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心理專家的第3封來信,要善戰也要“能逃”,勸返鄂籍車輛不是合適做法

致同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截止目前,除了西藏之外,我國其他省份無一倖免。

不管是中世紀的黑死病,還是離現在不遠的SARS、MERS,“疫”帶給人們的殺傷力遠遠不止身體的痛苦和死亡那麼簡單。因為疾病在人群中傳播的同時還裹挾著焦慮、恐懼、絕望,並將它們一併傳播出去。

這個春節,春晚的熱度退居其次,全國百姓都在關注武漢,網絡上疫情相關播報鋪天蓋地……但是,情況越是危急,越是考驗一個人,一個群體,甚至一個民族的心理健康素質。

疫情當前,我們既要學會“戰鬥”,也要學會逃跑。

我們建議

1.心理戰是致勝第一步

不管是驚慌還是焦慮,這些情緒都是面對危險時的一種正常的防禦機制,人類沒有對未知事物的敬畏,不可能發展至今日成為地球上的頂級智慧生物。但是,如果任由焦慮情緒發展不加調控,焦慮則會變形延展成一些不好的極端情緒, “杯弓蛇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結合本次疫情的特點,最令人擔憂的點莫過於病毒蔓延速度之快,“人傳人”是第一個關鍵詞。這就意味著,在家裡看電視、刷微博是不會被傳染病毒的,和你四五年沒出過遠門的宅男老兄一起打電動也不會,只有當你在和疫源地感染者(或和其密切接觸的可疑者)接觸後,才有可能被傳染。

明確這一點後,我們做到“靶向焦慮”就好,力所能及的阻斷一切和攜帶者接觸的機會:出門戴口罩,做好手衛生,避免去人群密集處。嚴格做到這3條,大概率下我們不會和病毒偶遇。

而武漢人民或曾有接觸史的朋友們則需要在這3條的基礎上再加3條:無症狀者自我隔離;輕症者在診療後自我隔離或醫院隔離;重症者定點醫院診療隔離。

在此呼籲,沒必要對所有疫源地的人民避之不及。對早已過了潛伏期目前沒有任何症狀的武漢老百姓來說,他們現在的心情比我們更恐懼更揪心更脆弱,此時偏激的指責只會造成二次傷害(帶著症狀四處流竄的另當別論)。

有些地區出現了對所有鄂籍車輛勸返的事件,這更不是合適的做法,首先往返途中會增加傳染機率;此外,第一時間對可疑感染者測溫、體檢、隔離,正是我們能為武漢所做的援助。要知道規範的隔離防護手段是我們最好的“武器”!

2.做好備戰,才能打持久戰

“體弱多病”是這次疫情第二個關鍵詞。從目前公佈的數據來看,死亡病例具有“高齡”和“共病多種其他軀體疾病”這兩個特點;而最初感染的那批患者中目前出院的基本具有既往體健,免疫應答好這些特點。當然,疫情還在持續發展中,確鑿數據未明,後事亦未知,我們還不能蓋棺定論疾病的全貌。不過我們已知的是19-nCoV病毒是通過S-蛋白與人ACE2互作的分子機制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和當年的SARS一樣,病毒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不是病毒本身,而是誘發了人體的自身免疫損傷。

因此,當個體處於身體狀況欠佳、本身免疫系統脆弱的狀態下,很容易成為易感人群並發展成重症感染者。此時,平時身體的“備戰”顯得分外重要。利用這個特別的假期不如我們嘗試這樣做:

不熬夜,充分休息:睡眠不足是免疫力的頭號殺手。

適當的室內運動: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釋放多巴胺和內啡肽另我們快樂起來。

注意飲食衛生和習慣:捕殺食用野生動物帶來的惡果無需再強調;病從口入,注意食品衛生的同時也請不要暴飲暴食。

適度直面問題:不迴避也不誇大,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談,客觀的討論問題。如果你覺得討論會讓你更焦慮,可以做些令自己放鬆的事情,看電影、唱歌、棋牌類遊戲、運動等。

3. 當“逃”則“逃”

面對未知,始終保持警惕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在面對小小的病毒時,過份樂觀有可能導致疾病蔓延。

當我們有可能和傳染病面對面時,“逃”是最方便、最有效遠離危險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鍾南山院士提倡,這個春節避免參加大型活動,避免走親訪友。

這幾天,一篇題名《武漢肺炎爆發後,

300萬中國父母拒絕戴口罩》的微文引起一片譁然。我們那個熱愛養生的父母哪裡去了?最好的解釋是“不知者無畏”,那麼如果身邊有這麼一個“無畏”的人,請讓他知道這次病毒的危害,指導他們逃離被感染風險的方法。

2020年的春節註定不平凡,因為假期我們得以短暫“逃離”職場,讓身體放輕鬆;又因為這場疫情,讓我們得以短暫“逃離”以往不得不參與的春節社交活。

就當是給心靈一些閒暇。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金金醫生

2020年1月26日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