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练习书法时,如何提高控笔能力,达到所写即所想的境界?

北京有事


练习书法如何提高控笔能力,这个其实古人早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去临帖,而且是坚持不懈的临帖。

孙过庭在他的书谱里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说白了就是让你写像,好像写像就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观察,不断的重复。

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提高控笔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高审美、和创作能力的过程。一举多得,是最好的方法,怪不得古人一直强调要临帖。

但是现代人受西方艺术思想影响,发明了一些我觉得并不靠谱的方法,又是画圈又是画线的,这些貌似有用的训练,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就是噱头。真正练书法要是靠着这个,练到老也练不出来。

好好的临一本字帖,什么练不出来啊,控笔、调锋、结构、提按、粗细、大小、章法、用墨,有画圈的功夫,不如好好临帖吧。

你觉得呢?


不二斋


但凡有一点书法功底,或是有一点自由体功底的朋友,绝不是所有的字,所有笔画、所有部首,你都写不好?

影响控笔能力的,一定是某些笔画、部首和字!


怎么办?

一、对于你不擅长的字、部首、笔画。要重点训练!先慢临几百遍,再快写几百遍,方法简单粗暴,见效快!

当你以前不擅长写的字,在你的突点关注下,你不但掌握了其结构,还能熟练的写出来!

这种感觉还是很好的!再遇到这个字时,你写的时候是愉悦的,当你写熟练,写自然时,也就是控笔能力提升了!

当然,若下功夫,你不擅长的字,会越来越少的!


二、硬笔,尖是硬的,但纸是有弹性的,运笔力度是可以变化的。

写出来的笔画,时时要有轻盈的感觉,有种在纸上滑过的感觉,尽量别写出来僵硬的笔画!

不但如此:

不同笔、不同墨、不同纸的手感也有不同。练字者选好自己喜欢的组合,别心疼那点小钱!

不要相信“善书者不择笔”,即使王羲之复活,他若用上等的好笔,肯定也要比用二元超市买的毛笔写的字要好,你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与自己的状态比,才更有意义!


尤其是成人,尽量不要尝试在执笔姿势上,有大的改变!只要能灵活的写出所有笔画,不影响视线的执笔姿势,都行!

总体上,提升控笔能力,是练字者一生的事情,某一段时间,写字少了,或是情绪不够平和,手感不好很正常的――

这也别太急躁,真写不好,干脆撕了再重写就好了!

好吧,就聊到这里!关注我,为你分享最实用有效的练字方法,和最有温度的视频讲解。


行书一点通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个人有这方面练习经验,提供你参考。当然每个人的练习方式不同,感受也不同,所以,觉得适合自己的,可以 采纳并点赞哦。



1.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腕力,这个你可以用一些土的方法练习,比如写字的时候腕子上绑一个一公斤左右的沙袋,然后悬腕进行练习。时间长了,无论握笔还是腕力都会有一定的提升。

2.你在正常的临摹练习以后,可以试着掺杂融入无法度的随意性练习,练习这个的时候,不要刻意注重法度结构,也不要可以安排什么章法,就是放开心情和手腕,随意书写。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所想即写的能力。



3.临摹字帖的时候,可以对临和背临掺杂进行。对临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理解。背临很重要,背临之前要对字帖进行精读,仔细研究和分析字的形式和结构,最关键的是要体会字的笔意。

理解了笔意后,根据笔意的感觉进行书写。注意要运用笔意,至于原帖的字形不要太在乎,只要找到笔意感觉即可。

4.对笔意熟悉以后,我们可以根据笔意随时进行一些小品式的创作。如果遇到问题,也不要停止,写完以后再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5.根据古人的字帖,多多观察最出色的笔画,临写这些具有特色的笔画,体会用笔的妙处和笔法规则。

还有平时对线条的练习也不要停止,如转折处的使转,笔画提按的拿捏。这些都很重要。

希望这些可以帮助你。如果有帮助,记得点赞哦。


书法影响力


关于提高控笔力,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大多是硬笔,所以这里只就硬笔的控笔力来说。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不是你握笔的力量,而是握笔的姿势。因为你只有在正确的握笔姿势之上才能,才能够谈“控比力”的问题,不然你努力的方向,从根儿上就是错的。

看看下面这张图,你的握笔姿势是哪一种呢?

