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依靠中國市場,特斯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蘋果?

震禮


雖然特斯拉MODEL3的定價超出很多人的預料,同時也對國產電動車市場能夠產生一定衝擊,但是要想在汽車行業成就蘋果在手機界的地位,我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電動車能否取代傳統燃油車這點個人還是持懷疑態度。雖然電動車近兩年在國內發展迅猛,但那是建立在國家高額補貼以及部分地區上牌政策優惠的基礎上。在今年電動車補貼降低後,電動車的銷量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所以特斯拉雖然在電動車領域表現很好,但是能否撼動傳統燃油車卻是未知數。

其次,電動車市場容量有限。目前我國的國情其實並不適合電動車發展,充電就是一項非常麻煩的事情,地下車位的普及率還不高,並且就算都有了自己的地下車位,充電樁的普及也是一項比較麻煩的事情。所以目前電動車在中國發展阻力很大。

最後,國產電動車廠家技術也不差。從目前電動車市場發展來看,電動車的技術門檻明顯比傳統燃油車更低,所以目前國產電動車發展也非常快,只要能跟住市場以及科技水平的發展,並不會落後特斯拉太多。所以未來電動車市場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所以綜合來看,個人認為特斯拉並不會成為下一個蘋果。就目前看,個人認為電力並不是一種真正的清潔能源,雖然電動車實現了0排放,但是產生電力卻會給電網增加更大的壓力。試想如果全國所有車型都換成電動車,那麼全國的電力夠用嗎?


我是老濟說車,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的汽車資訊。


老濟說車


特斯拉市值衝到了300億美元大關,但那時華爾街就認為它們必須達到年銷百萬的目標才能配得上這個市值。不過後來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這家年僅15歲的公司市值又增加了200億美元,因此未來華爾街會再次尋找特斯拉創造奇蹟的理由。

特斯拉的支持者們通常認為這家公司會改變一切,就像蘋果用iPhone改變我們生活一樣,但如果你瞭解汽車行業,就會發現蒙斯特所謂“特斯拉是下一個蘋果”的論斷只是一個好故事,它跟現實幾乎沒有任何關聯。



林鄉人剛子


特斯拉是特斯拉,蘋果是蘋果,這二者其實差別很大。

我們以前覺得他們像,很大原因是因為領導人同樣極富個人魅力,暴躁又瘋狂。不過作為高科技公司,蘋果的核心技術其實基本都掌握在自己手裡,這也是為什麼之前蘋果經常和三星搞專利戰的原因。

相比之下,特斯拉則更會利用資源,與供應商的合作要更深入密切,比如在發展初期與松下在電池上的合作,與NVIDIA合作自動駕駛芯片,都很大利用了供應商的資源。所以有些人吐槽特斯拉是“偽科技型企業”,某種程度來說是對的。

當然這不是在吐槽特斯拉,汽車企業本來重點就是調動資源,畢竟造汽車涉及到的技術和產品要比手機多得多,沒必要真每一項都自研(當然壯大起來後肯定要逐步建立技術優勢)。

所以就本質來說,特斯拉不會成為蘋果,這是行業發展的區別。

當然,如果題主想說的是,通過“中國速度”帶動特斯拉破解產能窘境,完成迅速擴張,甚至成為新能源汽車界的龍頭老大,這確實是有機會的。

儘管距離破土動工才過去不到12個月,根據最新消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產量已經達到每週3000輛,且不包括去年12月底才開始生產的本地電池組,相信這個速度還會越來越快。

就筆者接觸到的,當年英朗在武漢工廠一天就可以生產接近1500輛,一個月差不多四萬多的產能。武漢工廠實現產能爬坡也不過兩三年的時間,足見中國人搞生產是真厲害。所以如果特斯拉發展得好,未來產能應該不會是大難題。


東拉西車


我個人認為,在消費電子領域只有一個蘋果公司,在汽車行業也只有一個特斯拉。兩者之間最大的共同點在於都是以敢於創新聞名的高科技企業。

既然問題中的一個關鍵點是“依靠中國市場”,那麼我們就從市場的角度進行分析。


在產能上,埃隆·馬斯克曾估算,2019年底,特斯拉將在上海每週至少生產1000輛汽車。該公司此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工廠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達到這一目標。而未來,該工廠的目標生產量是每週3000輛。如此高的產量,很大程度上要靠中國市場消化。特斯拉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可見一斑。

在主力車型價格上,2019年12月底,國產特斯拉Model 3正式下線交付,而2020年新年伊始,特斯拉就宣佈將國產Model 3的售價調低至32.38萬元,再加上其進入了補貼名錄,可以拿到2.48萬元的補貼(2019年),所以其實際售價已低於30萬元。實際上,特斯拉“官降”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吸引中國消費者購車。

從最初35.6萬元到32.38萬元,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不僅售價下調,還增加了配置,這已經足夠有吸引力,新能源車補貼的“錦上添花”無疑讓該車更具性價比。在消費觀念一貫務實的中國市場,一旦“奢侈品”開始具有“高性價比”,那結果幾乎都指向了“熱銷”。

