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战略核导弹能储存多久,过期后怎么处理?

军武次魂


导弹属于长期贮存一次性使用的作战武器,它的绝大部分寿命周期都是属于贮存状态,因此其寿命周期用专业的名词叫做贮存期。导弹的贮存期是从起出厂之日开始算起,在规定的保养、维护条件下,仍然具备相当可靠性的一个周期。和常见的民用产品不同,导弹的贮存期并不能完全的看做是保质期,因为民用产品并没有规定在保质期内必须确保多高的合格率,而导弹作为军用品,其必须保证在贮存期内任何时间段都可以随时拉出去进行发射!比如某一批次导弹的贮存期为10年,那么在这10年内必须保证有80%或者90%以上的导弹能够做到正常发射!



(贮存在战备仓库内的伊朗弹道导弹)

作为战略导弹而言,其属于携带了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其贮存期寿命主要由几个较容易出现故障的关键零部件决定,分别是火箭发动机寿命、燃料寿命、核弹头寿命。这些零部件的寿命主要是由其所使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决定的,以我们最好奇的核弹头而言,由于核材料的衰变周期通常都是以万亿年计算,因此它是的寿命几乎可以算是无限的,而核弹头上所使用的金属、塑料等机械和电子零部件以及常规的TNT引爆炸药的氧化过期才最终决定了核弹头的寿命。


(核弹头的结构组成)

根据相关统计五常国家中核弹头的平均贮存期寿命约在15年到25年左右,而美国由于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精湛的加工工艺,核弹头的平均寿命能达到28年之久,其民兵3洲际导弹上所携带的W87核弹头寿命甚至可以达到35年之久!这也成为民兵3导弹自1978年底停止生产,如今却仍在服役的最大原因!

(民兵3洲际导弹的日常维护保养)

而对于战略弹道导弹的贮存期寿命,美国曾经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开展相关试验室测试,针对导弹所属的机械、电器、液压、光学等各种零部件,提高实验室贮存环境的相关要素,模拟出导弹几年乃至几十年不同时段的真实贮存环境。相关测试结果表明,美国第一代北极星A1战略潜射导弹的在室内环境温度43°以下,湿度60%的条件下贮藏4年,性能和可靠性基本可以保持不变,而在10年过后,其可靠性将会下降一半。美国的第二代大力神陆基战略导弹在保持80%以上的可靠率时可以在发射井条件下贮藏长达25年之久!


(贮存在地下防空洞内的俄罗斯战略导弹)

那么导弹过了贮存期该怎么处理?由于导弹特别是战略洲际弹道导弹的制造和采购成本非常昂贵,大部分单价都在千万元以上,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大部分导弹在临近贮存期期限之前会选择在演习训练中进行实弹发射,以此作为自己生命周期的终结。在苏联解体之后,由于大量洲际导弹提前退役,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曾经将著名的R36M战略导弹改造成第聂伯河火箭用于卫星发射,也算是洲际导弹军转民的一个范例了。

(第聂伯河火箭曾经创造了一箭37星世界的纪录)

其他没有被发射掉的导弹则会进行全方位检查,如果导弹状态仍旧良好,那么在经过延寿处理后,该导弹还会继续服役五到十年。如果导弹的状态已经十分不稳定,那么在拆除了其中的火工品(炸药、雷管)、电子部件(导弹导航和控制系统)、结构部件(壳体)会进行分门别类的销毁回收或者整体式的爆破处理。关于战略导弹的寿命以及退役处理大概就是这些了。
(暴力拆解战略导弹)


军武吐槽君


任何产品,都有保质(有效)期。过期,作废。

核弹,使用的燃料是放射(浓缩铀等)性元素。虽然本身有衰变期,但非常缓慢,据说好几万年才减少几克。所以,核燃料基本是不用保养维护。而核弹头引信和定向辅助装置等动力部件,是有其保质(有效)期的。而且,核弹头大都是要导弹发射的,其引爆系统以及核燃料附近的盛装系统都要经常维护保养。据说,这不仅非常麻烦,而且费用极其昂贵。