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你在上图中发现了自己的握笔姿势,那么恭喜你,你的握笔姿势就是错的。自然也就提不上控笔力的问题了。

那么怎样握笔才是正确的握笔姿势呢?看下面这张图:


手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食指的指肚和大拇指的指肚按图中的样子,将笔夹住,这是手指距离笔头大约一寸左右。注意这是手腕千万不要弯曲,不然会影响手力的方向。


如果你想更仔细了解握笔时的受力点,这一看看下面这张图:

其次,只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还不够,还要注意你的胳膊的位置。

在你写字时,你的胳膊最好是自然伸出放在桌面上,肘关节不要离身体太远。因为这样的话,你大胳膊和小胳膊是用力不均的,想要提高控笔力更是谈不上的。

最后,当你握笔的姿势和胳膊的姿势都摆对了以后,我们就应该谈控比时正确的用力点了。

回想一下你写字的时候用力的地方在哪?是食指和拇指,是手腕,还是大胳膊或者小胳膊?你不妨自己现在就握笔写字试一下,看看自己到底哪里最用力。

那么,这么多的用力点,有没有对错之分呢?

答案是:当然有。

控笔时正确的用力点是手腕,是手腕,是手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写字的时候尝试着以手腕的运动带动笔尖,刚开始练的时候会很别扭,很费劲也挺痛苦的,可一旦你熟悉掌握了以后,你会发现这是写字最省力也是最正确的方法。

控笔力自然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


小原的屿


控笔能力,是笔法,字法,墨法,工具熟练应用的综合能力。

笔法不准确,不熟练,塑造不出起笔,转折,收笔以及提按顿挫,粗细曲直变化的高质量的线条;

字法不准确,下笔就会不肯定,笔画的走向,笔画之间的组织配合心中无数,字形必然简陋无奇,偏向于俗体。

字法比笔法更为重要。结构,即字法准确,优美,笔法在字法准确丰富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准确,丰富。字法不过关,笔法不可能准确丰富。肢体残疾,弓腰驼背,穿再漂亮的衣服都不好看,甚至好衣服都穿不到身上。

尤其是行草书,比照古代优秀的经典书法,同字无一字写法相同,这种无穷变化的本质原理是字法的变化,而笔法仅仅是其附丽。

字法方面,知变化原理,明变化规律,同一个字,能随机构思出十个以上不同的变式,辅以笔法的助力,才能达到笔到意到,随心所欲而不愈矩。

(有专业老师,训练学生的行草书字法基本功,随机点出一个字,要求在四尺整纸上写出四五十个不同的造型出来)。

工具方面:

墨法,同样是影响控笔能力的重要因素。

同样是浓墨,生宣,半生半熟宣,熟宣,书写感受截然不同。淡墨同理。习惯性的用一种浓淡的墨液,在不同的纸质上书写,或者在不相匹配的纸上书写,控笔难度加大甚至无法自控。纸墨相发不是一句空话。反之则纸墨相伐。其理一同。

毛笔。重要的书写工具。软硬度不同,笔锋长短(即大小)不同,相适应的纸张生熟度就不同。

比如写二王,孙过庭一路小字,写楷书,适宜小笔,硬毫或兼毫;反之,写颜真卿,写明清调大字,巨幅作品,适宜大笔羊毫等等。

软硬毫,大小笔,控笔难度完全不同,体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要与纸墨及所写字体大体相称相宜。避难趋易,书写的效果当然要打折扣。

本质上,控笔能力要通过以上诸方面的强化训练和大量实践,整体上熟练,提高而得。别无他法。

一家之言,欢迎书友批评,讨论,留言。


快乐书法营


人拿刀切菜,

人拿笔写字,

人拿枪打靶,

人拿刀武术,

都需要了解方法!