那麼,特斯拉降價的舉措效果如何?北京一家特斯拉展廳銷售人員表示:“從週五(1月3日)開始,進店的顧客基本都是來看Model 3國產版的。這幾天我們都忙不過來。”據這位銷售人員透露,僅1月3日一天,北京的7家特斯拉門店就總共訂出了1040輛車,而週六、週日兩天每天的訂單數更多,“我們店裡每個銷售週六一天都訂出了十幾臺車”。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火爆行情對於其競爭對手而言,無異於一場“降維打擊”。

此外,中國的市場環境也是特斯拉在其他市場所難擁有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也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首個超級工廠。項目於2018年7月簽約,2019年1月7日開工建設,12月首批國產Model 3交付內部員工。在有關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交付。

據特斯拉公佈的數據,2019年其交付了約36.75萬輛,同比增長50%。可以說,依靠中國市場,特斯拉將會帶給行業更多的創新成果。不過,如果特斯拉的“大步向前”成為在中國市場的“常態”,那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也該早日正視對手,拿出看家本領了。


汽車風雲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國內造電動車的不少,國家在這方面也費了心,花了許多錢,結果如何,答案大家都知道得八九。特斯拉會輾壓國內大多國內電動車廠商。為什麼???美國許多科技確實先進,馬斯克的公司創新力,前瞻性,影響力,技術實力,國內公司目前大多與之存在不小差距。特斯拉是當年的蘋果在中國的再現,我認為這沒有懸念。有些人認為中國現在的華為小米等現在已經崛起,能與草果分庭抗禮,或許平起平坐,但蘋果在中國仍保持著相當的地位,何況蘋果颳去了中國不知多少億的財富。單我一家就買了蘋果5萬多元人民幣的手機平板手提電腦。從汽車角度看,電動汽車類的新能源是方向,看看中國現在烏泱泱的燃油車,就非常嚇人,別說油,就是海水都會被燒光。國產燃油車錯過了中國燃油車大規模興起的階段,蛋糕大多被日本德國法國美國車企切走,即便是中外合資車企,核心技術和話語權掌控在別人手裡。前些時間,看到一汽某款紅旗轎車閃亮登場,在新能源車潮流洶湧澎湃的時侯,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真不知道應該哭還是應該笑。一汽,國家投了許多錢財,國人給予了諸多期許,然而又有多少作為呢?馬斯克的特斯拉在上海產出的ModI3即將交付,即將出現的席捲之勢,想想中國電動車的踐行者們如李斌,董明珠,王傳福,賈躍亭等,我作為普遍的中國人,除了寄予他們希望外,就是祈禱,真希望中閨電動車出個華為,大疆遼樣的公司。現實是解說中國足球比賽時的一句,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小葉魚438


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蘋果我不知道,但是它一定會成為一家偉大的現代汽車公司。特斯拉賣的不單只是車,他賣的是技術,因為他很多技術都是超前的,特斯拉目前中國是它最大的市場,而且中國又向新能源方面發展所以說非常有前景



桂南大俠分享匯


如果看影響力和對產業的帶動能力的話,特斯拉完全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蘋果。

因為我們回憶一下當時iPhone4發佈時的場面,黃牛連夜排隊購買手機,現在model3呢,也是完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而且,model3的出現對其他車型的競爭完全是碾壓態勢。從全球範圍內看根本找不到競爭對手,這一幕想不想iPhone4發佈時的情況。同時,特斯拉第一代車models和X發佈已經很長時間了,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model3上市以來口碑爆棚,都沒有出現iPhone4那種天線們的事件。

再說,一臺特斯拉的價格是多少錢,接近30萬,他對產業鏈的拉動遠遠不是手機能比的。現階段特斯拉開始進入日本韓國等市場,藉助中國工廠解決產能問題後,特斯拉沒有競爭對手。

說完好的一方面,我們再說一下差的一方面,那就是特斯拉的銷量要低於iPhone的,因為大部分人還是買不起特斯拉的,他的定價決定了特斯拉只是中產階級的消費產品。

但,我認為,能不能成為類似蘋果主要是有沒有顛覆性的創新。這個基本上是沒有疑問的,不看好特斯拉的人也無法否認特斯拉創新能力。

綜上,特斯拉必將墊付汽車行業,就像蘋果墊付手機行業那樣。


永輝自媒體


明顯可預見,特斯拉,依靠中國的政府和市場,將很快超過蘋果。

首先,中國政府從土地劃撥、超低價出讓(上海工廠1000多元/平)方面,給予支持近所未有。

其次,從中國的銀行貸款方面,給予多次且單次即上百億的超低息(3釐多)貸款。

再次,從其在國內生產、銷售(如同等享受補貼)及服務方面,對其行政審批及市場流通一路開綠燈。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從其“三電”,即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方面,特別是電控技術遙遙領先全球同行。其質量和成本控制也非常精準(馬斯克基本接近兌現了其國產降價一半的承諾,離不開成本的精準控制和企業先進管理)。

中國乃至世界的同行們,特斯拉的企業文化、先進技術、經營技巧等很多方面,你們若不奮起直追,不久的將來,你們將變成笨烏龜,遙不可見地被博爾特拋在身後!你們將被所有人和市場無情地拋棄!


