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马云的蚂蚁金服为什么要从阿里巴巴里剥离出来?

风乱语


原本,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是属于阿里巴巴体系里面的。后者,马云和他的团队把支付宝分拆出来了,这才有了蚂蚁金服。因为这个事情,马云和雅虎闹的很不开心。在很多人心中也留下了一个疑团:同属马云旗下的公司,为什么蚂蚁金服独立运作?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这里简单为大家分析一下:

马云希望加强对金融业务的掌控

众所周知,软银和雅虎才是阿里的大股东。也就是说阿里巴巴的大部分利润都归属于这两家公司,可想而知,马云和他的团队并不是很高兴。随着电商业务的发展,支付宝也不断发展壮大,这让马云看到了金融业务的苗头。因此,为了吸取“教训”,马云将支付宝拆分出来,独立发展成为蚂蚁金服。对于蚂蚁金服,马云看得非常紧,始终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对于马云来说,蚂蚁金服才是他的“亲儿子”。虽然阿里成立更早,但总感觉马云在蚂蚁金服上倾注的心血更多。

金融业务可以独立融资上市

马云是个大战略家,很早就看到了金融业务的巨大价值。于是,他决定把支付宝从阿里巴巴体系中分拆出来。到了后面,就有了现在的蚂蚁金服。在蚂蚁金服的发展历史上,有几个关键性的融资节点:第一个是在2015年7月,蚂蚁金服获得了全国社保基金、春华资本、云锋基金等机构投资的的120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450亿美元。第二个是在2016年4月,蚂蚁金服完成了45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600亿美元。第三个是在最近,蚂蚁金服希望从华平投资、淡马锡控股公司等机构手中筹集至少100亿美元,投后估值将会达到1500亿美元。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蚂蚁金服的融资金融屡创新高,目前已经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根据媒体的报道,蚂蚁金服极有可能在2018年上市。

马云希望发展国际化业务

如果是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主战场在国内,那么蚂蚁金服就承载了马云的国际化梦想。从全球的电商行业来看,亚马逊已经成为超级霸主,业务遍布全球。如果阿里巴巴与亚马逊争夺海外市场,胜负很难预料。但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就不一样,国内的公司实际领先于欧美的公司,特别是在移动支付方面。因此,在最近几年,蚂蚁金服通过支付宝开始向海外大规模拓展,目前已覆盖欧美日韩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对于马云来说,阿里巴巴是“长子”,蚂蚁金服是“小儿子”。跟大多数家庭一样,吃苦最多的一般是长子,但更受宠爱的却是“小儿子”。“长子”更多是来守住“江山”,而“小儿子”却可以去海外开拓业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行走在创业路上,追逐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1987


今年 2 月 1 日,「阿里巴巴」宣布入股「蚂蚁金服」,占后者 33 %的股份。

这是「蚂蚁金服」在 2011 年从「阿里巴巴」分离后的再次回归。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蚂蚁金服」脱离「阿里巴巴」呢?

原因是「支付宝」想获取「支付牌照」。

「支付宝」本来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和「阿里巴巴」的性质一样属于「中外合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三家公司占有,「支付宝」此前接近 70% 的股权被「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公司控制。

国家对外资企业从事第三方支付服务进行了限制。因此外资企业占据的控股高达 70% 的「支付宝」,想获取「支付牌照」,想想你都知道中国监管会怎么调教了。

因此,向央行申报前夜,「马云」单方面终止了VIE,以 100% 内资申报牌照,先斩后奏,并且在第二天,召开董事会与两大股东——「软银」和「雅虎」商量补偿事宜。

对于此次支付宝事件,马云说:「不完美,但唯一正确」。

因此,可以说「支付宝」脱离「阿里巴巴」的原因就是为了转为全内资获取「支付牌照」。

获得「支付牌照」的「支付宝」,一路高歌猛进。

2011 年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2013 年「余额宝」横空出世,2014 年 6 月 11 日,「阿里巴巴」整合旗下相关金融资产,成立「蚂蚁金服」。 2015 年「蚂蚁金服」宣布完成 A 轮融资,2016 年宣布完成 B 轮融资,到现在「蚂蚁金服」的估值高达 1500 亿美元,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那么,为什么「蚂蚁金服」又回归了「阿里」呢。