氢弹,也是核武器的一种,而威力是原子弹的几千倍,爆炸范围根本无法估算。但是由于保存方法的问题,有的国家都将氢弹销毁,包括在二战中尝到了使用原子弹带来的作战效益、并已研制出氢弹的美国和俄罗斯,其中原因就是因为即便成功研制出来,也没有能力和巨大成本维护并延长其保质期,所以干脆就放弃。
目前唯一拥有氢弹的国家,就是我国。美俄也知道我国不会使用核武器,也永远不可能使用氢弹。
因为,我国早已声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一旦使用,会让世界遭受巨大伤害,甚至毁灭地球,这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氢弹可以保质100年以上,但核导弹不能,据说只有35年左右(这就是说,不仅二战美国投在日本的那批“小男孩”原子弹,即使是上世纪七八年代制造的核弹,都在销毁的时间之内了)。因为,核弹头和氢弹所使用的材质和成分除核燃料铀、钚一样以外,其他都是不同的。核弹里面最多的成分就是金属,而金属时间长很容易氧化,保养维护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即使细心呵护也不能增加核弹使用寿命。

核弹,是当今世界威力最大的武器,也可以说是几乎不用的武器。所以,即使有核国家一般都不会无限量地生产核弹(否则,过期销毁起来也麻烦),只是拥有一定的核威慑数量,而关键是保证一定的(战时)生产能力。因此,我国现在拥有的核弹相对于美俄数量较少,维护保养在经济上不会产生大的负担。


至于回收的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但大致上来说,战略核武器的维护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引爆设施和器材、核装料以及载体(发射装置)。对于载体,维护时并不是重点,重点主要是前两者。诸如引爆设施和器材(如构成它的各种电子设备、线路、开关、阀门等)的灵敏度,核装料是否有容器泄漏和辐射超标等等,所以确实是存在核弹头“过期”的问题~~如果出现前者,如:电子设备老化、灵敏度降低的情况,需要维修则维修,需要更换则更换(这都属于“日常维护”的范畴)。如果是核装料在储存周期内出现问题,那就严重了!另外,目前世界上“拥核国家”的核弹,其核装料一般又分为3种: 钚、高浓铀和氘氚混合物,每种装料的处理方式又有不同。(按照储存周期届满时的)处理方式分别如下:目前唯一彻底的销毁方式只有在安全地区地下引爆,但这种处理方法只有前苏联采用过。由于目前大部分核弹头是氢弹,其中的核裂变部分也是大部分采用钚芯,使用浓缩铀装料的较少,钚目前除了日本有一座实验性核电站应用钚以外,世界上没有国家将其用于发电(因为用钚发电必须用特殊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不仅成本高昂且危险性极大,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目前还没有其他处理钚的实用技术,被拆下来的钚只能暂时封存。浓缩铀的处理方法是回掺铀238,降低其铀235的浓度,制成可供轻水反应堆和重水反应堆使用的低浓铀,用来发电或用于和动力船舶的动力。氘氚混合物目前也没有实用的处理技术,也只能封存,核聚变反应堆毕竟还没研制成功。至于核弹上的其它材料(包括贵重金属)也不能随便回收利用,因为已沾染了放射性,一般只能封存。


东北老土豆vlog


逸美轩居士曰:保有战略核武器是件极费钱、费力的事。一般而言,核弹头的保质期在3到11年,火箭保质期3到28年。

核武器分原子弹和氢弹,氢弹又分中子弹、电磁脉冲弹等分类,保质期一般在3到11年不等。美国人的技术比较先进一点,保质期在8年左右,俄罗斯技术则落后很多,保质期在4年以内。

火箭则分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液体火箭空置时保质期10到28年,但如果加注燃料进入战备值班,有效期则只有一年,加注一次后就报费,不能重复加注燃料。固体火箭保质期一般在3到10年。

从以上可以看出,俄罗斯在苏俄时期的核武器虽多,但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由于无力更新,实际上都已报废成脏弹了。据估计俄现在可担负战备值班的核弹也就30件左右。

声明:根据广大网友提议,本人不欢迎喷子、毛粉、蛾粉、黑粉,发现直接拉黑,对不专业的评论恕不回复。



逸美轩居士


没错,导弹有保质期啊,不光导弹有,子弹啥啥的都有。

其中:导弹中的电源经常是寿命中的短板,包括其中的电子元器件都是存在寿命的。

对于过期变质的导弹,由于各种电子部件性能下降或者丧失,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失效——特别是红旗2这样使用高腐蚀燃料的,关键承力部件在高温高压下变形破损等等各种原因,打出去但是没命中目标,其实算是运气不错的结果了。

