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楊德龍:做好策略研究關鍵要看準大趨勢


去年年初我提出2019年“十大預言”的時候,整個市場比較迷茫,很多投資者對於未來方向沒有明確的認識,悲觀情緒特別濃重,因為我們知道去年年初受到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內部經濟下滑,股權質押風險可能會集中爆發等方面利空的影響,2018年A股市場節節下跌,上證指數最低到了2440點,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是沒有信心的,大家擔心2019年市場會不會進一步下挫,當時我通過對於政策、資金面、市場情緒以及估值的分析,我認為市場已經見底了。

早在2018年10月,前海開源基金就提出了“棋局明朗、全面加倉”,其實我們在2018年10月份就加倉了。2019年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家的信心,為了讓大家對2019年走勢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所以我當時就提出了“十大預言”,從政策面、資金面以及A股指數進行了預言,我當時核心的一個觀點就是:影響市場的利空因素會邊際改善,政府會出各種救市的政策,政策面也會支持股市的回升,所以大盤會收復2018年下跌的失地,重回3000點之上。我們也看到,確實去年行情走得很好,A股市場漲幅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排第二,並且上證指數在去年收盤的時候,收到了3050點,完美實現了我在年初提出的2019年“十大預言”,所以很多投資者都非常關注我的“十大預言”,因為十條基本上都得以實現。

2020年“十大預言”,我沒有在今年年初發,而是在去年的12月10日就提前發了,因為確實很多投資者都很期待,想要提前知道,所以當時就提前發佈了。我做研究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客觀,並且要知行合一,在發佈觀點的時候,我們在操作上和觀點是一致的,比如說在2018年10月份,我們提出“棋局明朗、全面加倉”,我們旗下的基金就在10月份大量的把倉位從比較低直接提上來了。言行一致是做策略可以通過實踐來證明的一點,因為現在媒體很容易就可以倒推出基金的倉位,如果言行不一,可能很快就受到投資者質疑了。我們在去年年初加的券商、豬肉等股票,都獲得了很大的回報。

2019年4月份之後,我們又開始給大家講“全球防守”,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風險在加大,所以要配置黃金來避險,這在去年也是比較正確的一個策略選擇。而我去年提出的三大方向,即消費、券商和科技,正是這三大方向的股票輪番上漲,帶領指數回到了3000點,市場站穩3000點之後,2020年會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因為這一輪開啟的牛市,我認為是長牛慢牛,和以往A股市場的快牛瘋牛是不一樣的,以前A股是牛市來得快,熊市跌得更快,市場很難有持續幾年的上漲,這一次不同,我認為資本市場逐步走向成熟,經過2015年股災之後,投資者都受了教育,通過加槓桿想一夜暴富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很多投資者在2015年大起大落的時候,都是虧損的甚至有的爆倉了,慢牛其實是真正讓投資者可以賺到錢的一個走勢。

美國十年時間,道瓊斯指數從6500點漲到了28000點,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投資機會,大家財富都會增值,暴漲暴跌其實不容易賺到錢,我覺得未來十年A股有可能會複製美股過去十年的走勢,就是說指數每年有10-20%的回升,但走勢也會出現分化,好的股票會不斷創新高,像我提出來白龍馬股,茅臺、五糧液、格力等股票會不斷創新高,而一些績差股和題材股,會不斷創新低甚至退市,所以未來十年的長牛慢牛,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會漲,而是說符合經濟轉型方向,業績能夠兌現的股票會漲,這就要求投資者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才能抓住A股黃金十年的機會。

做策略,我們首先要看大方向,未來十年的機會是在資本市場,但是市場不可能單邊上揚,中間會有很多次的波動,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大起大落,但是也會出現小起小落,比如說去年跌的時候也有大概300-400點的跌幅,對於這種短期的走勢,大家可以密切的去關注我的一些研究報告,去看一下市場的一些指標,是不是短期超漲了,所以可能會出現回調?但是對於持有白龍馬股的投資者,其實可以不理會市場的波動,實際上在未來十年,好的資產價格會不斷的上漲,中間可能有波動,但實際上是很難抓住波動機會的,即使規避了一次回調,但可能也錯過了下次上漲,最後得不償失,實際上持有真正的好公司,你就做他的股東就好了。比如說你要做茅臺的股東,因為茅臺一季度業績不好,你就把公司關掉嗎?或者退出嗎?不會的。為什麼你買了股票,股價短期有低預期的表現,就把它拋掉?這無疑不是一個真正做投資的人。

實際上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成為股神,就因為他把做投資看做一門生意,如果是好生意,他就會拿著,只要公司基本面不變,這生意沒有變壞,他就不會拋掉,這樣股神才享受了企業的成長,才賺到企業業績成長帶來的利潤。

國內很多投資者還是把股票叫做炒股,就是賺差價,過度看重短期波動,實際上我們的原則基本上就是500點以下的市場波動,我們認為都可以不去理會,也就是說市場是要看長線的,但是要注意它當中的一些大幅波動,如果說投資者拿到了一些優質的股票,那也不要頻繁的去動,現在有很多個人投資者,把T+1是用盡了,比如說今天買,明天賣,然後幾次倒騰下來,就是真的給他人做嫁衣了。

在現在整體大環境都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增長也是明顯減速的情況之下,我們從哪裡來信心?是這樣的,正是因為過去十年A股落後於經濟面太多,所以未來十年,相當於股市要趕上經濟的步伐。在過去十年,我們的GDP已經漲了好幾倍,我們現在已經達到美國GDP的70%,十年前我們的GDP剛剛超過日本,現在我們的GDP是日本的42.5倍,也就是說經濟其實在過去十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包括一些新經濟出來了,比如BATJ,即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這種巨無霸的新興經濟都起來了,但很可惜他們都不在A股上市,A股與他們失之交臂,這就導致經濟轉型了,經濟發展了,但是股市沒轉型、沒發展,所以看到上證指數沒有漲,實際上股市裡面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龍馬股,股價在十年裡是漲了10倍的,他們是真正拉動指數往上走的,但是有大量的企業在經濟轉型中是逐步萎縮的,比如說工業化時代的一些行業,像鋼鐵、化工、有色、煤炭、航運,他們在經濟中的佔比就在下降,他們在股市裡還佔據大部分的權重市值,他們下跌,會拉低指數,比如說受電商的衝擊,成就了阿里和京東,但是商場基本上就都非常凋零了,商場都在A股上市,他們原來市值可能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現在都萎縮成幾十億了,他們也是往下拉指數的,也就是說過去十年,只有一部分消費、科技類的公司在往上拉指數,還有大量的工業、商場、紡織等傳統行業,再往下拉指數,這導致過去十年指數沒有漲。


但是未來十年,這個情況會發生變化,一個是國家已經認識到資本市場對於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股市不僅是經濟的晴雨表,而且反過來會推動經濟的發展。比如說美國就是成熟的經驗,美國的資本市場很發達,雖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但是全球資本還是往美國流,美國經濟受此推動,一直走得很強,科技創新也走在前面,現在中央把資本市場定義為國家核心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就說明從國家的角度,將來會引導資金流入到股市,發展股市。


楊德龍:做好策略研究關鍵要看準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