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特殊时期,张文宏推荐了这几本书

近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做客“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云上相约”成为首讲嘉宾。在设在华山医院感染科会议室的直播现场,张文宏就“疫情之下,如何回归正常生活”主题进行了线上分享。

特殊时期,张文宏推荐了这几本书

对于如何应对焦虑,张文宏表示,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方法之一,“当你从阅读中对历史有所了解,你会突然看清楚自己现在处在什么位置,了解就不会恐惧,不了解就会恐慌。”在直播中,张文宏还向大家推荐了几本书,一起来了解下吧。

1.加缪《鼠疫》

特殊时期,张文宏推荐了这几本书

能在40多岁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极少的,法国作家加缪是其中之一。《鼠疫》是加缪发表于194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虚构了一场在北非阿尔及利亚一座叫奥兰的城市中发生的鼠疫,小说至今畅销不衰。

面对鼠疫,小说中的不同人物——里厄医生、志愿者塔鲁、帕纳鲁神甫、记者朗贝尔、小职员格朗以及罪犯柯塔尔等纷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原本平淡无奇互不关心的个人生活成为一段集体历史,鼠疫把原本存在人性中有的或没有的那些东西,一下子放大了百倍。关于爱情与分离、家庭与幸福,原本的生存意义都有了新的思考。

整部小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正如《鼠疫》中所说,面对困难:“要有直面荒诞的勇气,又要有平衡矛盾之毅力;要有反抗超越之举,又要有将爱内化为主体精神之境界,从而达到主体精神与外在世界的和谐。”

2.约翰·M·巴里《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特殊时期,张文宏推荐了这几本书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一书中大流感指的是1918年—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大流感。那场大流感波及范围广,在全球共造成5000万人死亡,只有少数与世隔绝的地方才躲开了瘟疫的侵袭。

书中通过详尽的资料,再现了大流感这一事件,并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科学的发展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科学家、医学工作者和政治家们在巨大压力下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怯懦、信仰和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这部作品全面回顾了大流感时期人类在医学科学、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的表现。

《大流感》获得过2005年美国科学会的最佳图书奖,作者叫约翰·巴里,是美国作家。他写这本书花了7年的时间,研究工作非常细致,这本书一共660页,后100页全是参考文献。

3.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特殊时期,张文宏推荐了这几本书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出版于1985年。马尔克斯摈弃了《百年孤独》时期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这部小说里,“一切都是严肃的,有分寸”。

小说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爱的故事。他们在20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80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50年的时间跨度中,马尔克斯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幸福的爱情、贫穷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放荡的爱情、羞怯的爱情……甚至,“连霍乱本身也是一种爱情病”。

爱情就是一场霍乱,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同的症状。《霍乱时期的爱情》让俗世男女们明白,不要感叹自己爱情婚姻的平庸,事实上,这才是爱情婚姻的真实模样。纯粹的爱情虽然让人向往,但也要付出远离人世烟火的勇气。

4.张文宏《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特殊时期,张文宏推荐了这几本书

由张文宏担纲主编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在解释疫情关键词和说明误区的同时,也回答了许多非常实用的问题,比如如何居家隔离、如何消毒、如何选择口罩、戴不戴手套、开不开空调、返岗如何防护,还根据近期的疫情变化,加入了健身房内传染、社区买菜后发病等情况,基本覆盖了大多数人的日常防护困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