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學習中醫,要懂得這個法則,乃至自我看病療養,都很重要

老陽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有很多還是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我希望每一箇中國人都立志,去研究這些東西,弘揚國粹,這也是南懷瑾先生的願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這篇文章就是南懷瑾先生講述。

我們人自己以為了不起,可是在地球的立場來說,我們像是地球表面上的細菌,我們的生命自然要受地球宇宙法則的影響,所以修道人講究時間的配合。學中醫針灸的同學,更要注意人體的氣血流行,因為氣血流行同十二經脈配合,與時辰的變化法則一樣。學針灸有一本《子午流注圖》,就是特別注意十二時辰的血脈流通,把天地的法則與人體內部十二經脈的運行,配合診斷。

學習中醫,要懂得這個法則,乃至自我看病療養,都很重要

針灸同中醫是相連的,不是分開的。我常給同學們講,我不懂,我只把學理告訴你們。古代中醫講“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屬於四個大的醫治手法,診斷病情是“望、聞、問、切”。

望,是看病人走路的姿態,注意他的身材,看他的體質個子,然後觀察面上的氣色,就曉得病在哪裡;聞,是聽他講話的聲音,譬如感冒了,聲音變了,鼻腔的音出來了,身體裡頭有其他的毛病,音聲都會反應。情緒激動,個性急的火氣大,就要注意他肝功能了;望、聞之後才問,他說感冒了,可是他是運動家或者是練拳的,你下藥的成分就不能那麼輕了;如果是坐辦公室的,背又是駝起來的,弱不禁風,藥就要下輕一點,否則他受不了;切,最後把脈,才把這個病因、病灶、病狀找了出來。

學習中醫,要懂得這個法則,乃至自我看病療養,都很重要

砭,我們這個刮痧拔火罐都屬於砭,就是這個病尚在表皮時,治療就容易好。不好的話,曉得這個病已深人,就要下針了。針不好時,曉得更深人了,就用灸了。古人用薑片在上面燒艾,拿現在觀念勉強講像電療,但同電療不同。艾是通氣,把那個熱能逼進身體經脈裡頭,把病趕出去。灸再不行,病已進入腑臟到腸、胃、心、肝、脾,就只好用中藥了。所以這一套程序是分不開的,“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

我小時候最會生病,六歲到十二歲是藥喂大的,什麼病都生過,所以對生病非常有經驗。幫我治病的那個老先生很高明,問幾歲啦?哪一天什麼時間開始發這個病?都與十二經脈有關。他不管你頭痛不頭痛,先找病的來源,一天看不了幾個病人。

有一次他幫我開了藥還不回家,連第二服藥他也開好,吩咐兩服藥統統要煎。先告訴你第一劑藥吃下去,一個鐘頭後會難過得打滾,會吐的。吃下去後真難過得打滾,家裡人也跟著慌啊,又不敢說。他就坐在前面,瞪著眼睛看著你,任你疼得叫死了,他也不管。後來我知道,他比我這個生病的人還緊張。看著你,哇!吐了!他把煙筒放下,知道藥用對了,所以換第二劑下去。然後放心了,洗洗臉才回家去。

學習中醫,要懂得這個法則,乃至自我看病療養,都很重要

中藥店以前是沒有禮拜天的,過年有病人叫門,如果不開門抓藥,地方上的人會打這中藥店的。現在不同了,又有禮拜天,又有禮拜六,等到禮拜一才能生病。所以我們要年輕人瞭解我們中國文化,這些你們都看不到了,我都是親身經歷過的。

所以學中醫對於這個十二闢卦要懂得。這個“簇”字就是拿這一年的法則串成一個月,一個月的法則串成一個時辰。講到人體上應用,也是子時,每人的身體不同,所發動生命陽能的子時也不同。一定的法則,不一定的時間。

後記:希望中醫能夠繼續發展,不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