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他竟然在孕期出軌!

我坐月子的時候,他對我不聞不問,氣死我了!

孩子生了大病,差點兒夭折,我天天跑醫院,他卻天天出差!

沒想到他居然是媽寶男!他媽指著我的鼻子罵的時候,他卻還要我忍!

我就是沒法忍受他媽對我媽指手畫腳,還當老媽子使喚的樣子!

他照顧孩子的方式就是謀殺!他已經讓孩子從床上掉下來三次了!為了讓孩子多穿還是少穿一件衣服,我們居然要鬧離婚!

我想讓孩子進最好的學校,我們要買學區房,他卻大發雷霆,咒罵中國教育制度,說因此我們要過窮日子,這是做父親說的話嗎?

……

據統計,產後一年是夫妻感情最危險的時候。如果回溯一段情感最受傷的時刻,往往是在那時產生的。

若看兩情比金堅,生個孩子試試看。

守寡式婚姻,往往始於一對夫妻開始做父母的時候。

孩子往往是試金石,讓我們能真正地看到彼此最深層的地方。這個地方叫做

“人品”、“人性”。

我說的“人品”,不是社會意義上的人們有道德,而是一個人的“品質”。就是說這個人是否足夠成熟的完成“父母職責”,同時還可以一起做夫妻。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很多人說,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我們早就離婚了。其實反過來說也可以,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我們還可以繼續做夫妻。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做不起父母”的夫妻。

01

什麼叫“做不起的父母”?

就是,因為做父母,卻把婚姻喪;因為教孩子,卻把家敗光。做這樣“得不償失”的夫妻,就是“玩不起父母”這個遊戲的人。

我之前講過,每對夫妻都有三種角色:父母,孩子,成年人。每對夫妻,都會側重不同的配對。而每種配對,都會對我們婚姻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算一下,大致有9種組合,限於篇幅,我今天只說一種。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在這樣的夫妻關係中,總有一方做父母,另一方做孩子——這就是那麼多男人在孕期出軌的原因之一:

女人一直做媽,男人則一直做孩子。當女人開始懷孕的時候,男人發現:這個家裡又多了一個孩子。從意識層面,他覺得自己應該高興——“我做爹了,我更像個男人了,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但事實上,他並不想做爹,因為他只想做個孩子呢!在內心的角色中,他認同自己是個小孩,他之所以和這個女人結為夫妻,就是因為她給了他夢寐以求的母愛。

但是現在這個女人有自己的孩子了,並且很享受當媽的幸福。男人就感覺到自己被冷落了——他沒有媽了。他所有體驗都是一個孩子看到媽媽生二胎的痛苦:既生瑜何生亮?

而這種嫉妒和失落,卻是不能明言的,女人會委屈地說:這是你的孩子啊!我們一家三口多快樂啊。

可是這個男人真正想要的,不是一家三口,他的世界裝不下第三者,哪怕是他的孩子,他也不樂意。

因為他內在的角色裡,本身就是一個吃奶的孩子,又怎能讓他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男人?

這恐怕是當下“做不成夫妻”的父母裡最常見的組合了。

02

那麼問題出來了:為什麼他們之間只能“母子組合”呢?為什麼女人這麼熱衷當媽,男人那麼迷戀做孩子呢?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都沒做夠孩子。

分為兩種:一種是晚熟型的,一種是早熟型的。只有沒做夠孩子的人,才會長期停滯在“母嬰”世界裡。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 晚熟型的孩子

晚熟型的,往往都是在早年的成長環境中,有某種阻礙成長因素的。

如果一對父母他們很自卑,或者在社會上非常努力,是因為害怕被別人比下去,所以必須讓孩子超過自己。

但,他們又很恐懼,所以在有意無意之間總是打壓孩子,讓孩子永遠呈現痴傻呆笨的樣子,這樣就可以在孩子面前露出自己的愚蠢,甚至放輕鬆。

這些父母要麼對孩子“棒殺”,以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暗示孩子:你永遠都是個loser;

