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西汉嵌玉鎏金龙头枕,出土于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墓出土。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龙头鎏金,作张嘴吐舌蹲坐状,用圆水晶作眼睛,青玉作牙、舌、双角。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整体造型别致生动,做工精巧。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枕参照其他汉墓出土同类器物做了复原。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西汉鎏金兽面铺首,出土于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墓,长23.3厘米、宽18.9厘米。铺首正面呈兽面状,以兽面鼻梁中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上端两侧为变形角饰。中部双目微突,眉弓突起,眉为一细线勾勒而成,椭圆形双耳置于两侧,吻部应有一个铜环。铺首整体采用立体浮雕手法铸造而成,面目狰狞,栩栩如生,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兼具实用和装饰的功用。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河北博物院藏西汉铜弩机,出土于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弩是中国古代远射兵器家族中的一员,结构比弓复杂,但其原理是在弓上安装木臂和简单的机械,主要由木臂和弩弓两部分组成。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弩机是青铜机械装置,安装在木臂的后部,包括外框部分的”郭”,钩住和放开弓弦的“牙”,作为扳机的”悬刀”及瞄准的“望山”。用这种弩射出的箭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准确性更高,是冷兵器时代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历来为兵家所倚重。“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汉晋以来争天下者无不倚重。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河北博物院藏东汉鎏金铜雀,出土于河北省定州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我国古代神话的四方之神,称为“四象”,其中朱雀代表南方。随着黄老思想与五行学说的盛行,四象作为祥瑞神兽在汉代以降广泛用于艺术装饰。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则附着于器表。这件鎏金铜朱雀应是插在其他器物上的装饰,因而双爪下端有插榫(音笋)和钉孔。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天津博物馆藏新莽“中垒左执奸”铜印,为周叔弢先生捐赠。铜质,龟钮,方形印面。铸造精良,印文纤细,为汉新莽时期的官印。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中垒,官称;左执奸,执法刺奸之职。此印对于研究新莽时期的法制及官制有重要史料价值。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墓出土西汉渔阳铁斧,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藏。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此铁斧把我国“生铁固态脱碳成钢”的冶炼法出现的时间,自魏晋南北朝时提前了四五百年,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实物见证。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铜器与铁器

注一: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二: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

《 》

《首博京津冀展——战国时期的赵国》

《首博京津冀展——汉墓出土的陶器与漆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