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身體有這些情況,說明體內溼氣重了,提醒你早點去溼

溼氣是萬惡之邪,特別是在男人我們的身體最容易受到溼氣的侵入,我們都知道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溼氣比較重,寒溼襲人。溼氣遇熱則成為溼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熱又溼,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乾燥的時候來得痛快。溼氣遇風則成為風溼,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溼,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我們的身體如果有以下這些情況,說明溼氣重了,要早點去溼。

一般情況下我們感覺睏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說明我們體內的溼氣比較重了。還有一個是看大便,平時排便如果發現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

身體有這些情況,說明體內溼氣重了,提醒你早點去溼

要祛溼其實很簡單,從飲食開始,注意個人生活習慣,注意鍛鍊身體。通過食療祛溼,簡單方便,食療可吃白鯽魚煲湯。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後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薑10克,稍滾三分鐘。鯽魚性甘平,補而不燥,健脾去溼,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中醫認為此方補脾胃甚好。

平時也可以喝薏米紅豆茶

材料:薏米仁、赤小豆、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芡實

做法:成品,袋泡茶,沖泡即飲,非常方便。薏米仁、赤小豆皆為祛溼佳品,加上馬齒莧、淡竹葉等清熱排毒之中藥材。祛溼效果更佳。

身體有這些情況,說明體內溼氣重了,提醒你早點去溼

避免生活環境各種溼氣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