导弹过期怎么处理?这么说吧

美国最大的弹药销毁基地: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等

现在俄罗斯最大的弹药销毁基地:叙利亚

我们的最大的弹药销毁就是:试射,练手

特别是《战争之王》这样的武器出售,都是把各国快要过期的弹药输送出去,给内战国家双方输送,谁都有同样的武器,谁也打不过谁,持续的打下去才给这些军售带来财运,哎,真可悲。

赞同3

暂无评论

不愿透露姓氏的于先森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关注

不请自来

首先导弹跟巧克力一样有保质期

导弹的保质期称之为“储存期”是指在规定的储存时间内,仍能以较高的概率达到设计时的战术指标的时间成都

与普通商品一样,导弹生产单位会对导弹的“储存期”有相应的规定

比如

英国“长剑”低空导弹规定为5~10年

俄罗斯的S300、S400储存期为10年,10年内部需检测,第十年检测可靠性为0.9 ,发射成功率为0.8

导弹是由不同材料、设备等组合起来的武器系统,每个零件因材质不同保质期也不同,因此单一的数据不能说明导弹储存期,对于使用者需对每个零件的储存期有清楚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在零件过期后进行更换进而延长导弹的储存寿命

例如英国的海标枪导弹主要零部件:助推发动机、助推器分离爆炸螺栓、燃气发生器的寿命为8年;导弹中后弹身、陀螺仪、引信、战斗部寿命为10年,导弹液压系统、制导系统电源、减速度计、电气系统等寿命是15年,不进行维护的话该导弹使用寿命只能是8年,但是按照保质期更换相应零件,该导弹服役超出10年是没有问题的,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的时候,英国人用1973年的导弹就击落5架阿根廷战机和一架直升机。

相比起英国的海标枪还是俄罗斯S300、S400比较贴心,在储存过程中不用检测!

组成导弹的材料有金属、橡胶、塑料等,不同的材质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的腐蚀现象比如焊点腐蚀。塑料在臭氧、紫外线等条件下会加速老化,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也对腐蚀有不同的影响比如锻造、削切、焊接等

那么

导弹过了保质期会去哪里呢

导弹一般除了材料寿命到期还有就是政治因素比如导弹削减协议等等

导弹到期一般会被销毁或者将检测后好使的零件拆掉替换到其他可以使用的导弹上面就像废旧利用比如MK21的弹头有些就用在民兵Ⅲ上面

有些导弹到期扔可以使用的也会用作运载火箭,比如SM75“雷神”就被当做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后来发展成德尔塔运载火箭家族

俄罗斯把SS18撒旦洲际弹道导弹改造成运载火箭并创造了一箭37星的世界纪录


军事百科铁血铸军魂


战略核导弹要求的保质期非常长,这是因为战略核导弹比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普通导弹更加特殊。普通导弹技术不算复杂,价格不高,在日常训练中使用非常频繁,所以一般不需要拥有很长的保质期。

而战略核导弹往往是保质期最长的导弹,主要原因是洲际弹道导弹技术非常复杂,制造难度高,价格极为高昂;加上战略核导弹性质非常特殊,日常训练中极少进行实际发射打击演习,消耗量非常低。要知道,即使是目前定期抽检发射战略导弹最频繁的国家——财大气粗的——美国,一年也打不了几枚战略导弹,去年美国陆基、海基战略导弹的年发射总数只有8枚,其余核大国测试战略导弹的次数则更少,加起来还不及美国自己的年发射次数。所以,洲际弹道导弹要求拥有很长的保质期,以确保它能够稳定度过数十年的服役战备期。

以美国目前唯一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为例,目前正在服役的400余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都是在1970~1975年期间服役部署的,目前最老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快要服役50年了,已经是一位十足的“老兵”。

对于这些“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来说,它们不仅需要“老兵不死”,还需要“不能凋零”,原因是目前它们的继承者——GBSD(“民兵4”)洲际弹道导弹还没有出生。按照现有计划,“民兵4”洲际弹道导弹要到2029年~2036年才开始部署服役,届时最年轻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都已经要61岁了。

为了能够让这些“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连续站岗半个以上世纪,美国一直绞尽脑汁地对这些洲际弹道导弹进行延寿改造,时刻监控它们的状况。通过及时更换到期零部件,美国还是基本能够确保这批“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能再战10多年了。

在采用诸多预防和弥补措施后,洲际弹道导弹的保质期已经非常长了,但是无论如何,最终它们仍难以避免总体寿命到期,此时的洲际弹道导弹又该怎么办呢?

