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傳統已被封殺,集群早已超神

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自然是依附於汽車市場的規模,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突破5400億元,2016年達到8000億元,預計到2017年底,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年增長幅度達到20%-30%。

萬億市場正在開啟,巨大的市場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進入汽車後市場,而且國外知名企業也已開始進軍中國汽車後市場。整個市場競爭越演越烈,真正的“廝殺”才剛剛開始。

而更讓人揪心的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汽車後市場貌似變成了一堆平臺的天下,各種互聯網從業者和各種投資人帶著激情蜂擁而上,從O2O、B2B、B2B到B2B2C、SAAS、PAAS、LAAS...各種數字、字母帶著深意和高大上的感覺撲面而來,原以為自己是個老將了,突然有種被打回小學生的感覺。

傳統的汽車後市場服務業,典型4S店,傳統中的傳統。服務傳統,技術傳統,傳統的趨勢是不進也不退,安全且保障。也正在慢慢,慢慢被汽車電商而取代。

世界上首家汽車經銷商的老闆艾米爾·傑林耐克,恐怕想不到在未來的21世紀汽車能夠在一種叫互聯網電商的平臺上進行銷售。

如今,互聯網電商加碼日常消費的各個環節,似乎消費者的任何購買需求在網上都能實現,而作為大宗商品的汽車也不例外,“鼠標輕輕點,汽車送到家”。

而慢慢的後起之秀“汽車服務集群”正在登上時代的舞臺,車主的最理想養車護車之慮無非是:技術、價格、質量、一站式等配套服務。車主在汽車服務集群的汽車小鎮裡,不再是坐等在4S店裡的羊駝,他們能走動,能把愛車護理的同時,享受另一番美麗的際遇。所以更多人的選擇是汽車服務集群的領域,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剩餘時間享受。

集群會有怎樣的作用?

1、資源共享

許多門店聚集的場所,提供多方面的選擇,同時能帶來可觀的人流。主體是車主,車主消費的同時面臨很多選擇,門店間的資源共享,車主間的資源共享,車主帶動車主,商家帶動商家。

2、共贏生態

龐大的人流和消費群體,給商業帶來不少的盈利,無論是從業主還是商戶方來說都是不錯之舉。而這一種共贏的生態是循環系統,既是有商業體的盈利也有汽後服務的盈利,對於這種汽車小鎮的集群模式,是消費群體的不二選擇。在不擔心消費群體的情況下,利潤是可觀的。

3、品牌價值

將區域內汽車服務業的商戶資源,形成規模效應,在區域內形成強勢品牌,進駐商家在品牌提升方面可以相得益彰。

4、時間價值

實現全國市場快速佈局,能大大提升擴張效率。

汽車服務集群作為後起之秀已經引領時代的發展,作為全國首個以“汽車服務集群”為品牌的商岸車鎮,正是能體現以上集群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