而方法只是理论,

理论到实践还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基于正确方法下的大量艰苦训练。

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就败在这个过程中了。

人对毛笔的控制力,必须通过对基本笔画的训练,反复训练才能掌握的。

大多数人

95%以上的人

连学习书法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去,或者不愿下苦功夫去过。

是什么关呢?

就是基本笔画这一关。

我们不说过多的笔画,我们只说那几个最基本的笔画,如:

1、点

2、横(只说长横)

3、竖(只说垂露竖)

4、撇(只说竖撇)

5、捺(只说斜捺)

6、钩(只说横钩)

这六个最基本笔画衍生出的那些复杂的笔画我们先忽略。

你写吧!

标准范本在哪儿???

你临的在哪儿???

把标准范本和你临的拼图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觉得自己临的不像,看看基本笔画。

就全明白了!

如果这一关过了

你就上车了

创造,

是个人都会。

一百个人写字,

一百个模样儿,

一百个体儿!

谁跟谁也不一样!

不用创,

天生你就和别人不一样!

这很容易,

你不学任何东西,

你天生的自成一家!

那什么不容易?

模仿不容易!

不用模仿古代书法家的字,

你照着你父母、兄弟姐妹的签名模仿一下,

能写的像吗?

所以,

检验一个书法家,

一个书法爱好者功夫如何,

不要看他由着自己性子瞎写瞎创的东西,

你让他模仿,

模仿什么都可以,

让他自己挑。

比如他学颜真卿的多宝塔,

可以,

你让他随便挑一个字,

让他临。

目标是:越像越好!

其它不要求!

然后,把他的字和原帖的字拼图。

看看到底像不像!

通过临帖,模仿才能学到古人那些美的东西


老跨斗


控制笔好办,但控制笔写出字帖上的线条很难。

我们抛开布白,只说说笔画对控笔的影响。提升就是说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这就说你以前控笔能力差。控笔是要写线条,所以我们目的很强,比如说楷书,主要笔画是横竖撇捺;再就是转和折一起的笔画如横折,竖折,横撇,竖弯钩等变化方向的笔画。

书写需要流畅,就是要求快,如果很慢笔画边缘就不圆滑,显得笔画弱。我们写楷书主要是在熟宣上来写的,水的使用最影响书写流畅,不要单独的练习笔画,要在一个字里来训练,这样一个字里要练习的笔画不至于脱离字的本身。楷书每个笔画都很独立,每一个笔画的动作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基本要素。

行书笔画的的一笔会有多个方向变化。

草书是书写一条笔画方向改变最大的,这种控笔难度非常大,不仅要流畅的书写,而且在生宣上还要掌握墨法的变化,这些笔画的的表现还要加上提笔按笔,所以难度是立体的。

不仅看到纸上的线条,还要透过线条的痕迹来判断笔在空间的位移变化,这样勤于思考的练习才会正确掌握好控笔能力。
比如锋的右边,是两笔构成,每一笔换了多少方向,在微妙的提按中结束笔画。


紫血云袍


练笔时如何提升控笔能力,我认为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都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手熟;第二阶段叫心熟。

  • 什么叫手熟呢?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卖油翁》,卖油翁说过的一句话一直记在心里:“无他,唯手熟尔”。所以要想提升控笔能力,一定需要大量的练习,有功夫就拿笔写两下。我们看很多电影里,那些神枪手为什么能打那么准,都是子弹喂出来的,睡觉时几乎也要抱着枪睡。练字一个道理,别人给你说再多的经验,分享再多的知识点,如果你自己不去练习,那经验永远是别人的,你体会不到。