第一、回归可能也是因为「牌照」。


与当年脱离「阿里巴巴」是为了「支付牌照」一样,如今的回归可能也是因为「牌照」。

据了解,在国内需要审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券商(证券)、金融租赁、期货、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额贷款、典当12种。

一般来说,银行、保险、信托、券商(证券)、金融租赁、期货、基金七张牌照是比较重要。

目前来看,除了比较难的信托、租赁、担保、消费金融四个牌照,「蚂蚁金服」基本上接近全牌照了。

既然该拿的牌照都拿了,也该回归了。

第二、 回归「阿里巴巴」,对双方都有利。

对「阿里巴巴」而言,有利于提升「阿里巴巴」整体的盈利预期,股价有望能赶上「腾讯」。

「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之前「腾讯」超越「阿里巴巴」率先成为市值超过 5000 亿美元的公司,此次入股「蚂蚁金服」有利于提高「阿里巴巴」的股价,有望赶超「腾讯」。

对「蚂蚁金服」而言,可以减轻在现金流方面的压力。

「蚂蚁金服」每年需要支付给「阿里巴巴」专利和软件服务费用就高达几十亿,「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17 财年及过去的三个财年,「蚂蚁金服」给「阿里巴巴」支付了 66 亿元的费用。

这次回归可谓是双赢。


stormzhang


蚂蚁金服从阿里巴巴剥离被认为是马云的信用黑点,但马云仍然这么做了,目前阿里巴巴估值超过1500亿美金,也说明马云当时决策的正确性。

那为什么阿里巴巴要剥离蚂蚁金服呢?

1、为了金融和支付牌照

蚂蚁金服做的是支付和金融的生意,这个是要支付牌照的,但是央行曾经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政策规定,支付牌照的申请方必须是“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蚂蚁金服必须要内资身份,否则没办法获得支付牌照,也没办法后期发展,而如果直接与雅虎和软银谈判,那需要非常长时间的博弈,所以马云就自己这么做了。

2、加大对蚂蚁金服的管控权

马云拥有阿里巴巴8%的股份,如果蚂蚁金服不剥离,马云也只有这点股份,其他创始团队也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蚂蚁金服在阿里巴巴内根本体现不出来价值。

现在蚂蚁金服1500亿美元估值在阿里巴巴内部是完全不能提现价值的,而如果剥离出来,那就不可能这么高的价值。


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渊的重要的关联公司,“平台+金融+数据”架构和规划中的核心一环。难怪马云要剥离了。

你认为马云剥离支付宝是合理的嘛?


毛琳Michael


这叫公司游戏,可以让公司赚更多钱,更少的上税,更好的规避风险。你可以看到一个大的公司,有很多小的子公司,分公司,等等。而公司往往还会向公司的股东购买专利使用,商标使用。A子公司需要向B子公司支付知识产权的使用费等等。具体到蚂蚁金服这个事,可以这样理解。

近日,蚂蚁金服的名字已经变更,2016年12月28日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过上市经验的马云正在布的局我们应该有所觉察。

在往前一些时日,2016年4月26日,该公司已完成B轮4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600亿美金。而马云是绝对的大股东,在经过C轮,D轮最后上市,马云的财富,想想都可怕。

这里就来说说马云到底占了多少的股份,支付宝公司2004年成立,2010年8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将股权转让给浙江阿里巴巴。交易完成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支付宝收为全资子公司。蚂蚁金服目前有23个股东,前三位股东分别为浙江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股42.28%,浙江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股34.15%共计76.43%。第三大股东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占股4.66%。

持股42.28%的君瀚投资由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控制和管理,此公司由马云100%持股。君瀚的另一个有限合伙人为君洁股权投资,君洁投资作为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蚂蚁金服的股份。持股34.15%的君澳投资实际也由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控制和管理,此公司由马云100%持股。通过以上分析,马云个人对蚂蚁金服76.43%的股份有绝控制权,成为蚂蚁金服的实际控制人。

阿里巴巴集团的绝对控股权是在软件银行,曾经还有雅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中国人手里。马云在创业之处就通过合伙人制度,将各家股东的权利牢牢套在手里,最后包括与软银以及雅虎谈判,独立蚂蚁金服。当时蚂蚁金服的估值30亿美金。在软银退出后的今天,估值600亿美金。是当时的20倍。

