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王丹先生

王丹,字复秋,号易斋,虎溪窑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锦州市画院院长,碣石印社社长。

诗书画印真高士 闲情逸韵藏虎溪

——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首先,这不是一篇评论文章,如果非要定性这些文字,权当是艺术学习道路上一个蹒跚学步者的学习笔记吧!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易斋王丹写

神秘的“一批画”

丁酉溽暑,与挚友李琪兄在他的雪晴斋中品茗纳凉,得知前几日王丹先生托人带来一批画,皆未刊行发表,且多为指画。

一批画?数量应该不少。王丹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我是见过一些的,但画至今我见过的屈指可数,而且基本都不是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想想“这一批”足以办个小型展览的作品若能观得一番,那该多好!凝视李琪兄神秘的眼神……嗯?似乎有戏!恰巧此时恩师赵立新(老汉)先生打来电话,语气神秘:“明日来工作室,有好事!”。凭我的直觉,外加两个“神秘”,简直太让我期待了!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消息到江南早梅。丙戌之秋,易斋王丹写意

转日,周六,大周末的汉晋堂必然热闹,我到的时候师父正在和李琪兄喝茶,见我来便说在等一位摄影师,我说拍什么作品还用请专业的摄影师?平日不都是我拍吗?来来来……拿相机来!师父说的特别的含蓄,今天拍王丹先生的画,恐怕咱的设备不行。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书案上一大卷托裱好的作品赫然在目,隐隐飘过的一丝墨香,已然令我垂涎欲滴,嘿嘿,那我今天就客串一把摄影助理吧!谈笑间辽宁日报著名摄影师杨君毅兄带着专业设备及时赶到,调试好设备即刻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拍摄中。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双清图 丁酉之夏,易斋王丹指墨

书画类艺术品,欣赏真迹与翻阅画册所产生的感官刺激是截然不同的。首先画作尺寸是很重要的物理参数,但是由于画册开本所限,我们很难直观的感受不同绘画大小对我们的影响。举个例子,很多朋友到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才那么大一点?”(77cm×53cm)尺寸虽然有时候画册中也会标注,但大家看的时候根本没有很直观的概念。再者,以我近二十年从事印刷出版的经验,无论摄影技术再高超,印刷设备再精良,纸张再高档,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画面都是由无数排列有序的油墨网点组成的(大家不妨找一本画册用放大镜一看便知)这一堆一块的网点在欺骗了我们眼睛的同时,也将作品中很多微妙的层次关系进行了“概括”,加之设计师的二次加工再造,与原作之间的差距就已经很大了,这一点只有作品的作者本人才能体会得到。最为关键的是原作的墨色和用笔的细节在画册中几乎很难有所体现,以及面对原作所能产生的那种进入感,那种内心深处与作品之间呼之欲出的情感交流,甚至可以产生与作者思想上的共鸣,这些都是画册所不能给我们的,所以,我很珍惜这次机会,接下来我就将这次学习的体会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丁亥之秋,易斋王丹写


不施雕琢 道法自然

纵观王丹先生这40幅作品,有遒劲古松,有傲雪寒梅,有墨竹苍石、案头清供,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荷,有文人雅士的山林之约,有闲淡的田园生活,偶尔还不忘来一个“小幽默”,士大夫情怀表露无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生发的美学气息弥散其中……但给我最大的感受却是“自然”二字。自然一词与英文的“Nature”相对应,在《康熙字典》中被解释为“无勉强也”。换句话说,“自然”一词在中国古代就是根据事物的特质,顺应其自身的发展,而不加以人为干预的意思。这一解释大体能概括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书法家丛文俊先生有云:“真正的书法艺术是什么?就是自然的书写。古人把自己的学养、性情和当时的心境叠加到一起,自然而然就能够于实用中完成充满艺术情调的书写。写出来东西是好的,后人就称之为法书,大家就去模仿,以此形成一种传统,所以中国书法最高的境界里没有故意设计的、做作的东西。”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山林有约,易斋王丹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没有人工的雕琢和刻意营造的痕迹。所展示出的“自然”境界恰好与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相契合,正所谓道法自然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用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而今王丹先生充分将此最为高级的方法论融入画作,手笔所到之处,遍生“琼花”,洋洋洒洒,无拘无束。他的艺术在贴近自然的同时,更加贴近心灵。正如国内艺术界对他的权威评价:“王丹的艺术不仅是艺术之艺,更是人生之艺、生命之艺。 ”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有笔不用指墨何,铁岭寿者天巧夺。求趣求朴生气远,灵府高标意若拙。丁酉之夏,偶成于辽西,易斋王丹指墨。

