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双非博士毕业后一般去哪里工作?

小叶的生活日记


您的关注,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在这儿,您所说的双非应该是非211,非985大学吧?双非博士毕业,一般去哪儿工作,个人觉得和双985什么的博士毕业工作渠道没有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证明了该专业在那个领域还可以。

突出双非,我想题主主要是想说双非学校,会不会对博士的找工作有影响。

在这儿我想说,有影响,但是没有本科和硕士来得那么明显。

能招博士的专业,证明这个专业在该领域还非常不错。进而工作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去那个领域的研究院或者公司做科研工作,这是最常选择的,也是最容易找到的工作。
  2. 去高校当老师,但是对于双非博士去高校当老师,可能就得去次一级的学校,因为现在大学招老师,一般要985、211的博士,且需要有留学经历。
  3. 去其他行业找工作,这个相对较难,因为别人会认为你学得太深了。不好转向。但是呢,有很多工作也喜欢,因为你能拿到博士学位,就表明你的能力。

除了科研领域以外,很多双非博士,实际上去政府工作了。

现在很多省份有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力度非常大。在很多政府部门设置了相应的岗位,进去后直接有一定的待遇。

最后一点,想和题主聊聊,不要太把双非看得太重了,你能博士毕业,证明了你有能力胜任很多工作,你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一切皆有可能!

像国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别人视这是一种荣耀。如果有博士学位的人,别人都喜欢叫他Dr.而不是职务。因此,不管是双非博士还是其他的,都是一种资源!找工作,木有一点问题!


傻傻安好


博士,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天之骄子的存在,毕竟一个人经过了高考的厮杀成为了大学生,又参加了残酷的考研或者保研的竞争,成为了一名研究生,而研究生毕业困难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毕业论文上要花费好大一番功夫。那要成为博士生就更困难了,我国的博士生要成功毕业,首先要在导师手底下辛苦最少三五年,大部分的博士生由于毕业限制,需要发表C刊,所以很容易延期毕业。虽然博士学历很高,但是博士生面对的压力并不小。博士读出来的同学,最起码都二十七八了。同年人在社会上都已经打拼了多年,在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了。若是结婚得早,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博士生不但要面临是否能毕业的问题,还要面临毕业后就业的问题。如今的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同样难找工作。其实不只是大学毕业生,博士生也同样面临就业问题。很多人为此很疑惑,为何这些人中龙凤为何还有部分同学就业也非常困难呢?这几个原因可以解答。

第一:学历太高的副作用

我们的社会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学历越高,越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实际上,愿意招收博士生的企业和机构是少之又少。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招收博士生肯定要比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付出更多的东西。而很多工作,实际上只需要本科生和研究生就能够做,招收博士生的成本反而更高。所以企业都倾向于不招收学历过高的人,除非是研究型企业和科研所等单位。因为只有这些单位才能支付得起薪资,在小型企业很难承担聘用博士的费用。最好是去北上广一线城市,能有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如果想要去县城发展。可谓是埋没了人才,没有更高的出路,薪资待遇也很低。所以如果有想继续读研读博的同学,未来就把自己就业的城市定在北上广。

第二:博士生的专业不对口

对于很多博士生来说,入错行是一辈子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读生物专业的同学,读了一辈子书,要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历是博士,恐怕这些同学还要一直读下去,为什么呢?因为生物这类大坑专业实在是太难找工作了。生物行业由于行业发展前景差,对于人才的需求少,所以这些同学很大一部分要么转行要么当老师去了,留下这批读了博士的人空有屠龙之技能却无处施展。从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博士生在毕业后仍然是从事大学老师这份职业。的确,大学老师社会地位高,而且工作压力也不大。平时课程安排并不多,也很适合博士生。

第三:博士生心气太高

既然读到了博士这个阶段,很多同学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太多赞誉,所以找工作的时候认准了找高大上的工作,一些薪资待遇低或者是不那么体面的工作都不愿意去做。我国博士生数量并不多,能读完博士都是算高知识分子,也是我国少有的人才。毕竟这是来自学历高才有的底气,从心底而言,会有一种优越感。但是这些高薪体面的工作真的好找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充其量只能找一个一般般的工作,要找到真正高大上工资高的工作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这些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博士生就不愿意将就去就业。

第四,博士生的实践能力不是很好

博士生给人的印象就是读书读太多了。读书读太多的坏处就是缺少时间,空有一腔理论却无法用实践的方式施展出来。所以博士生在这一点上比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要差。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是很稀有的人才,但是在实践方面却差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博士生毕业后基本都会选择从事大学教师这份职业的原因。

因此,博士生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多积累一些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找到一份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你可以为公司做一些什么,而是你做过什么,成效怎么样,这就要求博士生在读书期间多多接触社会了。


農村趣事


双非博士是指非985,非211的博士,这些博士毕业后的去向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进高校或者科研院所

大多数博士毕业后会选择进入高校当老师,或者去科研院所当研究员。

目前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市场趋于饱和,对于非985、211的博士来说,能去的高校只能是二本学校,条件稍微差点的也有去职业院校或者中学任教。

