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安徽:淮南潘集區讓脫貧攻堅成為最大的責任擔當

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使命,在奮進中彰顯力量;號角,在攻堅時更加嘹亮,脫貧攻堅的熱浪正在潘集大地上奔湧。

今年以來,潘集區嚴格對照省考核情況通報的6大類問題,進一步統一思想,全區上下對脫貧攻堅的認識持續提升,工作基礎逐步夯實,精準程度明顯提高,問題整改基本到位,體制機制更加完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攻堅——5+2工作機制,鉚足脫貧定力

“責任源自擔當,奮進催生力量!我們要牢記使命,幫助貧困群眾致富奔小康!”潘集區委負責人對記者如此表示。

今年以來,潘集區調整脫貧攻堅領導機構,建立區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周集中調度制度,全區上下層層簽訂承諾書,形成分層級、分戰線協同聯動推進扶貧工作的大格局。

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潘集區創新建立了5+2工作機制:

按照提醒約談機制,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或個人,一次提醒,兩次約談,三次移交紀委監委;按照督查調度機制,對中心工作實行日調度,周通報,月排序;按照扶貧工作日製度,將每週一確定為扶貧工作日,工作日期間,不開與扶貧無關的會,不做與扶貧無關的事;按照包保責任機制,科學指導幫扶幹部幹什麼、怎麼幹,明確幫扶幹部幹不好怎麼辦;按照月積分考評機制,將每次調度、督查的情況計入積分,季度通報,年終考評。

按照潘集區出臺的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辦法和正向激勵暫行辦法,對任務完成好的單位和個人,實行重獎,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實行重罰。全區責任落實到位,責任體系健全。

聚力——決戰脫貧,下足“繡花”功夫

在全面小康的進程中,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潘集區聚焦聚力,切實在精準扶貧上下足“繡花功夫”。

今年以來,潘集區制定出臺了《潘集區扶貧開發工作“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實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圍繞村級檔案規範、村集體經濟收入、雙基建設、扶貧資金使用、產業覆蓋情況等內容,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大排查。截至6月底,全區2000多名幫扶責任人共走訪農戶10406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835戶。排查出7大類7747個問題,整改到位4717個,正在整改2805個。

潘集區調整或增加基層扶貧幹部67人、幫扶聯繫人46人,新增駐村扶貧工作隊員55人。有扶貧開發任務的162個村(社區),扶貧工作隊已覆蓋到132個村(社區)。制定出臺了《潘集區2018年脫貧工作要點》,安排41項內容,層層壓實責任,並建立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日通報、周調度、月排序制度,建立“一村一規劃”、“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專項行動計劃,量身定製脫貧計劃及措施。

精準——創新模式,“幹”字當頭重產業

脫貧攻堅,產業為基,為打好產業發展組合拳、連環拳,潘集區出臺了《2018年潘集區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和《2018年潘集區特色種養業扶貧支持辦法》兩個指導性文件,鼓勵貧困戶通過資源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參與特色種養業發展。

潘集區創新發展“公司+基地+貧困戶+網絡+客戶”模式,推進“四帶”模式,吸納貧困戶通過參與企業發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已帶動5564戶貧困戶增收,戶均增加收入2000元。依託淮南礦業集團、安徽農墾集團等企業、院校,在全區建成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121個。與安徽大學合作成立“酥瓜產學研聯盟”,推進酥瓜產業園帶動貧困戶脫貧。通過積極構建“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三有”型穩定脫貧新模式,實現所有34個貧困村特色產業全覆蓋,項目覆蓋率達88.68%。

潘集區建立健康扶貧大數據平臺,探索“互聯網+”扶貧新模式,開發了潘集區健康脫貧動態管理系統,實現了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系統、新農合系統的對接,實時將家庭簽約醫生、“351、180”等綜合醫保結報數據、健康脫貧救助卡使用等信息自動推送到平臺,實現了“1+3”的大數據模式。

“扶志”、“扶技”、“扶智”……一項項制度的落實,一個個紮實的舉措,讓潘集匯聚起戰勝貧困的決心、自信和力量。

(記者 柏松 通訊員 李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