爱梅之人皆高士

在这40幅作品中有16幅作品的创作题材包含了梅花,可见王丹先生对梅花的热爱。自古梅格即人格。古往今来为何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昵?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本质、所标榜的气度。放翁《梅》诗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人格力量和向上精神的象征。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与之相配合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王丹先生的梅心、梅骨,又得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亲授,加上他的高士情怀,爱梅、画梅就自然合情合理啦!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雅静丹青禅悦心,笔随春近了无尘。轩窗遥忆香云动,不倦诗词一岁新。丁酉新正感赋, 易斋王丹指墨。

四艺——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画好文人画的基本要素是人品、学问、才能和思想,而画好文人画的必备人文修养则是诗词、书法、画工、篆刻,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似乎才表现得更为完整,更有特色。 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宋代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只是在作品不显眼的角落里,写上作者小小的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此时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也开始了萌芽。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专有名词,泛指文人、士大夫用于案头把玩,表现闲情逸致的绘画,文人画的作者大都是笔墨娴熟,文学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们的作品大都信手拈来,不落俗套,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进一步发展,印章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个孪生兄妹一样,形影不离,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也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到了明清两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就日臻完善了。当今艺坛,精于诗、书、画、印其一者大有人在,但四者皆精则寥寥无几,在我看来,王丹先生当占其中一位。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折梅花酿春酒,歌白云扣土缶,山中人自长寿。易斋王丹。

一首好诗必备的要素有三个:一是真实宜人的感情,二是贴切新奇的形象,三是铿锵清新的语言。这些在本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40幅画作中可见一斑;王丹先生的书法渊源深厚,深得北碑真髓,同时吸纳二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气韵,变化万端,不拘一格。王丹先生的画,自然随意,浑然天成,承袭了中国文人画,特别是明清文人画的精髓。艺术成就中,篆刻尤为突出。他的篆刻刀法沉雄,纵横恣肆,温润古朴,充分容纳和发挥了书法和绘画要素,别样境界,浑然一体。他是西泠印社的理事,近十年来,专注于陶印的发掘、整理和创新,发明拨刀法,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老的陶印艺术,杨仁恺先生鉴为:“乃我国篆刻又一划时代之发展”。被冯其庸先生赞为:“中国陶印第一人”。王丹先生诗、书、画、印四艺皆精已实属不易之事,然而又能把诗、书、画、印四艺和谐完美的统一在一幅作品中则难上加难。王丹先生真真切切做到了,正所谓:“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常。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如今,白天纵情山水、挥毫泼墨,晚上围窑烧陶、捏泥问火。已然成了王丹先生最钟情的生活状态。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玉兔呈祥。易斋王丹

王丹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艺术家,他14岁入室李世伟先生门下学习书法、篆刻。17岁成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蒙沈延毅、聂成文诸师指授;21岁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80年授业于大康、韩天衡先生。1985年深造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88年,25岁的王丹先生获全国“神龙”书法大赛全能金奖,之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王丹金石书画展”,取得巨大成功;29岁在全国书展中获全国奖,同年赴日留学并多次在日本举办个人画展;31岁当选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当选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2010年当选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如今王丹先生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理事……光环头衔与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但在我等晚辈后学面前王丹先生一点架子都没有,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着实是我艺术学习道路的引路人,为人为艺都是我高山仰止的榜样。套用一句网络俗语表达,王丹先生绝对是我心中完美的男神!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复秋轩主人治印图。丙申中秋于虎溪,易斋王丹