这些到期的洲际弹道导弹有些会被直接销毁,有些则会成为其他在役导弹的“零件供应者”,还有一些退役洲际弹道导弹的去处非常特殊——改装成为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卫星。

例如美国就曾经把“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改造成为“米诺陶”运载火箭。苏联解体后退役的SS-18“撒旦”洲际导弹被“废物利用”,改装成为“第聂伯”运载火箭;潜射的R-29RM导弹也被改造成为Shtil'运载火箭;SS-25“白杨”洲际弹道导弹被改装成“起飞一号”运载火箭。


科罗廖夫


这个问题得分开来说,一般早期的战略核导弹使用寿命是8到10年,这是因为冷战早期美苏的军备竞赛导致战略导弹的制造和更新非常快,导弹里的战斗部没几年就要更换到新的核导弹里,所以早期战略核导弹的使用寿命是非常短的。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我国的东风5型液体燃料核导弹,由于国力所限,东风5型需要长期承担战略威慑值班。因此其储存时间跨度很长,应该有三十年之久。这样的话,我们只需要对导弹易损坏的零部件进行跟换,定时进行大检修就可以了。

核武器战斗部的维护既复杂也简单。钚和铀的半衰期很长,核战斗部的核心部件非常稳定,但是为核弹点火的炸药却较容易损坏,所以要定期更新。另一方面,容器的材料、控制部件的使用寿命则根据各国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世界战略局势基本稳定,美国的核武器库更新得非常缓慢。而俄罗斯由于常规力量不足,需要大力发展核威慑力量,所以各种新型载具层出不穷。不过俄罗斯一向雷声大、雨点小,到底有多少核弹头装备了新型载具就是俄罗斯的国家机密了。

美国的民兵三核导弹已经有20多年没有跟新了,然而就在最近,美国发布了民兵3系列核导弹的更新计划。由于美国人的设计和维护环节做得特别好,他们无论是研发新的核弹头载具还是对民兵3核导弹进行延寿都是可以很好的完成。

那么过期的核弹头怎么处理呢?各个核大国都建有核装药拆解中心,对于过期的核装药(主要是铀和钚的同位素)进行拆解,再回收重新利用。要知道,放射性同位素都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一个国家的浓缩铀和钚的储备量可以反应一个国家的核实力。举一个例子,日本虽然没有核武器,却储备了大量的钚,这意味着日本可以快速进行核武装,这值得世界的警惕。虽然核技术有着污染环境、造价昂贵等诸多问题,但是在极端条件下核能却有着其他能源不可取代的重大优势。比方说,载人登陆火星,除了核能发电,恐怕也没有别的替代方案。甚至在未来,没有核能的帮助,人类也不可能飞离太阳系。


战情解码


兔哥回答,欢迎关注兔哥;战略核导弹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核力量的根基,国之重器。我们都知道,凡是人工制造出来的东西都有一个保质期,现在保质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买瓶酱油也要看看保质期,买辆汽车也有一个报废期,那么战略核导弹有没有保质期呢?答案是肯定的,有!战略核导弹也是一款武器,武器装备都是一个保质期,这是自然发展客观规律,就像是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是自然现象,无法避免!战略核导弹的保质期是多少呢?这可是一个高度保密的问题,很难知道,不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权当军迷爱好,个人观点,请勿考证!


战略导弹的使用储存;战略导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搭载核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战略核导弹由核弹头、制导控制系统、推进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弹体、电子设备构成。根据推进剂的不同,分为固体推进剂和液体推进剂。根据部署方式分为陆基固定发射井部署、陆上车载机动部署和海基潜艇部署。战略核导弹的储存部署方式有两种,一个是裸弹部署,所谓的裸弹就是核战略导弹并没有储存保养的发射筒,而是直接采用的裸弹的形式部署,陆基发射井基本都是裸弹部署,例如,美国的“民兵III”陆基发射的战略核导弹就采用了裸弹部署。但裸弹部署并不是让核导弹处于风吹日晒的环境下,其发射井就等于是一个储存保护筒,是恒温的,好处是定期保养方便。另外一个就是发射筒储存,陆上机动发射的战略核导弹都是发射筒储存,核潜艇也等于是发射筒储存。


