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战斗民族?

逝去的珲


这与俄罗斯历史有关!由于俄罗斯一直生活在苦寒之地,是全球最冷的国家,这个民族在兴起的时候靠的不是什么经济发达,也不是物产丰富!他们靠的是掠夺!俄罗斯人不善于生产,甚至不善于放牧,他们只会抢!枪,酒,肉,女人和奴隶。这是俄罗斯人赖以为生的东西!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注定其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除了打仗!

俄罗斯人是职业军人,他们专门帮别人打仗,受各大国雇佣打仗。欧洲两大战斗民族,一个是日耳曼人,一个是俄罗斯人。这两个民族天生就是战士,因为干其他的不会!基本上欧洲只要发生战争,都离不开他们两!是以,德国人与俄罗斯人一直就是世仇关系。但是,明显德国人更强悍一些,每每都是德国人把俄国人按在地上摩擦。

这种格局知道沙皇俄国建立,在当时,俄罗斯沙皇首先成立俄罗斯帝国。开始对外扩张,这时候,他们不再帮别人打仗,而是给自己打仗!这是俄罗斯强大的根本,也是战斗民族的由来!


优己


现在提到俄罗斯,第一反应通常都是“战斗民族”,“毛熊”等形容词。配上普京对外上可驾驶战机,下可全打老虎的硬汉形象,似乎俄罗斯人就是世界上最强悍的民族了。

真的如此吗?

从某个时候开始,网络上只要是与俄罗斯相关的话题,就一定会在文章或跟帖中出现“战斗民族”这个词。无论是娱乐新闻还是严肃的政治、军事内容,带有这个词的大标题时常会出现。有时候,用这个词含有调侃意味,但更多是偏向于褒义。颇具趣味的是,“战斗民族”似乎只流行于中文网络和媒体中,外国媒体和网络空间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形容。即使是俄罗斯人自己也对此说法也不关注,虽有人在中国有这样的称呼,但很少有人认为觉得这是一个褒义词。很多接触中文网络的俄罗斯人甚至在听到“战斗民族”这一说法时表示惊讶。他们的理解与国内几乎相反,认为“战斗民族”更多的是意味着“凶悍”“侵略”,是贬义甚至负面的形容。而跟俄罗斯打交道最多的欧洲人则使用“冰人”或者“伏特加民族”,偶尔用“好战民族”。“战斗民族”的提法几乎闻所未闻。


根据谷歌趋势,“战斗民族”一词出现大概是在2004年前后,2016年达到顶峰,可能是因为当年引进了一部名为《战斗民族养成记》又名《我是如何成为俄罗斯人的》的俄国喜剧。

这个词汇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有三:

1.对强人政治的崇拜。普京骑马、柔道、驾驶战斗机的图片充斥网络等等。

遗憾的是,这些图片是舆论宣传的结果。当年普京作为政坛上的新人,为了战胜诸多拥有大量行政经验的反对者,专门找了舆论寡头打造了一套宣传模式。通过各种摆拍和舆论灌输,将一个身高只有4250px的克格勃的文职人员,打扮为无所不能硬汉,再将其它反对者宣传为官僚习气严重的软蛋。这种策略在危机深重的俄罗斯果然获得了群众的喜爱,赢得大选。

但你不能当真了啊。

2.军事上与西方激烈对抗。强硬不让步。

唤起了拥有反西方意识形态,又嫌自己国家军事上软弱的某些群体的艳羡之心。

3.生活上的粗枝大叶,不注重安全。

俄罗斯人有些是生活所迫,比如扛木头,打熊等,有些是对安全不重视,比如乱开车,飞机强行起降等。这些也会都被难以理解的中国人解读成“硬汉”。



俄罗斯人在文学、音乐、体育、科学和艺术上均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军事上的成就远不能与其文艺科技方面相比较。颇有讽刺意味的,俄罗斯往往是以巨大牺牲换取军事胜利而闻名。

