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俗语“前包后洼,不孤就寡”,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俗语“前包后洼,不孤就寡”,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看着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免让人回首农村的热闹与恬淡,农忙过后的老百姓摇着蒲扇天文地理侃侃而谈的情形跃然纸上。虽然百姓大多识字不多,但讲起故事来总能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民间特有的俗语故事,不仅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其通俗易懂的情节与导人向善的哲理相得益彰,让人乐在其中的时候不自觉的有所感悟。这些俗语还将民间各行各业的经验形象的体现,让远离农村的现在依旧能够感受到古人智慧的温度。比如这句“前包后洼,不孤就寡”便是关于民间建房选址时的经验总结,将复杂的经验归纳于八个字中让人过目难忘。

俗语“前包后洼,不孤就寡”,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房子自古就是民生大计,而古代生活条件普遍低下,修房建屋一生仅有一次,而选址便是重中之重,不仅要兼顾风水运势还必须保证生活环境。而题中俗语便是古人选址时首先考虑的原则之一,除了常说的依山傍水外,古人还认为房屋前后的建筑及山体树木的高低对住户的饮食起居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古人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还认为房屋的选址对家族未来的富贵兴旺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俗语“前包后洼,不孤就寡”,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所谓“前包”说的是房屋朝向方的高山及其他建筑树木,古人之所以强调这样的选址不宜建房现在看来仍然值得借鉴。我们自古便是坐北朝南的格局,之所以如此便是为了房屋厅堂能够充分的采光。如果朝向有别的建筑或者高山遮挡,那室内必然阴暗,如今高楼林立,很多蜗居房终年没有光照。如此格局还将严重影响通风,风气更新是保证精神面貌的基础之一,长期居住在阴冷不通风的环境中必然影响身心健康。古往今来只有阳光和宽敞明亮的环境更易使人豁然开朗,虽不至于“不孤就寡”但对心智的潜在影响仍旧不容忽视。

俗语“前包后洼,不孤就寡”,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而“后洼”说的屋后地形的平坦与否,依山傍水是古人建房的不二之选,避开洼地更是古人建房的常识。寒来暑往风雨无度,洼地长期积水会严重软化土质,水滴石穿后房屋地基势必埋下严重的隐患。其次便是屋后长期积水还会影响空气湿度均衡,加上古代多为一层草屋,潮湿的环境不仅影响人的健康,还会腐蚀房屋材料。双重风险的后果都不堪设想,所以古人认为建房要避开“后洼”的地方,这句俗语也因此在民间流传了下来。

俗语“前包后洼,不孤就寡”,啥意思?古人经验之谈

虽然现在撞撞高楼拔地而起,人们建房选址也并无古人那般讲究,这都得益于飞速发展的科技,让人们克服了古人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不过题中俗语所强调的潜在隐患依旧值得参考,建房首选依旧是宽阔平坦的地势,依山傍水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