要麼對孩子“捧殺”:你是我的心肝寶貝,我不能允許你受到任何傷害,外面的世界太可怕,在媽媽懷裡你就永遠不會受傷害。

或者父母在社會上非常失敗,他們也會用捧殺或者棒殺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你永遠都是賤民,不要痴心妄想有什麼理想,外面的世界好可怕,還是我們藏起來好。

由此付出的代價就是孩子必須一直自我催眠:我就是個孩子,永遠都無法長大,我最大的努力,就是找一個“父母”來寵愛我。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我想說的是,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有不適感,因為我們的文化裡一直強調“正面父母”形象。我也承認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我也想突出表達的是:天底下也有害孩子的父母。

因為人性是複雜的,有光明,也有陰暗,有正面,就有反面,如果你連這個都不承認,那麼恭喜你,你活在一個童話世界裡,而且居然還能安然無恙地活到今天。

  • 那麼早熟型的孩子是什麼樣呢?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現代社會的窮人,不光指物質上的貧窮,也指精神上的貧瘠。在這個意義上,窮得連鞋都買不起和窮得連一點清靜時刻都沒有——這兩者是沒有區別的。

這樣的孩子必須錘鍊自己,就是做“成年孩子”的角色,做父母的“父母”,照顧弱者,抗衡強者。總之是不能做小孩的那部分,因為他們有很大的恐懼:

每次她想做小孩的時候,已經瀕臨崩潰的父母給她的要麼是無視,要麼是冷嘲熱諷,甚至暴力相對,於是她必須封閉起自己脆弱無力的部分,永遠催眠自己是一個強大的拯救者,然後自我封閉地活下去。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所以“早熟型”人和“晚熟型”人是互相找尋彼此的。

早熟型的人,因為創傷而不敢做小孩,但成為孩子卻是她最大的渴望。於是她無法抗拒看到一個“晚熟型人”的吸引力:他可以帶她進入到孩子的世界,幫她瞬間打開孩童世界的大門,帶她去旅遊,去遊樂園玩,坐旋轉木馬,享受無憂無慮的快樂。這是她從小都不敢想象的體驗。

而晚熟型的人看到幹練有能力的“早熟型人”,可以從她身上感覺到似乎被帶入到一個有能力的世界裡:她可以幫著他去創業,去談生意,料理家務,這些事情都會讓他大開眼界,感覺到人生的種種安全。

03

但,這麼美好的合作,竟然在孩子面前開始瓦解。

因為“早熟型”的女人,有了孩子,就不再需要養個“孩子化”老公。很多女人都說,陪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重走人生路的過程。因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孩子的開心自己也開心,她試圖用理想的親子畫面,來替代幼兒時期糟糕的畫面。

就是說,當擁有孩子以後,丈夫已經有些多餘了。

“早熟型”媽媽會把所有的時光都花在孩子身上,反覆沉浸在修復童年創傷的亢奮體驗中。

此時“晚熟型”爸爸,有兩個選擇,如果他能力比較低,那麼他會再找個媽來照顧他——比如小三兒;如果他能力比較強,他會投身事業,試圖靠事業上的成就,來完成他自我價值的原始積累。

但事實上,原來作為夫妻的“合作契約”,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荒廢。

很多妻子會說,這幾年先忙完孩子,等孩子大一點,我就回頭來發展夫妻情感;很多丈夫會說,等這兩年我先把事業做起來,再照顧家庭。

但事實上,他們的關係卻永遠畫上了休止符。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愛,只是“表層之愛”,是“外化之愛”,而非“深層之愛”,“內化之愛”。

他們的愛永遠都是“正面取向”,而非“負面取向”,總是繞著“創傷”走,而沒有“直擊痛點”,問題當然無法解決。

就像你背部疼痛,可以選擇吃止痛藥,或者選擇去按摩。止痛藥會隔絕你的痛感,但按摩會增加你的痛感;因此代價也不同,止痛藥要一直吃下去,疼痛卻永遠在那裡,不增不減;而按摩如果到位,你的痛苦就會一勞永逸地解除。

很多人的婚姻就是“止痛藥”,而非真正的“按摩”。

所以難怪當下有這麼多婚姻出軌,小三兒其實就是另外的“止痛藥”,只要夫妻之間不去面對“痛點”,危機是永遠在那裡,只會增,不會減;小三兒就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如同癌細胞一樣不斷擴散,卻無回擊之力。

04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按摩式”夫妻呢?