若历数其胜利事迹,俄罗斯人几乎都付出了惨重代价。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击败拿破仑的法军和纳粹德国入侵了。1812年的俄法战争中,俄国几乎没有正面的对抗法军的战役,依靠坚壁清野和持续性的退避来消耗法军,后者则在进入俄国近三个月后才第一次与俄军接触,博罗金诺战役结束后更是焚烧了首都莫斯科来打击没有良好补给的法军。最后,法军无法抵抗寒冷的冬天带来的巨大损失而开始撤退,期间俄军主力蠢蠢欲动,但始终没有出击,只用骑兵和游击队来伏击骚扰法军。

百余年后的第二次卫国战争,在开始阶段苏联也由于大清洗中相当数量有经验的高级军官被处决而无法有效对德国进攻做出反击,指挥的不切实际也使得苏军在初期受到巨大损失,据战后西方公布的统计资料,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300,000人被德军俘虏。到1941年苏联损失了70%的工业生产能力。即使在德国闪电战的策略失效后,苏联的反击也在德军的战术经验优势下失利。最后由于德国的进攻失利和补给不足,以及冬季的低温下逐渐失去了开战时的优势。1943年苏联终于扭转劣势,开始反攻收复失地。之后的战役中,尽管德国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在苏军的人数优势下战力逐渐减少。最终在不可抵挡的洪流中,联盟的红旗插在了柏林。这次战争也成为了20世纪最为惨烈,最为致命的战争。据俄罗斯公布的数据,军队累计阵亡9,164,800余人,而平民死亡则有17,400,000多人。其男性在战争中的损失造成的性别失调,直到今日还没有恢复过来。


相对于惨胜,惨败在俄国历史里更常见。

1222年罗斯公国和钦察人的联军与蒙古军队交战后被歼灭,之后蒙古在长达十余年的掠夺和屠杀后攻破了俄罗斯诸国中最大的基辅罗斯公国,此后统治这片土地达240年。

1853年俄国试图借宗教问题向奥斯曼帝国挑起战端,扩张其领土,但在奥斯曼和英法联盟以及萨丁尼亚的反击下放弃所有占领地区,保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域以及黑海内不得驻军。在训练,武器以及军队与英法的差距影响下,俄军损失人数是对方的近两倍。

20世纪初,日俄战争中俄国作为列强被崛起仅数十年的日本击败,庞大的波罗的海舰队在日本仅损失3艘水雷艇的代价下全军覆没。所谓欧洲列强外表下的虚弱本质显露无遗。可以说这一场战争极大地提升了日本乃至亚洲人的民族自信,也身体力行的证明了种族主义的错误。

俄国对外的扩张或入侵,通常是以优势兵力进攻对方。因其训练不足,素质低下,忍耐性好,在战争中也以其高死亡率而被西方国家称为“灰色牲口”。到二战时期也没有太大的改观。


1939年由于领土问题,苏联向芬兰动武,在出动了将近芬兰全国人口的兵力后打出了近五倍于芬兰的损失比。数位二战中最成功的狙击手也在这场战争中产生,其中最为传奇的是在百余天内狙杀500余名苏军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这场战争也助长了希特勒对进攻苏联的所抱有的信心。

1979年苏联试图在扶植亲苏联的政权未果后公然入侵阿富汗。三周后派遣特种部队杀死了时任政府首脑哈菲佐拉·阿明一家29人。之后更是进行种种反人道的行动对付叛军以及平民。在轰炸和推土机的轰鸣中,第二大城市坎大哈人口从战前的20,0000变成了1987年的25,000。即使如此,在游击战术和多国援助下,苏联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近十年的战争中苏联在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下伤亡近7万人。这场战争的失利也为苏联两年后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唯一能让俄罗斯轻松占到便宜的大国,可能也就只有某个国家了。

更合适俄罗斯的词汇是“好斗”和“野蛮”。它历史上的统治者沉湎于吃喝玩乐,掠夺财富的手段十分残酷,其“索贡巡行”最后引发了德列夫利安人与基辅罗斯的血腥冲突。在德列夫利安人杀死了基辅罗斯的伊戈尔大公后,伊戈尔的妻子对德列夫利安人进行了多次残忍的报复。在基辅大公们攻打拜占廷的过程中,古罗斯人再次表现出了极度的野蛮和凶残,他们不仅疯狂地掠夺财物,而且焚烧教堂,毁坏宫殿,对抓获的战俘,“或砍杀,或酷刑折磨,或作箭垛射杀,或投入大海”。

