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進口車關稅下調,新一輪汽車大戰將要來臨

進口車關稅下調,新一輪汽車大戰將要來臨

前天,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了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汽車的整車稅率下降至15%,汽車零部件稅率降至6%,具體內容如下:

進口車關稅下調,新一輪汽車大戰將要來臨

如果大家有印象,在5月1日時,車的增值稅稅率已經下調過1%,這次的下調更為明顯,之前的先不談,先說說這次進口汽車下調能有多少。

網上一大堆類似的公式有很多,相信大家看了頭都大了不少,如果覺得麻煩,給一個最簡單的計算方法,直接下降8%左右,就是未來的價格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對與想買進口車的朋友可以先等等在買了。至於實惠嘛,還是很明顯的,一輛100萬的車,相當於少了8萬。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缺的並不是那8萬.而是92萬...

閒扯完了,可以正經聊聊這次價格大戰了。既然關稅下調,就必然會涉及到車企在銷售端的價格調整,這也就會讓很多人受益,那麼誰會是受益者呢?

1. 消費者。準確的說應該是進口汽車的消費者,根據之前提到的公式,價格上還有有了優惠。

2. 就是國外車企,具體來講有兩類。

首先是,主要以進口汽車銷售為主的保時捷、林肯以及新能源方面的特斯拉等國外品牌,這幾個品牌的主要銷售是以國外進口車為主,相信隨著價格調整,各自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會有不錯的提升。

其次則是有高端的進口車且大量銷售的企業。例如BBA等。這部分企業的進口汽車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實際上除去這兩點之外,進口汽車的價格調整,很有可能會引起中國汽車市場的新一輪價格大戰,甚至會對國內的汽車市場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個人認為,其未來影響將會在兩個方面體現。

一是短期影響:這裡更多的是對合資企業來說,考慮到進口汽車價格調整,以及產品定位問題,初期來看,對國產品牌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各個合資企業來說,受部分車型國產化的影響,價位優勢會進一步縮小,各個車企之間針對有競爭關係的車型會出現重疊,例如原本價格不高的進口車型如斯巴魯、英菲尼迪等,關稅下調後,價格更低。它們將成為合資車型市場的有力競爭者,不排除合資車型會有進一步下調價格的趨勢。

二是長期影響。由於國產汽車品牌更多的是集中在中低端市場,所以初期來看,對合資企業有影響,但是隨著時間增加,國產品牌價格也會受到衝擊,因為除了整車的關稅降低,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關稅也有所下調,這麼使用國產零部件廠商也會逐漸開始降價,因此成本也會有所下降。最為關鍵的是,此次關稅下調之後,保護國產品牌的壁壘消失,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是必然趨勢,國產品牌除了提供更好提供優質產品,適當的進行價格調整才會更好的吸引消費者。

當然,看到汽車關稅下調,特朗普是樂壞了,覺得又一次從中國拿到了實惠的利益,而且可以繼續向國內炫耀自己的新政績了,並且通過國際輿論來製造出特朗普施壓之後,才造成的關稅下調。

如果大家有印象,早在19大時,當然就已經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調,並且在博鰲論壇時也進一步宣佈了這個消息,可見中國在涉及汽車行業是早有計劃的,所以,針對特朗普而言,基本可以無視他,我們只需要按部就班,依照自己的計劃和進程來即可。

當然,下調關稅會對國產汽車行業有一定的衝擊,這也是肯定的,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畢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產汽車已經有了較強的競爭力,關稅的保護作用並不明顯,此次降價之後,而且隨著進口汽車的湧入,相信會讓一灘死水的國內市場再次熱鬧起來,產業的升級和新一輪的價格大戰只會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如果民族企業能夠進一步實現升級改造,進一步擴大實力,相反還是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