人,一般而言,入司三年内,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必然是消耗殆尽了。为什么呢?因为付出没有足够的回报啊。

辛辛苦苦加班干活,每个月还是到手三千,晋升毫无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走人才是正常的选择。

3.企业文化不适应

现在招聘的学生,基本都是95后了,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观点理念是不一样的。

他们渴望自由,喜欢创新,对于上级并没有那么敬畏,说话也不会考虑太多。

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不适合国企,他们适合去企业文化比较自由一些的私企。


杰说职场


国企留不住新来的大学生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呢?

根据平时与在国企工作的朋友的闲聊中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以供大家参考



一、前途暗淡,几乎没有上升空间

我朋友在国企工作了近二十年

刚进去时是小职员

现在也是职员,只不过是变成了老职员

一官半职也没“捞”到

究其原因

就拿他的话说:

“国企升职靠的不是能力,而是关系”。

他不缺能力,缺的是关系

所以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原封不动”



二、工资待遇提升幅度小,跟资历成正比

国企每年提升工资幅度不大

基本是固定的

几乎和你的能力和工作强度无关

但却与资历成正比

在国企,工资待遇方面

有能力的人永远争不过有资历的人

做得越久,资历越老

工资就越高



三、个人能力难以得到肯定,官僚主义严重

在国企,有资历才有说话权

一个新来的大学生想表达好的想法

展现自己的能力

在你想来这本来是好事

但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你不但不会被同事领导认可

还有可能被同事排挤,热嘲冷讽

在国企有能力也会是“罪过”



总结:

在国企,虽然工资待遇好

但制度过于死板

抑制了有能力者的激情和动力

使人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

没办法实现年青人的抱负

而外面的发展空间较自由

只要有能力就可实现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年青人不愿留下的核心所在


我是书海拾掇

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记得“关注”我,留言交流吧!


书海拾掇


相对于私企外企,国企每年都会招收大量的大学生,招的都是985、211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有部分高校热门专业的研究生。但是很多人工作一段时间都会辞职而去,怎么回事呢?

国企基层的工资水平并不高,甚至不如很多小单位!我们说国企的薪资待遇好一般是指有项目绩效的的国企单位,又或者是那些高层人员,而并不是那些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而毕业生往往在毕业后进入国企之后都会先被安排到基层,这个时候的工资待遇水平并不会有多高。

好不容易越过千军万马考入国企,分配到基层工作却发现做的工作没有什么特别,是个人都能干,发挥不了自己的专长,使得一些学生觉得屈才浪费了专业技能。他们不愿意因为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深林。

如今蛮多从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国企的基层单位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抱怨少,但是持续工作两三年后,满满的抱怨在心底下如泉水般涌了出来,止也止不住,国企的工资水平是可以保自己能过上温饱的日子,但是想让它提供给自己更好的生活水平可谓是难于登天!

在国企闷头乱撞是不行的,你的处事圆滑,然而对于刚出生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太单纯,为人耿直,不懂人情世故,他们觉得这样的交往过于困难,便望而却步

对此,你怎么看呢?


慧算账


其实是分情况的,一种老牌牛逼的国企人家招人条件高的很,大学生削尖了头也难进去,很多干脆只招收是子弟的大学生,这种企业工资看着并不十分高,但是各种福利待遇很好,相对来说门槛高,辞职反而不多。

另一种就是普通或者很一般的国企了,招收的大学生很多,这种企业待遇一般,工资有可能和老牌国企差不多,也许大有不如,但各种福利少很多,然而他们却又国企普遍存在的各种缺点。

第一、升职难,熬都未必能熬出头,能力水平高也不是绝对的,很可能没用武之地。

第二、人浮于事,看不到希望,工作无所事事很无聊,但各种没用的事情很多,形式主义严重,很多年轻有野心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恶心,不适应。

第三,很多小国企不但不盈利还亏损,靠着国家补助过日子,顶着国字号,但工资不高,大家都是为了钱去的,不如私企充实还能多赚点。

第四、氛围受不了,都是搞关系拍马屁的家伙上去,有能耐的默默无闻,年轻人未必受得了。





帅丢丢


国企,事业单位,公职,都是论资排辈的,别说你有能力,有抱负,有志向,就你最讨人嫌,你一没履历,二没资格,三没辈份,野心还不小,只有靠边站,没人会理你,在国企,事业单位,公职里混,应先学做人,学会阴奉阳违,溜濡拍马屁,学会谦让,有困难迎头上,有责任敢勇当,有荣誉会谦让,让领导去,那是不求效率,无担当的好场地,但也是学习做一个见风使舵的好去处


日出东方167246805


因为他们觉得你很廉价!没有太多花哨的理由来谈薪酬!何况试用期各公司工资都很透明,地球人都知道很低!当然,也是在试用期你最廉价,高付出,低回报!自鸣得意的告诉你们,先在一线锻炼锻炼!试问一下,任何岗位(除过特别的岗位)任何部门对新进大学生不都是从零开始吗?为何偏偏放在没技术含量,一看就懂(撑死三个月熟悉自己的工作,即90%以上能上手)的岗位工作呢?更可恶的是遇到一些自命不凡的老师傅,十几年就会几个简单死干的技术活,素质不高,设备机器或者一些图纸等其他的疑难问题,人家指手画脚三两下搞定了,一副自鸣得意,自我良好的样子!还笑话你这个那个!这样下去你说他们会愿意长干?


萨尔唯奇宇


实习期半年,见习期又是半年,第二年奖金系数0.6 第三年0.8. 第四年1.0 这还是全球排名第108位的央企呢,真是伤透心了,吃的就是喂猪的饭。


瞬间De笑


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看是什么样的国企。据我所知,女大学生比较青睐国企,她们在很不错的外企实习结束后依然选择了国企。其次,相对于外企、私企,国企大学生的跳槽率并不是最高。最后,不同的行业也不相同,比如一些垄断行业,对大学生还是有吸引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