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行业分析: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现状(上)

近年,在政府采取主动积极的政策、私营领域的科技采纳率上升等因素支持下,印度逐步发展成为科技创业枢纽。初创之风席卷世界各地,全球投资者对印度多个领域的初创企业都深感兴趣。印度政府与国际社会的协同合作增加,有助该国科技初创企业持续蓬勃发展。

印度科技初创企业崛起

印度是全球拥有最多科技初创企业的国家之一。2018年,印度涉及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数量超过7,000家,与美国、中国和英国同处世界前列。

行业分析: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现状(上)

年轻人是印度初创企业生态系统的主导力量。

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的生态系统出现令人振奋的增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与印度市场的特点有关。印度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经常被形容为新兴市场的典型代表。印度人口年轻而且持续增长,消费支出节节上升,可以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大量发展机会。再者,印度在文化、语言和种族方面的多样性,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适宜的营商环境,让他们探索解决方案,以应对国内不同的客户类型和喜好。

印度政府意识到创新初创企业十分重要,因此推出了一些培育创新精神的新倡议和计划。2016年推出的旗舰计划《印度初创企业》(Startup India),旨在促进创业及加速发展初创企业的生态系统。该计划的措施包括:提供1,000亿印度卢比的资金、为创业培育计划提供财政和基础设施等支持、推出税收优惠及免税措施等等。展望未来,在莫迪总理的第二届任期,过去几年制定的政策很可能会继续推行。除了政府日益重视和予以支持外,莫迪继续执政也可望加快科技初创企业的发展势头。

企业对企业解决方案备受重用

过去几年,为终端客户提供服务的科技初创企业(例如Flipkart和Ola)备受注目。但是最近一项研究显示,企业对企业(B2B)模式的初创企业数目显著增长,实际上比面向消费者的企业数目增长得更快。2014至2018年,为印度企业提供服务的科技初创企业数目取得3倍多的增长,约占去年印度科技初创企业总数的40%。如此大幅增长,主要和印度各个领域出现数字化转型有关,当中包括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至小型企业。越来越多公司寻求数字解决方案,为印度科技初创企业带来一个潜力庞大的市场。此外,不同领域的科技初创企业对数据分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大有需求,采纳率迅速上升。

行业分析: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现状(上)

2018年,印度涉及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数量超过7,000家,与美国、中国和英国同处世界前列。

印度成为科技初创企业枢纽

位于卡纳塔卡邦的班加罗尔,目前仍是印度主要的科技初创企业枢纽,该国四分之一的初创企业都在这里设立。这个城市有一些著名的学术机构和许多工程学院,因而成为一个现成的人才库,吸引许多跨国公司到来开设办事处或研发中心。卡纳塔卡邦大约有400个研发中心和80多家晶片设计公司。印度信息科技行业最大的3家公司,即Infosys、Wipro和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他们的全球总部也设于班加罗尔。

行业分析: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现状(上)

班加罗尔被誉为印度硅谷,整个卡纳塔卡邦大约有400个研发中心和80多家晶片设计公司。

国家首都区(NCR)内的德里和邻近城市也有很多重要的初创企业活动,尤以是在古尔冈和诺伊达。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首都区是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数量最多的地方,因此经济实力雄厚。尽管如此,国家首都区的初创企业支援体制仍落后于班加罗尔,印度只有十分之一的创业培育计划和创业加速计划在这里展开。

孟买是印度的金融之都,拥有不少优势,足以成为印度的金融科技枢纽。去年,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提出该邦首项金融科技政策,其后成立了孟买金融科技中心(Mumbai FinTech Hub)。印度为了支援日益增强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过去一年实行了不少相关措施,包括推出政府支持的创业加速计划、补助和补偿计划,以及投资者配对平台。

印度其它一些较小的城市,例如清奈、海得拉巴和浦那等,也发展成为初创企业枢纽。尽管这些城市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还未成熟,但人们对其前景相当乐观,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培育计划和政府主导的措施出台,加上当地租金相宜,将有助于初创企业的发展。

行业分析: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现状(上)

印度中级城市亦在急速崛起,成为新时代创业人士聚集地。

生态系统开放予全球合作

印度致力加快国内初创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目光不仅限于本土。事实上,印度正在积极寻求与其它国家合作,以便把国内初创企业生态系统与全球舞台连接起来。印度已经与美国、英国、芬兰和瑞典等几个西方国家建立了走向市场(go-to-market)平台,目的是汇集资源和连接各国的初创企业。在亚洲方面,印度已建立了「日本-印度初创企业枢纽」(Japan-India Start-up Hub)、「印度-韩国初创企业枢纽」(India-Korea Start-up Hub)和「印度-新加坡企业家桥梁网络」(India-Singapore Entrepreneur Bridge Network),以促进彼此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由于中国投资者对印度初创企业的兴趣日益浓厚,印度的生态系统也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毕马威(KPMG)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对印度初创企业的投资达到20亿美元,是上一年的3倍。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印合作,印度的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已与中国大连、贵阳和徐州建立了3条「信息科技走廊」。这些走廊有助促进新兴技术合作和增加配对机会,为印度公司进入蓬勃的中国市场铺路。

行业分析: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现状(上)

每条走廊各有重点或主题,大连是物联网,贵阳是大数据,而徐州则是智能制造。

近年来,印度初创企业对中国市场越来越感兴趣,OYO Rooms是一个例子。OYO Rooms成立于2013年,最初是一家经济型连锁酒店,业务模式包括租赁和特许经营。2017年底,该集团进入中国内地,专注于二线及以下城市,现已成为中国内地第二大酒店集团。

解决印度主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初创企业成立,针对社会问题提供科技解决方案。根据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的数据,去年印度有400多家具有社会效益的科技初创企业,在促进金融服务普及化和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其中一个例子是位于海得拉巴的贷款和小额信贷金融科技公司Vaya Finserv。该公司的目标客户是印度女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妇女,为她们提供各种融资方法,以及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数字技术培训。

行业分析:印度科技初创企业现状(上)

毫无疑问,针对社会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在印度大有需求,为有意拓展境外业务的中国科技公司提供了大量机遇。中国公司可以把金融和医疗领域的专长和知识,与科技研发创新成果结合起来,因应印度的社会问题提供适切的科技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