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汉中南乡县因张飞封侯改为西乡县

在汉中西乡县午子山风景区的一侧,有一座巍峨耸拔的山峰,其山势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这便是午子山风景区一个著名景点—— —飞凤山。在飞凤山临河的崖壁上, 镌刻着矫健遒劲的“飞凤山”三个大字,相传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所书。

张飞,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其以勇猛善战、嫉恶如仇而 著称于世。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占据汉中后, 刘备为巩固其在巴蜀的地位, 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由成都进兵汉中。刘曹两军在争夺阳平关的战斗中, 曹军连连败阵。为固守汉中,曹操派其侄曹真由关中出兵增援张邰。

文史 | 汉中南乡县因张飞封侯改为西乡县

(张飞)

曹真从子午道出兵经由洋巴道(又称巴简道,今陕西镇巴至四川万源)入川攻蜀,企图使刘备为保巴蜀而从阳平关撤兵。

当曹真率军刚行至川陕交界的镇巴县境内, 就遇上了从巴蜀北上的张飞, 两军即展开激战。曹真不敌张飞,准备返身逃回关中。张飞见曹真败退,便奋起追杀。追至午子山附近,曹军被张飞围歼,曹真只身逃回关中。

张飞获胜后十分兴奋, 休整之余,被眼前一座雄伟的山峰所吸引。他细看这一山峰,凌空的山势犹如凤凰展翅。于是,乘兴用手中的丈八蛇矛, 在崖壁上刻下了“飞凤山”3个大字。

文史 | 汉中南乡县因张飞封侯改为西乡县

“飞凤山”每字约一米见方,书法遒劲,挥洒自如。是否为张飞手迹,曾一度众说纷纭。据考证,其字为三国时所流行的汉隶“八分书”。与张飞所遗下的其它手迹,诸如重庆涪陵的《刁斗铭》、四川阆中汉桓侯祠《八蒙铭》,“飞凤山”三字极有可能为张飞之手迹。

据史料记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封张飞为车骑将军,后又封为“西乡侯”。因张飞原籍河北涿郡西乡县,其时在曹魏控制之下。故改汉中南乡县为“西乡县”,以借地寄封张飞为“西乡侯”。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司马炎正式改汉中郡南乡县为西乡县,并一直延袭至今。(据城固文史十七辑《邮缘奇葩话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