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豬用預混料4%,8%哪個更好,為什麼?

杜會江


預混料規範名稱為複合預混合飼料,通常也稱為核心料,在全價飼料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選用哪種添加比例的豬預混料好呢?我們先了解不同添加量的預混料有什麼相同處和區別,就知道答案了。

一、豬預混料常識

總體上說,高添加量預混料包含了低添加量預混料所有的原料組成,又有低添加量預混料沒有的原料組成。

1.為何要設計不同添加比例的預混料

豬用預混料添加量大概在0.5-8%之間,豬場通常使用4%的,後來才推出8%的豬用預混料。是根據飼料加工設備精密度和專業技術水平來人為制定的,主要是考慮飼料混合機機型和混合均勻度差異,保證預混料中營養素均勻分佈在豬全價飼料裡

比如飼料廠使用的混合機通常是臥式雙螺旋大開門的

,屬於比較好的混合機;而豬場通常採用單螺旋小開門混合機,甚至還有用效果最不好的立式混合機;螺旋作決定飼料混合均勻度,底部出料開口決定飼料殘留量,預混料要從混合機頂部投料口加入。

2.豬預混料相同和區別點

0.5%豬預混料分為維生素預混料和微量元素預混料兩種。維生素預混料主要由脂溶性多種維生素(A、D、E、K)、水溶性多種維生素(B、C、煙酸、泛酸等)、載體、稀釋劑組成;0.5%微量元素預混料由銅鐵鋅錳碘鈷硒等及載體組成。

0.5%豬維生素預混料+0.5%豬微量元素預混料=1%豬複合預混料;1%預混料+氨基酸+磷酸氫鈣+石粉+食鹽+載體=4%豬複合預混料。1%及以下適用於飼料廠,4%及以上適合豬場和養豬專業戶。

3.預混料標籤識別

無論那種添加量的預混料都有分為較為精準的飼養階段

。比如sp24,第一個字母是英文豬的縮寫,第二個是預混料英文縮寫,第三個是豬隻階段,第四個是添加量,這個標籤的含義就是4%仔豬預混料,前面字母會有所不同,數字基本是通用的表達格式。

假設預混料標籤上品名後面數字標有24、34、44、54、64、74的字樣,就分別表示是4%添加量的仔豬、中豬、大豬、懷孕母豬、哺乳母豬、公豬預混料,乳豬和保育豬一般不建議自配,通常沒有14的預混料。

二、8%豬預混料

設計8%豬預混料主要考慮有些養豬自配料的用戶無法採購或把握優質蛋白原料。比如進口魚粉、發酵豆粕、膨化大豆,進口魚粉和國產魚粉品質差別很大,魚的大小、均勻度、加工時間和工藝不同,還有摻假的進口魚粉,這是養豬戶比較難以鑑別的。

發酵豆粕和膨化大豆已經除去抗營養因子的影響,具有更好的適口性和消化吸收,作為飼料優質蛋白來源。其他的一般就不考慮添加,主要考慮預混料成本,比如8%母豬預混料裡添加防止便秘的成份。

4%預混料基礎上,添加蛋白原料成為豬濃縮飼料但8%預混料只是添加了很少一部分的優質蛋白原料和部分麩皮做載體,因此和豬濃縮料還有很大差別,豬濃縮料添加量通常在15-23%之間,在此基礎上添加玉米和麩皮成為全價飼料。8人%預混料除了玉米、麩皮外,還要添加其他蛋白原料。

三、4%和8%豬預混料哪種好?

通過以上的預混料知識介紹,我們清楚地瞭解到其實沒有說絕對的好與不好,主要取決於適不適合自己使用。從兩種預混料設計的理念來看,主要差別就是有無少量優質蛋白原料。

如果用戶對採購優質蛋白原料的渠道和品控沒問題,就採用4%的就好;相反如果是不具備採購條件和能力,就選用8%的豬預混料為妥,保證豬全價飼料中部分優質蛋白的提供。當然其他蛋白原料,如豆粕等同樣需要保證所要求的品質。

從養豬用戶的角度看,8%豬預混料更適合養豬規模小的豬場或散養戶使用。特別是一些邊遠山區的散養戶,在不使用濃縮飼料的情況下,使用8%的豬預混料,添加玉米和麩皮,養豬效果比不使用任何飼料的情況要好很多,屬於一種比較粗放的飼餵方式。

原來有一家預混料企業在雲南就設計了一種適合邊遠山區的通用型8%預混料,通過經銷商做代理銷售,局部地區的銷量還不錯。

通過對豬預混料常識的瞭解,我們就清楚知道不同添加量預混料的異同處。需要根據自身的養豬規模或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草木七舍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草木七舍


討論一個問題,這個時期,豬價在盈利期,全國平均在8元以上,有豬友這樣說:豬價好,就要豬長得快,預混料就要用高比例的!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認為的,我是反對這個觀點,首先8%相對與4%的預混料來說,營養成分並沒有增加多少,主要是載體含量增加了,對飼料企業來說,濃度高些利潤肯定要高些,可能的結果就是營養價值增加一點點,飼料價格漲了一倍!