我一直相信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在王丹先生诗、书、画、印——“四轮驱动”强劲动力的引领下,我深切感受到与真正的艺术又接近了一步,顿首顿首,暂且搁笔。祝王丹先生身康体健,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为艺术的人生,为人生的艺术,留下自己的“春秋笔墨”,用精品和精典,用精力和精神,再写新的“笔墨春秋”。

——丁酉末伏盛京后学邵知县顿首于阔堂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俯拾即是,不取诸隣,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雨过)采萍。薄言情语,悠悠天钧。自然,易斋。寒来已是雪满门,素庭一望东山真。江南此枝应正放,小宅独坐写精神。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诗一首。易斋王丹指墨。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田田芳亭碧,临邀来夜鸟。纳凉吟风劲,盘珠翠舞香气送我梦中寻。拾旧作题拙句,庚寅,易斋王丹写于虎溪山居雪后。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苦苦众生,熟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丁酉吉日,闲捡旧制,颇得禅味,故记,易斋主人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有笔不用指墨何,铁岭寿者天巧夺。求趣求朴生气远,吾辈续写法精拙。丁酉之夏,易斋王丹指墨。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有笔不用指墨何,铁岭寿者天巧夺。趣也朴也生气远,吾辈续写法精拙。丁酉之夏题拙句,易斋王丹指墨。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密纲栏江有漏电,鸥孳过去钓潭枯。余首待湘绮师游南昌过樟树于小舟中所见之景也。今画其大略,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易斋王丹记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微风生青蘋,习习出金塘。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唐吕温诗,拾旧作,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年年有余图。庚寅之夏,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老龙半夜飞下天,蜿蜒斜立瑶阶里。 玉鳞万点一齐开,凝云不流月如水。丘浚诗一首,易斋王丹。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一朝见古梅,梅亦堕凡境。重叠碧藓晕,夭矫苍蚪枝。谁汲古涧水,养此尘外姿?陆游古梅,易斋王丹又题。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易斋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有笔不用指墨何,铁岭寿者天巧夺。求趣求朴生气远,吾辈续写法精拙。丁酉之夏题拙句,易斋王丹指墨。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易斋偶成。折梅花酿春酒,歌白云扣土缶,山中人自长寿。又题缶翁句,丁酉之夏拾旧作于虎溪,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以指代墨古圣多,求朴追趣意若拙。天工巧夺生气远,吾辈续写几相和。丁酉于易斋,易斋指墨。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李商隐诗一首,丁酉之夏,拾旧作题于辽西虎溪窑,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易斋王丹指墨。有笔不用指墨何,铁岭寿者天巧夺。求趣求朴生气远,吾辈续写法精拙。又题拙句。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春消息。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一年一小劫,春风醒其睡。恽寿平诗一首,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醉竹图。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头顶红冠信步来,周身墨染意悠哉,蜗牛得见忙叩首,恭问将军何处来。丁酉年作于虎溪,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虎溪窑主人治印图。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易斋王丹画。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牡丹芍药各争妍,不识孤山处士家。何忆竹篱茅屋净,一枝清瘦出朝烟。郑燮诗。丁酉夏日得清闲,捡旧作不知何年所为,但求野逸,故题。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易斋王丹。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乙未新正于虎溪山居,易斋王丹写。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易斋王丹写。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俯拾即是,不取诸隣,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萍。薄言情语,悠悠天钧。丁酉夏,易斋王丹指墨。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易斋王丹指墨。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作者与王丹先生的金石缘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诗书画印真高士,闲情逸韵藏虎溪”读王丹先生画作有感


文章作者/邵知县

见识、态度、深度、锦州文化给您一道站在高处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