诸多地理、气候、人文、政治、经济等条件,造就了俄罗斯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其基本特点早已有之,并非从东方移植而来。这些俄罗斯人的祖先生活在东欧平原的北方,靠近北冰洋。灰蒙蒙的阴霾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雪坚冰,蛮荒的草地,这种严峻的自然环境使古罗斯人长期不能安居乐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性格、心理、甚至信仰。他们乞求自然之神的保护,与大自然进行着神秘的交往。他们迫望离开了无生机的荒原和冷冰冰的冻土,不断地四处扩张并为此连连征战。他们在马背上游荡着,希图以武力为自己获取一个理想的家园。


破破的桥


13个开挂民族汉子想强奸1个战斗民族妹子,结果13个开挂民族汉子分分钟就跪了……

想起2013年有个新闻,说一位43岁的俄罗斯女性在印度旅游,遇到13个三个想强奸。

结果战斗民族的女人二话不说上去就打,成功把13个印度大男人打跑,自己也重伤住院……

然而故事的高潮是,第二天她没事人似的出院了……

战斗民族的女人真的很猛,这是胡哥经历过的真事。

胡哥到现在都不愿意回忆和战斗民族一起喝酒的经历。

一个比我还矮比我还轻的俄罗斯妹子,骑在我身上灌白酒和威士忌,力气大得惊人,我居然挣不开!场景如下图:

还是这个妹子,她的车后视镜被人撞坏了,一般情况下我们正常人都是去修车店。

战斗民族与众不同,她拿了她的化妆镜,用胶带贴上去了,直接当后视镜用……

(没拍到她的后视镜,先用战斗民族修车图给大家感受一下画风)

一个在大家面前都很乖巧的妹子在喝了酒或者有一点麻烦之后立马变得粗线条。

再联想起网上流传的战斗民族的传说,胡哥觉得她这样的表现不是没有道理的。

比如说,这是我们的自拍杆:

这是战斗民族的自拍杆:

秒杀!

这是我们的萌妹子秀力量:

这是战斗民族的萌妹子秀力量……

呃……还有酒量……

秒杀!

胡哥也曾怀疑过网上那些战斗民族的照片是不是摆拍,但和俄罗斯朋友交流之后发现,人家全部都是真的。

就是这么彪悍,就是这么粗线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有时候干了再想,就是他们的风格。

而且在俄罗斯家庭摄影机和相机手机普及率很高,所以那些奇葩照片流传得也越来越多。

所以,信息社会造就了战斗民族。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大家之所以认为他们好斗,还是他们能动手尽量不吵吵的性格,他们有一项传承千年,喜闻乐见的运动――打群架,我第一次领略他们的彪悍还是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群老爷们儿穿着裤衩,在冰天雪地里欢呼跳跃,他们说,强大的俄罗斯人是可以用屁股呼吸的,为什么他们这么好斗呢?




第一,恶劣的自然环境。

俄罗斯千年来一直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生存,而且人口不多,地方自然资源又不丰富,所以生活艰难,必须要练就强壮的体魄,才能生存下去,而他们距离文明的圈子实在有点远,别人在琴棋书画时,他还在打架斗狠,在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又没有文明启蒙,只能是以此消遣。




第二,嗜酒如命。

俄罗斯人爱酒,真的是爱到骨子里,比如你去安检,用了十八般武艺都过不了,给他一瓶白酒比什么都好用,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湖北卫视的《非正式会谈》哈,而且他们的沐浴露和化妆品居然酒精含量很高,很多人买不起酒就喝沐浴露,还导致了60多人死亡,商家为了赚钱,故意在里面大量添加甲醛酒精,而且他们还不用缴税,所以价格不高非常吸引酒鬼。




第三,以一敌百。

去年英国流氓球迷和俄罗斯球迷打架,俄罗斯200人对战英国1500人,大获全胜,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不知道为何会这样……怕是你做梦都能笑醒吧?嘿嘿。




第四,大人小孩冰天雪地穿着裤衩打雪仗。

大人这样就算了,孩子们也是这样,而且还要洗冷水澡,不怕冻住吗?在咱们这爷爷奶奶还不得疯了?生怕孩子冻着,感冒,发烧,骂你一顿都是轻的,不过,看起来孩子们还是很开心的。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结婚的时候用熊瞎子做司仪,你们胆子可真大,用他做宠物已经够厉害了,做司仪,亏你们做的出来,我是服气的。