一句话说完,当年软件银行投资了马云才有今天的阿里帝国,但是总是听外国人的话语,不是中国企业家的风范。望采纳。


非常61147046358


蚂蚁金服本身就不是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前身是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2010年支付宝要拿到支付牌照,马云和他的18罗汉之一谢世煌成立的全内资公司,马云占股80%,谢占股20%。

因为支付宝之前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而阿里巴巴集团并不是内资公司,拿不到支付牌照,而移动支付要在国内做大,必须拿支付牌照,所以才引发了后来的支付宝股权纠纷事件。马云的做法是成立一家新公司,也就是蚂蚁金服的前身,将支付宝划在这家公司下面成为子公司,然后支付宝拿到了支付牌照。支付宝脱离了阿里巴巴集团,每年给阿里巴巴技术服务费等费用,金额是当年税前净利润的49.9%。今年阿里巴巴集团才将技术费用等权益转化为蚂蚁金服33%的股权,再次将蚂蚁收入囊中。


嘟嘟黑科技


首先,根据互联网上的公开资料,2003年10月18日,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钱包服务。2009年7月,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上,马云和雅虎杨致远曾经“就支付宝的问题讨论并确定,将其70%的股权转至一家内资公司名下,即支付宝的控股方“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后来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再后来就是蚂蚁金服集团。

2011年6月中旬,有说法是阿里巴巴集团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另一家中国内资公司。彼时,马云、陆兆禧、彭蕾等阿里高管以股权为纽带,通过两家合伙制企业控制了浙江蚂蚁金服,马云是浙江蚂蚁金服的实际控制人。对于支付宝的剥离,阿里巴巴的大股东雅虎在当时心有不甘。但是,对于马云来说,这么做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个就是支付宝为了拿到当时的第一张牌照,必须要转化为内资。而如果支付宝没有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出去的话,因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雅虎,所以很难拿到支付牌照,也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第二个原因,对于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等创始人,在阿里巴巴不是大股东,虽然日本软银孙正义非常支持马云等人,但是,从长远来看,将支付宝剥离出去,有助于增强马云等人在阿里巴巴的话语权。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对于如今的支付宝,不仅支持在淘宝、天猫等阿里系电商平台使用,也滴滴出行等第三方平台接入。如果支付宝始终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个产品,显然不利于支付宝接入到更多的第三方平台。当然,这种剥离不会从实质上切断支付宝和阿里巴巴的紧密联系。但是从形式上,蚂蚁金服是一家和阿里巴巴平行的公司。


YY胡


马云在参加一则栏目访谈的中说到:最艰难的不是创办阿里巴巴,而是把支付宝变成内资企业是这15来最艰难的一次决定。马云和他的团队把付出宝分拆出来了,这才有了蚂蚁金服。由于这个工作,马云和yahoo闹的很不高兴。
马云期望加强对金融事务的掌控
软银和yahoo是阿里的大股东,而随着电商事务的开展,付出宝也不断开展壮大,并且互联网金融前景也日益变大。在利益面前,马云将付出宝拆分出来,独立开展成为蚂蚁金服。对于蚂蚁金服,马云看得非常紧,一直处于肯定控股的位置。尽管阿里建立更早,但总感觉马云在蚂蚁金服上倾泻的汗水更多。
马云期望开展国际化事务
假如是阿里巴巴电商渠道的主战场在国内,那么蚂蚁金服就承载了马云的国际化梦想。在互联网金融上,国内的公司实践领先于欧美的公司,特别是在移动付出方面。蚂蚁金服先后投资Paytm、韩国电子钱包Kakao Pay、菲律宾数字金融公司Mynt等。对于马云来说,阿里巴巴更多的是固守本地疆土,而蚂蚁金服却可以征战海外。
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支付应用和互联网金融公司,蚂蚁金服在国内上市是极有前景的,同时想要在国内做成互金领域的超级巨无霸,必须要保证血统的纯正。既然如此,不差钱的马云自然希望早点“去外资背景”,同时也能完全摆脱资本方的控制,充分赢得自主发展。

首席发言者


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它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蚂蚁金服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子业务板块。马云的蚂蚁金服为什么要从阿里巴巴里剥离出来?有以下几个可能:

首先,保障中国用户自身的金融安全。央行曾经发布了一个新的政策,叫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政策规定,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必须向央行申请许可证,而申请者必须是“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和消费数据是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事,让外资股东控制存在非常大的风险。而阿里巴巴是一家有外资控股的股份公司,所以,将涉及第三方支付的蚂蚁金服从阿里巴巴独立出来,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去考量的。

其次,马云希望加大对自身团队蚂蚁金服的管控权。有专业人士分析称,将蚂蚁金服从阿里巴巴里剥离出来之后,马云和自身团队能够更好地独立享受蚂蚁金服未来发展的红利,因为在阿里巴巴,马云所占的股份其实很少。一旦蚂蚁金服从阿里巴巴独立出来后,以马云目前的财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来说,就不再需要出让大量股权引入外资资本,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控蚂蚁金服。


镁客网


首先,保障中国用户自身的金融安全。央行曾经发布了一个新的政策,叫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政策规定,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必须向央行申请许可证,而申请者必须是“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和消费数据是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事,让外资股东控制存在非常大的风险。而阿里巴巴是一家有外资控股的股份公司,所以,将涉及第三方支付的蚂蚁金服从阿里巴巴独立出来,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去考量的。而剥离出来的理由如下:



1 马云希望加强对金融业务的掌控


2 金融业务可以独立融资上市


3 马云希望发展国际化业


要知道,阿里巴巴是有外资背景的,而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支付应用和互联网金融公司,蚂蚁金服在国内上市是极有前景的,同时想要在国内做成互金领域的超级巨无霸,必须要保证血统的纯正。既然如此,不差钱的马云自然希望早点帮这个亲儿子“去外资背景”,同时也能完全摆脱资本方的控制,充分赢得自主发展。当年剥离支付宝的原因很复杂,归根结底是马云要自保。最初阿里巴巴董事会是由马云代表的管理层、软银孙正义、雅虎杨致远三方组成,大股东是雅虎,二股东是软银。本来杨致远和孙正义都是极度支持马云的,所以这样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权利机构也没什么。但后来雅虎公司董事会的那些美国董事想要将马云踢出局,控制阿里巴巴。



这时候马云为了保证阿里巴巴不被美国人控制,随即将核心业务支付宝以政府监管的理由剥离出来,这样阿里巴巴没有支付宝就会瘸一条腿。雅虎的美国人一看搞不过,才暂缓搞马云,但一直都没有放弃控制阿里。最后才有阿里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的21%股权这件事。通过这次事情马云发现董事会被别人把持始终是个隐患,开始力推阿里合伙人制度,就是要把隐患消除,说到现在是不是很佩服马云,别急还有更高明的.


18年初阿里巴巴宣布收购蚂蚁金服33%的股权!33%意味着阿里巴巴成了蚂蚁金服的又一大股东了。说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支付宝转了一圈拿到了所有的金融资格,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蚂蚁金服也成功的做强做大了,最后又回到了阿里巴巴旗下。这样说我们应该能理解为什么支付宝要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了吧!


金融科技叨叨叨


做任何事情都要审时度势,在缺少相关管理办法及措施出台前,对于外国资本进入国内市场有严格的管控,所以为了支付宝能申请到牌照必须规避行政风险。

雅虎入股阿里巴巴时候,获得阿里董事局席位一,为当时雅虎CEO杨致远,杨致远将阿里的投票权给予马云的,但是该协议有效期为五年,所以至2010年底老协议到期而新协议未定情况下,雅虎有可能参与到阿里的管理中,给支付宝带来不确定影响。

其次2010年雅虎CEO改巴茲,且雅虎正在与微软谈出售协议,而微软对于入股公司管控大于雅虎,存在不可控风险。

当时Google退出中国,雅虎声明支援,对于国内环境该举措让阿里获得牌照难度增加。

2018年虽然较关于WTO中我国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延迟两年,但对应管理办法已出台,外资支付牌照(2016年出了两块外资牌照但仅限预付卡范围)申请已经开放,这时候阿里回购支付宝部分股份已不存在任何风险。

其实可以了解下vie的结构,诸如腾讯百度对于支付牌照当时也都是采用的这样双层vie,来规避风险但又实际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