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昨天,664.5的價格入倉了茅臺。

這個價格雖然是近期比較低的,但從歷史PE估值來看,是處於偏高一些的位置,但按照30%的業績增速來看,明年這個時候這個價格就處於偏低的位置了。

所以,我不想再等了,趁著科技股如芯片的上漲潮,媒體都在懟茅臺誤國,我就入手了。

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偉大的公司,長期來看,是一種幸運。

既然自己現在想買,我就願意花一年的時間去等待,光衝著他的護城河這點。

而且,30倍的PE對應30倍的業績增速,也算是合理。退一步說,大幅下跌後,我還可以加倉嘛。

話說,我之前早買的中芯國際,差不多快回本了,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看一下今天討論的重點吧,想比較一下基本面50與央視50指數的表現,大家來看看。

01

業績表現:先看一張過去5年,央視50的月K線走勢圖: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截止到昨天4月18日為止:

過去5年央視50的年複合增長率是14.87%,5年剛好翻倍;基本面50的年複合增長率是15%,兩者表現差不多。這個結果還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02

編制方法與權重

央視50如下: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分創新、成長、回報、治理、責任5個維度,每個維度佔20%的上限權重,維度內是按照市值分配做權重。

基本面50指數:

有中證與銳聯資產公司合作開發,從過去5年的年報中,篩選營收、現金流、淨資產、分紅4個基本面指標數據,根據個股佔其樣本空間的基本面指標百分比,先算出個股的基本面價值FV,最後根據公式確定權重。

03

10大權重股分析

基本面50(2018年3月份):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10大權重股總佔比47.48%。

央視50:

為定製指數,官網不公佈權重數據,我只能從跟蹤的指數基金去判斷,截止到去年底的10大權重數據: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前10大權重股總佔比51.49%。

光從前10大權重股來看,2個指數的差別很大。基本面50指數10個裡面有8個都是金融地產,其他兩個是中建與格力電器;

而央視50前10大權重股裡面沒有地產類的,金融類的權重也相對少得多,還包括科大訊飛這種近200倍PE的股票。

04

跟蹤的指數基金

基本面50我們以前說過,估值表也有,我們在這就不說了,說一下跟蹤央視50指數的基金吧。

目前有建信央視50與招商央視50兩種,我查了過去5年的記錄,發現兩個基金跟蹤指數的精度都還不錯

考慮到,建信比招商的管理費+託管費多出來35%,還是應該優選招商央視50,儘管規模比建信的少不少。

總結:

基本面50指數是中證與銳聯資產這種專業的公司聯合開發的,客觀性更好一些;央視50採取的是分層的市值權重構建的組合,挑選指數樣本股感覺可能相對主觀一些,而且權重數據不透明。

不管怎麼樣,過去5年兩個指數的業績表現是基本一樣的,但的確又是兩隻大不同的指數,我更偏向基本面50指數一些吧。

但絕沒有說央視50不好,不妨2邊下注吧,只是央視50不公佈權重數據,真的不太方便估值呢。

PS:

上週末,我在圖書館看書,恰好發現銳聯指數公司與嘉實基金合作出版的一本介紹銳聯基本面指數的書,我截取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數表現,分享給大家,手機拍的不好,還請見諒。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1962~2007年的45年內,銳聯基本面美國大盤股指數年化收益比標普500多2%,也就是說,如果你在1962年投1美元,到2007年,投資標普500為90美元,而投資銳聯為207美元,差異很大啊。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45年內,市值加權編制的指數,相比基本面指數,勝出的年份很少。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從1990年到2007年的17年時間內,銳聯基本面指數超越標普500等權重指數。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從1979年到2007年的28年內,銳聯基本面小盤指數超越了羅素2000價值型指數。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從1973年到2007年的34年內,銳聯基本面納斯達克指數,大幅跑贏同期的納斯達克綜指。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從上面兩幅圖的各個國家來看,銳聯基本面指數基本上都取得了相對MSCI的超額收益。

看完以後,你是不是對基本面指數也更有信心了呢。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央視50指數與基本面50指數,哪一個好呢?

原創不易,如果覺得內容還可以,幫忙支持轉發一下O(∩_∩)O哈,蟹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