其次就是現在原料市場行情對養豬人有利,玉米,豆粕價格一直在降,選擇空間很大,可以不用考慮豆粕價格因素,打個比方說微料目前小豬料配合飼料價格在2.3元/千克左右!

最後從成本控制方面和市場行情方面來說,目前存欄的育肥豬出欄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沒有人敢保證那個時候豬價還一直保持高價,特別是現在豬價持續在降,反而控制成本什麼時候都有利,成本越低,盈利空間越大,再說4%的調整飼料配方後效果不見得會比高比例的差,當然不要去選擇那些質量不穩定的廠家生產的。

怎樣選擇飼料品牌的小觀點:選擇那些全國大範圍銷售的品牌,一方面銷量大,原料採購質量好,飼料質量穩定;另一方面就是銷售區域越大,廠家對生產各個環節要求越嚴格,總不能剛有幾個豬場試用,然後馬上就因為質量問題砸了自己的飯碗,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也許你會說大品牌的質量放心但是價格貴,其實還是有很多品牌可以供選擇的,只是宣傳做的一般,營銷一般,飼料品質和質量都是槓槓的,而且價格還非常親民,在養豬人的口碑中很好,通常是某一個地方大家一起在用,一個豬場試用後就能帶動當地很多豬場用,這些品牌打的就是性價比,走的就是口碑營銷!

一點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來批評!


草根哥


我是一名從事飼料業務十幾年的專業人員,從下面幾點分析。

一、配方比例的不同

1、4%預混料配方:4%一百斤加4斤。

2、8%的預混料配方:8%一百斤加8斤。

二、營養成分的不同

1、4%預混料配方:營養結構4%要比8%單一。

2、8%的預混料配方:營養結構8%要比4%更豐富,有的廠家直接在8%預混料裡添加了魚粉,微生態等成分。8%營養成分更全面,更有利於動物的健康成長。

三、成本的不同

1、4%預混料配方:成本低於8%的預混料配方。

2、8%的預混料配方:成本高於4%預混料配方。


阿明一家的幸福生活


豬價在盈利期,全國平均在8元以上,有豬友這樣說:豬價好,就要豬長得快,預混料就要用高比例的!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認為的,我是反對這個觀點,首先8%相對與4%的預混料來說,營養成分並沒有增加多少,主要是載體含量增加了,對飼料企業來說,濃度高些利潤肯定要高些,可能的結果就是營養價值增加一點點,飼料價格漲了一倍!

其次就是現在原料市場行情對養豬人有利,玉米,豆粕價格一直在降,選擇空間很大,可以不用考慮豆粕價格因素,打個比方說微料目前小豬料配合飼料價格在2.3元/千克左右!

最後從成本控制方面和市場行情方面來說,目前存欄的育肥豬出欄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沒有人敢保證那個時候豬價還一直保持高價,特別是現在豬價持續在降,反而控制成本什麼時候都有利,成本越低,盈利空間越大,再說4%的調整飼料配方後效果不見得會比高比例的差,當然不要去選擇那些質量不穩定的廠家生產的。

怎樣選擇飼料品牌的小觀點:選擇那些全國大範圍銷售的品牌,一方面銷量大,原料採購質量好,飼料質量穩定;另一方面就是銷售區域越大,廠家對生產各個環節要求越嚴格,總不能剛有幾個豬場試用,然後馬上就因為質量問題砸了自己的飯碗,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也許你會說大品牌的質量放心但是價格貴,其實還是有很多品牌可以供選擇的,只是宣傳做的一般,營銷一般,飼料品質和質量都是槓槓的,而且價格還非常親民,在養豬人的口碑中很好,通常是某一個地方大家一起在用,一個豬場試用後就能帶動當地很多豬場用,這些品牌打的就是性價比,走的就是口碑營銷!

一點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來批評!


秀兒講故事


忽悠人得居多,仔豬4%的大料配方一般加28個粕,他們8%的推薦加20個粕,除非他另外4%全加進口魚粉,否則的話就很難會比4%的效果好,而進口魚粉太高,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其他蛋白原料替代,一般這些廠家每件8%的仔豬料零售110元,這就決定他們不會用太好的蛋白原料生產,所以,我對這類產品持懷疑態度。。。。和20個粕的蛋雞料思路一樣,不是從營養的角度考慮生產,純粹是競爭環境中的營銷手段罷了。


無悔軍魂小馮


這個問題有分別說法,要按理論來說,4%或8%或或10%等可能量越大就好點,因為添加原料就多點,但是主要還得看生產廠家,別看他宣傳的怎麼怎麼好,有的還不如4%的。其次還要看豬價,豬價便宜的時候用4%就行,豬價高的時候,就像現在的豬價,你可用8%以上的,但你得認為是比較好的料!


一往情深145732306


對於混合飼料用4%,還是用8%。取決於你對豬的成長過程中所需營養成分的瞭解。例如正常成長期,和快速成長期。所需的比例就有所不同。希望能幫到你的困擾。


餐桌上的美味


有良心養殖場會用少比例的混料,對人體少點危害,沒良心養殖場那就不多說了,抱歉


安居門業7


這個要看豬什麼階段用什麼樣的配比,好像嬰兒一樣分段喝什麼樣的奶粉一樣


專養德國牧羊犬


8%會多點營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