这部分博士应该能占到50%以上。

2.部分博士去企业工作

有些博士认为高校工资低,压力大,选择了去企业发展。像大型国有企业,500强企业开出的待遇非常高。

在企业大多走上研发岗位,也有走上领导岗位。

3.升学或者继续深造

虽然博士学历已经很高了,但是还是有人选择继续深造,读师资博后或者到企业做博士后,也有选择出国读博士后。

像出国读博士后回来后进高校会更容易些。

也有一些博士毕业后进入公务员行列,少数的也会自主创业。博士就业选择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小马老师说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总体来说,博士找工作并不是难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1995年到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人数在70万人左右。2010年后,博士毕业生数量出现了一次跃升,第一次达到5万人。此后毕业的博士生人数稳步增加,但幅度也不大。目前,每年毕业的博士应该也不超过8万人,这其中还包括大量在职定向博士,毕业后根本不需要找工作。因此,在整个人才市场上,博士仍然是稀缺品。

一般来说,985、211高校的博士就业率是非常高的,基本上能达到100%,主要去向是高校、研究院、政府和事业单位、国企、大型民营企业等等。而因为博士培养定位并无本质区别,所以双非高校博士的就业去向和985、211高校基本上是一样的,就业率也不差,就是去的单位层次肯定是有一定差距。


从网上找到一个河南大学2017年度的就业质量报告(河大在双非里算不错的。实际上,有博士学位点的高校都不算差)。虽然只有几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而且毕业人数很少,但全部就业了。


再来看一张湖北大学2017年的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全年只有14个博士毕业,也实现了全部就位。


而从就业去向来看,这两所高校都重点服务地方经济,接近半数毕业生会留在本省,像湖北大学,14个博士有9个留在省内。而且,有10个人是留在了教育系统。虽然没有准确数据,但基本可以判断这些博士们的去向。比如说哲学专业、马理论专业、中国史专业等,可以去省内的高校,因为现在各高校思政课教师缺口都很大,此外还可以去地方党校。而材料、信息等专业,去省内大国企的研究所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这个层次的高校还有很多,其博士的就业率都不低。所以,上博士后最重要的就是顺利毕业,只要能毕业,差不多的工作还是有的。即便暂时没有合适工作,还可以到南方找一个博士后,进去拿两年高薪,再谋发展。


高校人才真经


这个问题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里面很大一部分人将会硕博直

读,而双一流大学接纳的研究生有限,大量的博士会是双非博士。双非博士就业会不会遇到困难,这是很多人要关心的问题。


我先说结论,双非博士有一定危险,不是书读得越多越好。博士绝大部分的就业都在教育行业,传说中的选调生、科研院所、企业单位没有想象中多。所以读博要慎重。


我说的对不对,请看下面几所学校的情况。


燕山大学


大家都说燕山大学是双非第一校,有14个一级博士点,11个博后站,看着很厉害。实际也很厉害,是在就业质量里难得把博士跟硕士分开说的学校,原因是博士数量不少,有134人。那结果如何呢?非常让人伤心。除了车辆与能源学院的2位博士全部就业,其他的大部分都不到60%的就业率。


就业的去哪里呢?教育行业,超过77%。大家所说的政府部门在另外一张图上,这里没放,也就是2位左右的名额。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也是一所非常好的双非学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次于两财一贸,在财经类大学里排第四。在东北也是名声很大,经济类专业超过辽宁大学,那它的博士就业如何呢?大部分还是教育类,读了博士,去金融业的反而不多,这里政府部门的也只有1人。我发现双非的博士去当选调生是很难的,大家不要想当然。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的所在城市要好于前面两所学校,在上海的双非理工类大学里,上海理工也是非常不错的,它的就业率又是如何?可以看到博士灵活就业比例高达5.71%,难道博士适合创业?我持怀疑态度。不过上海理工的博士生这点比较好,定向委培名额很多,算是有退路。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的博士生就业非常好,100%。不过山东师范主要培养的是老师,博士最大的就业口就是教育部门,也许是这个原因,让山东师大的博士都如愿找到了工作,我相信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在教育行业。山东师范并没有把博士生的就业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分开,从研究生的就业行业来猜测一下吧。研究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是中小学教育单位,第二是高等教育单位。不出意外,博士生主要就在这两项里就业。

总结

不要说双非,就是985大学,也主要是教育行业,博士的就业率也不如硕士。下图是西交大的就业情况。

所以,各位读博的同学,在读博前想想,自己真的很想当老师吗?


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选择多了去了啊。

1.可以进稍微差点的高校和研究所。

2.可以进公司,公司给博士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3.可以当公务员或选调生,现在好多地方都有人才引进,博士去考公务员一般都免笔试。并且入职后一般会给正科级待遇。

4.继续做博士后。现在大部分高校和研究所给博士后的年薪一般在20万以上了,这个工资和工作差不多了。

5.其他

总之,就算是双非学校的博士可选择的余地也是很大的。但读博士还是尽量选一个好学校,至少也应该是211。因为平台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


雨魄云魂66


可以考虑进中职类或高职类院校。

如果科研能力强的话,进一本二本也不是没有可能。

也可以进企业啊。

或者出国做博士后也行。

选择的道路很多,关键看你自己想追求什么样的生活。


Amy的快乐生活


从我周围的人看,还是去了高校的多,只不过去的高校差些,地理位置差些!


工科水博士一枚


身边的双博士倒是很多,去国企的占大多数,双非博士大多去大学教学,待遇一般。


云端神主


三本、二本的教师、二三四线城市的公务员、小型公司的研发技术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