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我是开篇,不容忽视

读史,尤其是民族的苦难史,总是伴随着沉重的心情。若不亲身到历史现场,那份沉重的心情,倒也不至于那么撼动心灵。

缘起石桥

早在几个月前,在网上搜集材料时,阿韬发现海口新坡镇仁南村附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桥。当时,出于好奇,曾把他列为探寻古村的计划之一,并未多做留意,随着日常繁忙的杂事,便渐渐忘了这座并不是有明显特征的古石桥。直至前些日子,卜公园村小王说起他们村有座“冰与火之歌”的古石桥。我这才把探寻仁南村古石桥的计划重新提上日程。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千年雅文

卜公园村是海口新坡镇仁南村委会下属的一个自然村,是一个多姓群居的小村庄。刚到卜公园,我计划直奔主题,准备直接前往古石桥。小王却微微一笑,拦住了我,说道卜公园村大有来头。见我提起了兴趣,小王滔滔不绝介绍着卜公园村的前生今世。据他所述,卜公园村,原名“雅文里”,绝大部分村民姓王,是海南王姓迁琼始祖王居正公族裔落籍,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正说着,小王带我前往了村里一座清朝同治年间合族重建的古老宗祠。古老的宗祠由几间房屋组成,每个房间均是由火山岩石打磨、雕琢而成,形象样式古朴雅致,整体保存完好。第一间房屋门匾额正面上刻着“王氏宗祠”和重修年岁,背面门匾额刻着“光前垂后”,正面对联有云“祠敦九族,堂茂三槐”。寥寥几字,高度概括了该村宗族郡望的堂号,以及光耀祖先,造福后代的优良传统。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宗祠里有间屋子里有块类似黑板的石板,难不成古时曾在这里办过学?小王见我不解,便乐呵呵地解释道,村里没有建小学时候,古宗祠就是村里的学堂。千百年来,朗朗读书声曾回荡在古宗祠里,绕梁不绝。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最里面古屋供奉着历代王氏祖先的牌位,最上面的牌位从左到右分别是该村开村始祖,亦是雅文始祖的王尚仁公(左边),北宋三槐堂始祖王祐公(中间),王氏渡琼始祖王居正公(右边)。关于北宋三槐堂始祖王祐公和王氏渡琼始祖王居正公是另一个故事,在这里暂且不表,这里简要提一下卜公园村开村始祖(雅文始祖)王尚仁公的事迹。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王尚仁公是王居正公长孙王斗魁公长子,特授山东雷阳知府,官至四品。为避战乱,返琼州府时任土舍官职,居茅社,迁烈楼(今长流地区)又迁美势再迁雅文里,也就是今天的卜公园村。雅文,雅正的文辞。村名取名“雅文里”,应寓指该村是温文尔雅,文教昌盛的王氏族裔乡里之意。据小王说,王尚仁公选择此地落籍,在族谱描述了很多,简而言之是因为这里是一方风水宝地。

丰饶乡里

纵观整个仁南地区,卜公园村地处羊山湿地南端,土壤属羊山火山岩地。再往南是降雨充沛、物产丰饶的潭丰洋火山湿地。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对比常年缺水的羊山地区,卜公园村有众多古水井,这在整个羊山地区是不多见的。 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该村文风的昌盛,取名雅文里,果然实至名归。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火山岩道

从宗祠出来后,小王指着水泥路村道说道,村里原先的村道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火山石板铺就而成,被拆除的几个古村门也都是用火山岩石堆砌而成。那是否还有古村门和火山岩道留存至今呢?小王有些沮丧的说到,前些年古村门早已全部拆除,火山岩道也已换成了如今冰冷冷的水泥公路,清理出来的火山岩石块、石板全都拿去用作他途。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原本有一片古老的火山岩石墙拱卫着整个村落,保护着村子不受外来侵扰,但随着时代发展,也被拆除得七零八落,一个村落最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特征,就这样无声地被侵蚀在深沉的漫漫黑夜。

加茂古木

随后,在小王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棵苍天大树之下。“这是一棵见血封喉,虽然隔壁斌腾村两棵见血封喉树龄非常久,但这棵树长的比那两棵长的更大更好,而且连村里老人都不知道这棵树究竟活了多少年”小王说道。我抬头看了看,这棵树枝繁叶茂、直耸云天,初步估计大概有7-8米之高,3-4人都难以抱过来那粗大的树干,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为何在村里种植剧毒的树木呢?据了解,有种说法是海南乡村俗称见血封喉为“加茂树”,被认为是一种风水树,有着“前榕(榕树)后茂(见血封喉)”风水布局的讲究。

冰与火之歌的石桥墟

村里村外走遍后,小王带着我走向了那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石桥。在路上,小王说自小爱历史的他,常常听起村里老人讲述古石桥的故事。古石桥所在地,古时称为石桥墟,是一个建于清朝康熙时期的乡村集市。因为石桥墟是连接东山、定安、新坡、遵潭的主要官道,市墟贸易十分繁华,人群熙熙攘攘,闻名遐迩。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日本人来了后,为了报复游击队,在这里修建碉堡,实行三光政策。一夜之间,血流满地,曾经繁华无比的乡村集市,顷刻间被夷为了平地,仅剩一个孤零零的石桥伫立在河边。自从那以后,这一代出了很多闹鬼的传闻,村里老一辈人更是不愿意去,或提及古石桥。我猜想那是因为,老人们不愿意面对,也永远无法忘却失去至亲之人的惨痛回忆,所以才选择有意识的回避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前些年,由于修建新桥,建筑材料摆放不当的原因,导致河水堵塞,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台风,水流骤然加急,将古老石桥一个桥墩冲毁,成为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如今,古石桥上长满了野草与荆棘,新修的桥梁也不知何故停工,原先政府立的一块讲述石桥故事的石碑,也不知道被谁悄然打碎。小王和我都十分担忧,也许在用不了几年古石桥也许终将会湮灭于洪水,曾经的惨痛回忆再也没有人记得起。

我是结尾,总结一下

半天时间,在小王的带领下,阿韬结束了探寻卜公园村和古老石桥的旅程。比起卜公园村,我更喜欢称其为雅文里,一个带有明显文化特征和宗族记忆的历史符号。

阿韬走读海口新坡千年雅文,探寻冰与火之歌的古老石桥

即便如此,“雅文里”已随着岁月流逝,渐渐掩盖在尘世间,石桥也许终会末于滔滔洪水,但是有小王这样的新一代在,相信他们的传奇故事就会永远流传下去,亘古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