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位入殓师获云南唯一全国民政最高奖孺子牛奖

4月2日,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的“孺子牛奖”获得者和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在会上获得表彰,云南6个集体和7名个人获得嘉奖。

云南省禄丰县殡仪馆馆长李春萍被授予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她是云南唯一的获奖人;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昆明市官渡区民政局、玉溪市民政局、保山市隆阳区民政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政局、泸水市社会综合福利院6个单位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辅具制作部主任胡晓华、腾冲市殡仪馆馆长谭春锡、丽江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和有义3人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民政助理员谭铭舜、麻栗坡县民政局优抚安置股职工张子培、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精神病医院护士长杨孟琴3人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

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位入殓师获云南唯一全国民政最高奖孺子牛奖

4月4日,云南省民政厅召开全国民政系统先进模范代表座谈会。

他们默默无闻,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服务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或是逝者、精神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用大爱兜住民生幸福底线。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孺子牛奖”,它是民政部最高荣誉奖,于1986年11月设立,主要授予全国民政系统中成绩卓著、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堪称典范的工作人员,以及国内外关心、支持民政事业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

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位入殓师获云南唯一全国民政最高奖孺子牛奖

此次全国民政系统共有30人获奖,李春萍是其中之一,那她为什么会获得该奖项呢?

简而言之,是李春萍用了温暖他人的情怀亮丽自己的人生。从19岁开始从事遗体整容化妆工作,27年以来,她用周到的服务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以女性特有的热心、细心、耐心、爱心和恒心,让逝者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用心温暖告慰逝者的亲属和朋友。

化腐朽为神奇,留逝者永恒的美丽

19岁刚从学校走出的李春萍,正值豆蔻年华,但她的毅然踏入让人退避三舍的殡葬之路。上班第一天,李春萍就碰到了非常棘手的事,当时送来一具遗体,因交通事故死亡,身上几乎是体无完肤,血肉模糊,加上停放时间过长,遗体的异味使人恶心难忍,样子十分狰狞,就连在场的几个殡仪馆老职工见了也心生畏惧。

但是李春萍还是胆战心惊地走上了化妆台,也不知做了多久,吐了多少次,流了多少眼泪,在其他前辈的指导下终于将一个面目全非,肢体残缺的遗体整饬得像个安详熟睡的大活人,死者家属见到后感激涕零,含着眼泪一步一个感谢,并称赞她为“人间天使”,这一刻,李春萍被颤动了,心中不禁涌出了热泪,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是多么无知。她决心不再逃避,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殡葬工人。

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位入殓师获云南唯一全国民政最高奖孺子牛奖

27年默默坚守,用爱抚慰他人

但是,她选择的毕竟是一条荆棘之路,27年来所遇到的困境和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虽然殡仪馆离家里仅5公里的路程,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昼夜值班,加上馆内人手不足,经常几天也回不了一次家,逢年过节都要坚守岗位,甚至连家人生病也无法顾及,也不知有多少次,孩子读书回来哭着对她说:“妈妈,你能不能换个工作,小朋友们都不跟我玩了,说你是跟死人打交道的,恶心死了”。听到这样的话,心中的滋味就不言而喻了。作为一个母亲,谁不是时刻牵挂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妻子,谁不想分享小家的甜蜜与温馨?作为一个女儿,谁不想多在父母面前尽孝?可是,她只能把这一切深深地埋在心里,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她在日记中写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荆棘之路,微笑与鲜花就会渐次和自己远去,困难和眼泪就会伴随着自己成长,如果自己不首先学会坚强,又怎么能面对生活的波折?人活着总要有所追求,有人追求索取,有人追求奉献,作为殡葬人,我选择后者。”这其实是李春萍常与其他同志互勉的一句话,也是支撑她克难奋进的人生信念,更是她对殡葬事业不离不弃的座右铭。

2015年6月,李春萍被检查出患有LgA肾病,Lee分级:III级,但是她仍然坚持在一线岗位,无怨无悔地勇挑重担。

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位入殓师获云南唯一全国民政最高奖孺子牛奖

让逝者体面离去,是我的责任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殡仪馆的工作只不过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没有鲜花掌声,没有微笑奖赏,没有荣誉地位。李春萍年年如一日,视死者为亲人,视丧属为朋友,工作态度和蔼诚恳,服务周到热情。每次给遗体做美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一直到丧属满意为止。

“我的工作实在很平凡,做好为民众服务的殡仪工作,做好整容化妆防腐,就是给逝者送好最后一程,这不仅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这份特殊的工作,我愿用一生去热爱、去善待!”李春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