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孩子:

今年的寒假,很長,也很特別。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讓你延期開學,在家上課。

但在家“禁足”的這段時間,因為學習的事兒,咱們倆好像過得並不舒心。

每天叫你起床上課,催你寫作業時,你總不耐煩地跟我抱怨:

“媽媽,其實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是起床打個卡就繼續睡覺的!”

“媽媽,上網課老師是看不見我在做什麼的!”

“媽媽,都放假了,你就不能讓我好好玩嘛?!”


每次聽到這些話,一時語塞的我,不知從何開始跟你解釋。

直到前兩天,媽媽在新聞上看到這樣兩組照片。

一位感染了肺炎的高三學生正全神貫注地在方艙醫院的角落裡看書。

小夥子說:“我要充分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最後的衝刺,不能掉隊。”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無獨有偶,另一個方艙醫院裡,也有這樣一位“考研哥”。

他是一名大三學生,邊治療邊學習考研英語,他的願望是考上武漢大學。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你看看,在一個病毒肆虐,周圍隨時都可能有危險的環境下,有人依舊能保持對學習的熱忱,不願浪費一分一秒。

反觀我們呢?

在千里之外安全的環境內,有著優於他們數十倍的學習條件,卻不知進取,終日渾渾噩噩地消磨時光。

不只是你,連媽媽自己都覺得羞愧難當。

所以,媽媽想趁著今天這個機會告訴你:為什麼要逼你讀書?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讀書,是逆襲人生的捷徑

還記得去年媽媽拉著你一起看的那個演講視頻嗎?

那是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典禮上唯一一位代表本科生髮言的女孩子,她叫張薇。

她來自甘肅黃土高原上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那裡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落後。

她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因為比賽的儀器她從未見過,所以,等到找到開關時,比賽就已經結束了。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拼命讀書考上了清華大學。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上了大學後,她學辯論、去支教、當班長,還順利拿到了優秀獎學金,前途不可限量。

沒有富裕的家庭支撐,沒有強大的背景依靠,甚至沒有光鮮亮麗的經歷,但是因為讀書這條路,她親手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孩子,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

無論家境如何、無論長相如何,無論經歷如何,都有資格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贏得一個新的起點。

爸爸媽媽給不了你“拼爹拼媽”的資本,以後的路,終究也是要你一個人去走的。

出身普通的人想要逆襲人生,讀書是門檻最低的方式,也是最快,最直接改變命運的方式。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讀書,才有選擇的權利

豆瓣9.2高分真人秀《窮富翁大作戰》裡,邀請了一群社會精英去體驗底層普通人的生活。

田北辰,二千集團的主席,哈佛畢業的高材生,被分配去體驗掃街清潔工的生活。

入住一個看起來像垃圾堆的“籠屋”,整個房間只能放得下一張床。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他早上6點開始工作,清掃大街上惡臭的垃圾桶,時薪25元;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


扣掉基本開支,午飯只有15元的預算,而大部分的飯要20元。

他好不容易買到一個三明治,卻只能坐在街邊的樓梯上就著白開水吃。

最終受不了這種生活,提前終止體驗的他,在鏡頭前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個社會正在極嚴厲地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