风云一点通


小新和娜塔莉


战斗种族的事情是全世界都公认的,要说起都有哪些事情我慢慢来列举:

俄罗斯人民与熊

大家可能都看过不同国家的人看到熊的反应吧,美国人被熊追着跑,俄罗斯人追着熊跑,边跑边自拍边兴奋的大喊大叫。事实上是怎么样的呢。

其他国家溜宠物狗,战斗种族溜大灰熊

边谈恋爱边溜熊,不知道不栓绳会不会有危险,哈哈哈

当灰熊出现在大街上,怎么办?一只灰熊被战斗种族人民拦住去路。

被逼到墙角不敢动弹。

四脚朝天被徒手制服,我不要熊脸的啊

直接被拖走,认怂认怂

还有熊遭到大妈嫌弃的,每天吃的多,还掉毛,毛用来打毛衣太长了,织地毯又太短了,真是没用的家伙。熊:我看你就是刁难我胖熊。

俄罗斯航空,最强航空

小李子,莱昂纳多在一次综艺节目就分享了自己乘坐俄罗斯航空的经历。飞机飞在空中,突然莱昂纳多眼睁睁的看到引擎爆掉了,他吓坏了,大喊了一声,结果全机组的乘客都很淡定,仿佛根本不算事儿,然后有个俄罗斯人非常淡定地喊空姐,问出了什么问题。。。空姐也很淡定地回答,有一个引擎爆掉了,那个俄罗斯人继续淡定很轻声音的问:飞机一起有几个引擎?空姐继续淡定地回答:有两个,还剩一个呢。

明明是这么严重的问题,在战斗种族嘴里说出来简直是一件很小的事儿。要知道,莱昂纳多可是出演过《逍遥法外》的飞行员的人。但是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在战斗种族面前露怯了。

接下来要说俄罗斯不怕冷,经常有醉汉躺在雪地里睡着了,也不会死。还有大冬天俄罗斯的姑娘们露着大长腿。

不只是姑娘,连战斗种族小朋友也不怕冷。

俄罗斯的女汉子的数量也是证明了这个战斗种族的存在,有徒手抬越野车的,也有抗大树的,还有把狼干死的俄罗斯大妈。

战斗种族看日出

还有我们小学课本,《登山》记述了俄国列宁为了躲避沙皇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有一次,列宁突发奇想要去看日出,结果就有了这样的画面,他只是看个日出,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爬过悬崖峭壁去看日出的。


蒙歌先生


咱们先从核武器说起。美英中法造核弹主要都是去炸别人的,苏俄的核弹除了用来炸别人,也用来炸自己,这不是说笑。战斗民族用核弹开过水库,开过运河,灭过油井大火,开采石油,开采天然气。有个名词叫做“和平利用核爆炸”,意思就是在和平时期,在自己的国土扔个原子弹或氢弹,搞搞民用工程。

图一:这就是苏联当年为了扑灭井喷,而埋设的3万吨当量核弹。

一个例子是用核弹修水库。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属于当年苏维埃联盟不可分割领土的一部分,1965年为了多快好省地在恰刚河修个水库,于是苏联引爆了一颗14万吨当量的原子量。这个威力相当于7颗美国扔在日本长崎的胖子原子弹。一夜之间炸出来一个人工湖,为了证明环保无污染,苏联原子能部长斯拉夫斯基,第一个跳进湖游泳。

图二:硬货表格上一个。苏联是大规模拿核弹当工程炸药使的国家,而且是惟一一个。

第二个例子是用核弹在23秒解决拖了3年的难题。1963年,乌兹别克乌尔塔布拉克油气田出现井喷,一直拖到1966年想了很多办法都不好使。最后无所不能的原子能部挺身而出,要不咱们扔个核弹试试?于是在地下1500米深处,打了一口斜井,在这引爆了一颗3万吨当量的核弹,结果核弹引爆23秒后,井喷就停止了,停止了,停止了。