核导弹的储存保养期限;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战略值班的核导弹,一个是储备库存的核导弹。核导弹并不是有多少就部署多少,美、俄都有七八千枚核弹弹,都部署上吗?不是这样的,有库存的,这样就有了两个不同的保质期或者叫储存期。不担任战略值班任务的核导弹,采用弹头与火箭分离的储存形式,液体火箭不加注燃料,各种仪器设备按照设计年限更换,由于没有战备值班,它们的保质期都很长,取决于弹体的年限,不少于50年。战略值班的核导弹,这是能够随时发射的核导弹,有两个储存保养方式,发射井,别看它多是裸弹部署,但它的保质期比发射筒的还长,以美国的“民兵lll”为例,1970年开始战备部署,1978年后就不在生产了,而2019年还发射了“民兵lll”,算算到今年多少年了,快50年了,并且美国并不打算更换它。发射井裸弹部署的战略核导弹都具有“发射井储存功能”,需要更换的通常是一些电子设备的元器件。这是它储存期长的原因所在,而战略核导弹火箭弹体都是特殊材料制造的,使用周期很长,50年以上,保养的好甚至更长。


发射筒储存的核导弹;主要是陆基机动和潜艇上的核导弹,发射筒是密封的,里或是真空,或是充氮保护,这类储存的导弹有一个检测期,这个是一个国家的机密,俄罗斯的战略核导弹可以十年不用开箱,这不是说它十年后就过期了,而是十年需要检测一下,然后对需要更换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在密封储存起来,经过这样的保养后,发射筒储存的核导弹的有效使用期不低于30年以上。其实,俄罗斯的很多的战略核导弹的年龄都比普京大了,照样有效。保质期就是一个保险期,毕竟是战略核导弹,国之重器,100年还可以用,把保质期定30年,这样更把握,就是这个意思,二战时的炮弹留到现在照样有杀伤力,只要保养的好。


核导弹弹头的保质期;核弹头是核导弹的核心,要说核导弹的保质期就绕不过去核弹头的保质期,这个仿佛好判断,因为,氢弹的同位素氘、氚的变衰期并不长,约12.5年左右,但通常氢弹都不是纯氘和纯氚,而是氘化锂6、氚化锂,这样的化合物稳定性非常好,这也是为了化学稳定采取的措施,而原子铀的变衰期很慢,百八十年几乎没有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核弹头不用操心,主要是火箭、各种发动机、电子元器件需要更换保养。



战略核导弹的储存期很长,使用期则根据国力,平时保养的情况而定。做为一款战略武器,完好率是最重要的。手头宽松就20~30年换一次,手头紧就先用着,平时注意保养,该换的别太小气,这样就可以用50年开外了。人家美国的“民兵lll”用最后的产品也有40年了,仍然保持100%的完好率,平时舍得花钱,就可以延长使用年限。核弹头基本可以用上一两百年不用更换,把引信、控制器件什么的换换,核弹头的更换通常是技术换装,否则不用动,需要退役的会把核装药再利用,这可是真金白银。其它的就好处理了,没什么危险,核污染。





兔哥42928


参加 活动

不同类型的导弹,寿命不同。一般弹道导弹的寿命较长,通常在数十年。其次是各类常规导弹,如防空导弹等,它们的寿命一般在十余年左右。

比如,俄罗斯的“白杨M”导弹的设计寿命只有15年,而美国的“民兵III”导弹,经过延寿,其寿命可以达到50年。

弹道导弹退役后最常见的用途就是改装为航天发射用的运载火箭。

比如,美国把退役的SM-75“雷神”导弹去掉弹头,改造为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使用,后来陆陆续续发展出了20多个型号,形成了著名的“德尔塔”运载火箭家族。俄罗斯和乌克兰把不再执行战备任务的SS-18“撒旦”洲际导弹也改造成了运载火箭,取名为“第聂伯”。这个由世界上最大的导弹改造而成的火箭从它原来驻守的地下发射井中发射,创造过一箭发射37颗卫星的世界纪录。


空天远望


战略导弹存储难点是推进剂,液体基本是发射时添注,也有特种液体燃料可以添注后保存3-5年,但腐蚀都比较大,固体推进剂一般都是10年左右。核弹头保存时间较长,一般都有50年的服役寿命。弹头制导设备寿命不好说,淘汰周期根据国家实力而定,一般5年为一个周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