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水陆庵

水陆庵为六朝名刹,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它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内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据考证,该庵原为唐悟真寺的下院。明代时秦王朱怀埢常游历于此,因喜欢这里的景色,奉庵为王府佛堂,遂大肆整修。

1、地理位置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2、交通路线

自驾:

由西安市出发经G40至蓝关收费站下高速,沿环山公路向东行驶约7公里转入G312国道,沿G312行驶约15公里即到蓝桥镇。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3、水陆庵

水陆庵大门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水陆庵院子内的金丝吊蝴蝶,俗名摇钱树,一个个花朵如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4、泥 塑

水陆庵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壁塑群把绘画、圆雕、浮雕、楼刻艺术手段容为一体,在墙、梁、柱上镶满了3700多尊人物及自然界万物的塑像。件件栩栩如生,个个活灵活现,在方寸之地上映出气象万千的意识效果。

它是陕西省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彩绘泥塑群,泥塑内容、结构和彩绘非常特殊,保存了多种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佛教研究价值。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水陆庵壁塑不仅有佛,还有道家和儒家的塑像,所倡导和表述的基本思想是道、佛、儒三教合一的思想,即:道教的无、佛教的空、儒家的仁。

壁塑以连环画的形式,演绎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略故事

净饭国王后摩耶夫人梦见天门静静的打开,一位仪表俊秀的男子骑着一头六牙白象腾空而来,猛然从她的右肋钻入身体中。她顿时通体放光,觉得身心安乐。梦到白象后不久,摩耶夫人便怀孕了。生下来的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日后的释迦牟尼佛。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释迦摩尼出生,据传说释迦摩尼刚一出生就会走路,他连走了7步,每走一步,他的脚下就涌现出一朵莲花,然后佛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若干年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随后开始在世间弘扬佛法。有一年,他回到净饭国,向自己的父王和臣民讲解至高、至纯、至善的无边佛理。被教化的父王感动得跪倒在修得圆满的儿子面前。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在佛祖释迦牟尼大涅槃后,他的弟子们呈现出各种表情:有急忙给佛祖掐人中进行急救的,有悲伤得大哭的,有掩面而泣的,有不知所措的,有释然微笑的……各种神态莫不栩栩如生,各自的表情又传递出个人修行的深浅。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5、悟真寺

悟真寺年代久远,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晋以前。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高僧净业奉诏兴建,正式称名“悟真寺”。隋末唐初,历经扩建,至唐开元初期,已成为拥有上下两院,含上方北院、上方南院、橡湾竹林寺、山北玉泉寺、山北水陆道场、河湾口华严院,共六大寺院群落,殿宇庭堂4000多间,僧众1000余人,据有山场田产5000亩以上的超一流寺院。

隋唐时代,善导大师正是在悟真寺开创了净土宗,所以这里是是闻名中外的净土宗祖庭。

在水陆庵的对面便是下悟真寺,不过这个寺庙是重新修建的,里面的塑像与水陆庵相比实在是差之甚远。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山门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山门背面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大雄宝殿

在107国道的南侧的山里便是悟真寺的上寺

山脚处的山门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山顶的山门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大雄宝殿

藏在西安的第二个“敦煌石窟”

温馨提示:

由于上悟真寺位于山顶,需爬山,所以大家最好穿戴好登山衣物及合适的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