图三:别斯兰事件中,家长们觉得自己上阵比军队更靠谱。

原子弹军转民,美国也干过,叫犁头工程,但规模很小,以研究为主,总共只搞过27次。苏俄不是搞研究,是真正搞事情的,搞过多少次呢?一共搞过124次。美国不过是个零头而已。更牛的是这124次核爆炸中,总共爆了128个核弹。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毛熊偶尔会觉得一个核弹不过瘾,索性会一口气爆两个。

图三:家长们对于歹徒的愤怒,只能用AK47表达。

毛熊不光对自己的领土比较狠,对武装匪徒更狠。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车臣叛军在别斯兰市绑架了1000多名人质,多为妇女和儿童。最早赶到的警察火力不敌叛军,于是家长们,甚至连白发老人也手持AK47上阵持枪上阵了,真枪实弹对叛军开火。一通狂射,压制了叛军的火力。

图一:别斯兰人质事件中,持枪解救子女的俄罗斯家长。

你以为这这完了?这只是个开始!随后而来的军队控制了局面,跟叛军展开谈判。但家长们不吃这一套。歹徒引爆炸弹后,愤怒的家长们持枪冲进校园,枪杀了31名歹徒,惟一活着的歹徒,是军队从家长手中抢救下来的。


厉兵


俄罗斯靠近北极地区,恶劣严寒的天气铸就了这个民族强悍的性格,好斗,英勇,无畏。

俄罗斯从一个小公国开始扩张,东南西全方位侵略,战斗一直没有停止过,于是变成今天世界最大的国家。

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曾经称霸欧洲,但是却栽在了俄国人手里,尤其二战,苏联死了二千多万人,那也不投降,接着战斗。

冷战时期,苏联虽然经济上不如美国,但是军事上却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有超越,例如航天领域,核导弹领域,坦克领域,苏联都占有优势。苏联带领华约处于一种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俄罗斯军人也有底气怒怼北约军人,例如巴伦支海空中手术刀,黑海撞舰等,无不体现俄罗斯军人的血性,让北约军人胆寒。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疲弱,但依然不改强悍本色,例如公开占领克里米亚,大举进军叙利亚,派轰炸机经常绕日本飞行,教训格鲁吉亚,拒绝与车臣悍匪谈判坚决消灭等,一言不合就开打,根本没把美国人放在眼里。

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具有俄罗斯这种强悍的性格呢?只有以色列可相提并论。


添力


在如今的中文互联网,这个问题已无需讨论,总会有人甩出下面这张截图,令大家心服口服:

俄航的勇武还不止如此,如果他们的班机实在降落不下去,还会在空中盘旋八圈半,直到大风吹散雾霾,成功抵达首都机场。

如果这些正式报道不够生猛,不够彰显战斗民族的战斗力,还会有网友提供更威武的内容。某问答网站的一个高分答复,就讲述了两个接待战斗民族飞行员的体验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战斗民族开飞机的胆识。俄航一架“伊尔-76”被中国导航错误地指挥到了廊桥边一个机位上,那个机位非但不是为“伊尔-76”这种尺寸的飞机设计的,还不是自滑机位,飞机前面就是隔离网,想走必须先用拖车推出。而且在那个民用小机场,根本找不到适用于“伊尔-76”的设备。中方一筹莫展,俄国飞行员却毫不在意,他们开动右边的两台发动机,直接一个挑头,顺利地飞走了。

战斗民族的夸张操作,让机场工作人员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因为“伊尔-76”的翼展比那个机位正常停放的“737”、“A320”长了将近 20 米,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旁边的廊桥给撞下来。

故事二则反映了战斗民族狂野的修飞机方式。一架“伊尔-76”遇上鸟击,机翼前缘破了个洞。在国内机场的工作人员看来,这肯定得等专家带专门材料来修理。战斗民族却不以为然,他们去机场外买了块白铁皮,用钉子钉上,当天就飞走了。

这类故事里,俄罗斯人性情豪迈,不拘小节,技艺又高超非凡,被人们誉为战斗民族,岂不是实至名归?