  • 练习的时候,主要就是基本笔画的练习,横、竖、撇、捺还有转折处的练习,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感觉,如何让笔由轻到重,如何由重到轻。入笔一定要找到凌空切入的感觉,入笔处一定要有斜切的效果,收笔顿笔怎么收,出锋怎么收。这些老师说的再多,需要自己用心练习找到体会。
  • 第二个阶段叫心熟,什么是心熟呢?就是通过第一个阶段的练习,你已经能写出笔锋,控制住笔的力道了,但是什么时候重,什么时候轻,就需要心熟。很多人照着字帖能写出不错的字,脱离字帖就写不好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心不熟,心里不清楚每一笔如何写。高手一般是心里清楚我想要什么效果,手里的笔就能写出什么效果。普通人是心里也不清楚要什么效果,就算知道了也写出不来这种效果。一般练过一个阶段的书友是手下有一定的功夫了,但心里没数,不知道要怎么写。
  • 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大量的临帖、读帖,熟悉范本的用笔特征,找到常用的字根的写法(也就是一些偏旁部首的写法),熟悉结字特征。这个阶段除了熟练,很关键的一点需要自己去不断的总结和归纳,再拿范本作一些横向的比较(与其它范本相比),能更好地认识所临摹范本的艺术特征。
  • 另外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关于硬笔工具的选择,大家可以看我的头条号里一篇写硬笔如何写好《灵飞经》的文章,里面介绍了几种常用硬笔的特点。而如果是学习毛笔字,毛笔初学者使用兼毫比较好,价格也不能太低的那种。关于毛笔的选择,网上还是比较多的。
以上是本人学习书法的一些体会,愿意跟大家多多交流。

翰墨今香


大家好,我是清涵书法,非常荣幸受悟空问答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以下回答全是干货,没有半句废话。

1.古人讲下笔必有由,不可妄动!

要想提高控笔能力,达到所写即所想我认为首要一点就是要了解所用毛笔的特性。毛笔种类很多,必须要根据所写字体风格、大小选择一支适合的毛笔,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



2.第二个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懂笔法。

笔法讲究提、按、转、折,起笔、运笔、收笔无外乎这四个字。所以要想提高对毛笔的控制力,首先把这四点练得滚瓜烂熟。宋代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苏轼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了然于心,了然于手。只有手上功夫达到了,方可游刃有余!


3.那么如何练习以上四点提按转折呢?我们可以在纸上画长竖、长横,首先练习手里均匀,前后粗细一样的长横和长竖,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手不哆嗦。

其次,练习轻重的变化,也就是提按。毛笔入纸以后按下去写一段粗线然后提起来写细画,然后再按下去,反复练习。

最后练习转折,我们可以先在纸上画圆圈,均匀的圆圈。不断地重复画,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转笔能力,再者就是练习折笔,写完第一笔如何调峰再写下一笔,这都是很实用的方法。



清涵书法


提升控笔能力必须做好这两件事:

第一,采用科学合理的执笔法。建议采用潘氏三指执笔法。要点: 手掌心虚空如握鸡蛋,虎口处留有眼孔。三指配合轻度着力挟持笔杆,笔杆靠在食指中间关节附近处。捏笔松紧程以不能脱落为宜。腕部保持松驰状态。

硬笔、毛笔执笔法基本一样。如图:




第二,努力熟练正规的运笔法。通过画写线条的方式训练指法、腕法、肘法协调性。了解笔法动作要领核心技术,熟知中锋、侧锋、顺势、逆势、提按、驶转、节奏……都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此外,一定要注意利用笔锋弹力,防止笔尖与纸面虚接触导致手颤抖写不直、出毛刺儿。调节好行笔节奏与速度快慢,使线条产生力度感和韵律感……

硬笔笔法动作比较简单,不用考虑中锋、侧锋。可参照上述毛笔的练习方法练。

总之,指法特别灵活自如,运笔时没有障碍感,能随心所欲任挥洒,这就达到目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