白說吧


特斯拉不會成為下一個蘋果但會幫助中國形成一個比蘋果更強大的產業鏈,部分蘋果產業鏈也會無縫對接進去,這會對經濟轉型升級起較大積極作用。

首先目前特斯拉無疑是行業唯一巨頭,具備超強的研發能力和超乎想象的創新能力,質量和口碑得到全世界認可,整車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其次環保全球變暖的問題越來越受重視,各國紛紛出臺各種推動新能源車代替傳統汽車計劃,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新能源車的需求量只會增加。

再次中國早已建立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行業配套比較完善,特斯拉的到來必然會降低整個供應鏈成本,從而會降低整車價格,進而有利於特斯拉的普及甚至不排除未來出口的可能。而且目前特斯拉的零部件本地化率僅為30%左右,計劃到明年7月提升至70%-80%,今年底將實現全部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所以可預見未來特斯拉產業鏈將給予相關行業公司帶來翻翻大機遇,不排除會產生幾個世界級公司的大公司。面對這麼大的潛在市場,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存在歷史機會,大可花時間找找相關上市公司和主題基金,持續關注必有可觀回報,下圖取於網絡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喜歡的點個贊,有看法的請留言,思想因討論更豐富,生活因交流更精彩。



股跡澤享


首先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個很神奇的市場。既可以成就聞名全球的企業,比如蘋果公司,通用別克汽車。也可以讓聞名全球的企業黯然離場,比如長安標緻汽車。因此可以這樣理解:特斯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蘋果不敢肯定,但是特斯拉如果有能力成為下一個蘋果,那麼一定有中國市場的重要貢獻,而且無可替代!


特斯拉正在走一條和蘋果相同的路線

當年蘋果手機憑藉一款iphone4產品一戰成名,使其成為超越三星、諾基亞已及摩托羅拉等著名手機品牌的新生代手機品牌,並且開創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

而縱觀蘋果的成功,有其兩點重要的因素:硬件產品的質量和核心軟件開發的自主能力。蘋果手機經久耐用無庸置疑,而核心的iOS系統,完全由蘋果自主開發。所以一個產品的成功,絕不是簡單的產品製造,而是涵蓋性能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必須能夠自主!

再來看特斯拉汽車的優勢。在電池方面,嚴格意義的講,特斯拉的優勢不在其產能的多少和續航能力的強弱。而是電池的設計、管理能力。通過一系列的監測、管理,特斯拉可以做到兼顧電池的長續航、長壽命,同時不增加電池的數量。

另外,特斯拉擁有獨特的超充技術。以目前國內領先的車企為例,小鵬超充站的最大單車充電功率為120Kw,蔚來是105Kw,但是特斯拉的V3超充系統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250Kw,並且可以同時對兩臺汽車進行超充,且不降低輸出功率。所以特斯拉的“充電5分鐘,行駛200裡”絕不是神話,甚至15分鐘左右就可以將電量充滿至80%左右。

同時,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具有很大的技術優勢,除了現有的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主動緊急制動等常規功能外,特斯拉已經將智能駕駛擴展到自動駛入(出)高速公路匝道、自動變道、自動超車、召喚車輛、自動識別交通信號燈等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自動輔助駕駛技術還在不斷進化,離真正的不需要人工介入的最高級別L5級別自動駕駛的實現,只有一步之遙。

總的來說,特斯拉核心技術在手,在產能的擴充和產品的定價方面,就擁有更大的主動權,並且特斯拉的服務範圍比蘋果更細、更廣,因此有理由相信,特斯拉正在走向蘋果的路上。

特斯拉成為下一個蘋果的最大對手

要知道,蘋果公司的厲害之處,不在於蘋果手機的產能和消費群體的龐大,而是蘋果公司作為一個高科技的公司而存在。同時擁有一系列的科技產品。

有很多朋友認為,特斯拉現在正處於和蘋果公司推出iphone4的相同階段。從特斯拉後續車型的推出看,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是時過境遷,特斯拉現在的時代背景和當初蘋果公司的時代背景又有很大的不同,最顯著的一點就是競爭對手也同樣強大。

特斯拉目前以高端車型為主,所以在全球基本無人能敵。但是在中低端車型上,國內的比亞迪、蔚來同樣已經達到了十分先進的程度。而且這還只是各自為陣的情況下實現的。如果通過一定程度的整合,優勢互補,那麼對於特斯拉來說,挑戰可想而知。同時由於電動汽車的趨勢已現,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進行相應的研發,並且取得的成就同樣不容小覷。因此特斯拉目前的優勢能不能持續,很值得期待。

總之,特斯拉依靠中國市場,對特斯拉的發展舉足輕重,但是在中國,已經不止一家“中國特斯拉”存在。面對同樣的戰場,狹路相逢勇者勝,中國文化影響下的中國企業,早就練就了遇強則強的拼搏精神,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中,能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對消費者來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安全、穩定、經濟的汽車產品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