就要看這對夫妻是否能夠談彼此一直不敢談,不能談和不會談的東西。

早熟型的女人,一直迴避的話題是:她最擅長的就是做媽、做聖母,最不擅長的就是“自己”做個孩子,去表達脆弱、依戀的需要;她最擅長的就是找一個嬰兒代替“自己”表達脆弱,而如果你要她“自己”進入這個角色的時候,打死她也不願意。

為什麼不願意?

因為當你成千上萬次被忽視、被冷嘲熱諷,被暴力相對以後,你再也不想打開那扇大門,寧可永遠囚禁那個渴望別人愛的孩子,也不要讓她暴露天光,用囚禁她的方式來保護她,用埋葬她的方式來隔絕傷痛,用無視自我的方式,無視自己最深層的脆弱。

但是這樣的遊戲,其實就是畫餅充飢,因為孩子是一個活物,孩子畢竟不是你,他們遲早是離巢之鳥,那時你又該如何面對自己?

你會發現,這一切都是自欺而已,你是你,孩子是孩子,老公是老公,你無法永遠隔絕你想隔絕的。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掘墓人,如果我們活得太“極致”,那麼我們就時刻面對一種叫做“勢能”的存在,你餓到一定程度,胃部就失去知覺了,此時你感覺不到餓,當你再吃點兒東西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更加難以忍受的飢餓。

孩子可以治癒我們一部分傷害,事業可以給我們一定的價值,但卻不斷喚醒那個催眠的自我。

那就是:我想自己吃飽,不想老是找個人替代我!我要被釋放,我要自由,我不想總是壓抑自己,活在監獄裡!

為什麼生了孩子,老公就消失了?

同理,那個晚熟的男人,就算是自己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那也只是“止疼片”。

因為他始終迴避的話題是: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堅持自己的利益。

他為什麼要回避這個話題?

當他無數次在展現自我的時候,被無情棒殺,或者被溫柔捧殺,他都會收穫一個不堪面對世界的破碎的自我(我不能和別人衝突,不能跟別人挑戰,不能保護自己被別人滅掉):

尤其在親密關係中,我不敢推掉“孩子”的角色。當我想做個爺們兒的時候,我害怕她會把我毀掉,我被一堆內在的“噪音”所侵襲:你不行的,你不會做爸爸,你不是個男人,你是幼稚的,愚蠢的,可笑的,你會傷害到別人的,別人會滅掉你的……

這樣的時候,這個男人就沒法堅挺,只能陽痿或者早洩,無論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

所以他不能挺身而出地說:老婆,我覺得你這麼沉浸在媽媽的角色裡,我感覺不舒服,我希望在三人世界之外還有二人世界。如果你不這麼做,恐怕我會很難在婚姻中堅持。

我的需求是必須要得到滿足的!我必須為我自己的利益負責——這就是對一直做孩子的男人最大的挑戰。

05

綜上所述,你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生個孩子而已,卻對我們的婚姻有這麼大的挑戰。因為孩子不是罪魁禍首,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安全以及深入的情感,能真正談談一直無法解決的話題。

我們之所以不能做夫妻了,只能被父母的角色越隔越遠,日益消耗,不是因為不喜歡做父母,而是我們試圖用父母、用工作,迴避人生的主題。

我們總是試圖把孩子、工作、房子、性愛、小三兒,都當成人生的止疼藥吃,因為我們缺乏一個足夠的空間去真正坦然地相愛。

這樣的安全空間的缺失,造成了大量婚姻的危機和人生的絕境。

這就是為什麼心理諮詢,心靈成長,成為一種社會趨勢的原因。

當我們能在這個角度思考的時候,我們的人生才真正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