然而,俄罗斯人并不一直是“战斗民族”,他们得到这样的称谓,至今也不超过十年。

民族形象的逆袭

俄罗斯人在国际互联网的形象,集中体现在 YouTube 网站的热门视频系列 We Love Russia 中。该系列长盛不衰,2016 年 9 月发布的“We Love Russia 2016”,播放量已有九百多万。

这些视频的内容,可以从系列的副标题中看出:“Russian Fail Compilation”(俄罗斯人失败集锦)。在视频中,一个又一个俄罗斯人犯二犯蠢,并最终收获倒霉下场。

We Love Russia 的某些特点与今天盛传的战斗民族故事相仿,只不过结局迥异:视频里登场的俄国人多是彪悍勇猛,但他们把勇猛悉数用在了作死上;出场的俄国设施多为“傻大黑粗”,但战斗民族并不能灵巧地驾驭它们,反而被折腾得哭笑不得。

城市看海也是 We Love Russia 的调侃内容

自然,集结这些短片,把它们剪辑成 We Love Russia 的网民并不是俄罗斯人,而应该是美国人。它延续了冷战时期美国人对苏联的印象,并以“俄国人自己的短片”呈现出来,可以说是苏联笑话集的视频版。

但东方人没有这样的趣味,在日本、台湾、香港这些曾经的“冷战前线”,人们反而没有美国人那么深刻的冷战记忆,对苏联笑话集也兴趣寥寥。

在这些地区的年轻人中,日本文化是重要得多的精神食粮。拿俄国人“傻大黑粗”开涮的网络潮流,传到这里时便和强人政治一起带上了日本漫画式的萌感。

远东最早迷上俄罗斯的大概是日本人,在 2ch 论坛和视频网站 nicovideo 上面,他们用“おそロシア”作为标签传播与 We Love Russia 相仿的内容,但多带有中性或正面色彩。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登场应该是“おそロシア”与 We Love Russia 最大的区别。日本网民把这位政治强人描述成气场超强的冷酷绅士,谁都会被他震慑住:政治反对派、财阀,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

“普京把奥巴马吓尿了”

而在 We Love Russia 中,普京的光辉形象则要可疑得多,甚至沦为黄色笑话的主角。

跟随日本人的步伐,繁体中文网络也开始流行带正面色彩的俄国视频。伴随这些视频,“战斗民族”作为一个爱称,从《龙珠》里的赛亚人挪到了俄国人头上,在 PTT、高登讨论区等港台论坛率先流行开来。

2004年至2017年,关键词“We Love Russia”、“おそロシア”、“戰鬥民族”的热度曲线(数据来自:Google)

许多今天已经人尽皆知的战斗民族事迹,如俄国人与熊搏斗,就是经他们之手弄假成真的英文洋葱新闻。比起始作俑者的日本人,台湾青年对普京的爱更加热忱,他们经常拿普京的宣传照与马英九对比,感慨自己怎么就没拥有一位硬汉领导人。


HR讲堂


看到网上的回答,这个问题讨论得甚是热闹,个人觉得有必要正本清源,说明历史真相。战斗民族,不冲别的,就依苏联在二战的贡献与牺牲,就理应得到世人应有的尊敬。

请用事实来说话。仅苏联一家就消灭了德军607个师,约占德军总兵力的77%以上,消灭人数达到400万人,约占德军损失的80%,并且被苏联缴获75%以上的武器。苏联伤亡2700万人,苏联成年男子一半以上非死即残,牺牲巨大。没有人能和苏联比,战局不利,这个战斗的民族毅然进行红场大检阅,士气高涨,终得反攻成功,不惧伤亡,坚持战斗,血拼到底,精神可歌可泣。

是非曲直为何说不清楚?西方宣传也多年,只在突出自己,媒体宣传铺天盖地,并极力贬损苏联的与战不利,好像没有他们支持,苏联就会挺不住,实事上不是,绝非如此,苏联正是靠自己咬牙支撑下来,开展绝地反击,将垂死挣扎的德军消灭贻尽。

那些前苏联的老红军还活着。黑白不能颠倒,苏联也有大量出版物,没事常翻翻,就能知道真相在那里。好在不少红军战士还健在,正是历史的见证者,多听听,正能有帮助。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正直之士不能任由人颠倒乾坤。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了铁的事实了吗?不是的。是以俄罗斯非常尊敬自己的英雄,这些老战士在全国处处受到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