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李白《三五七言》中的“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等。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相信你也發現了,絕大多數的相思詩詞,都與男女情愛有關。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它並不限於男女情愛。譬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相思》,就是懷念友人而作的一首詩。根據另一個詩題《江上贈李龜年》,我們又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寫給當時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的。

《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即通篇寫相思之情,卻不離開紅豆。而是以紅豆的“相思子”之名,來關合相思之情,從而達到委婉含蓄,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據《云溪友議》載:“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到江南,一次於湘中採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潸然淚下”。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由此可見,《相思》一詩,在當時就廣為傳誦。而隨著《唐詩三百首》的流傳,王維這首《相思》也一直傳誦至今,且被我們自小就在語文課本上熟知,可謂家喻戶曉。那麼王維的這首相思詩,究竟是如何表達他對友人李龜年的懷念之情的呢?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王維的這首《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詩的開篇兩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就是千古名句。它因物起興,又設問寄語,將情思表達的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至於紅豆為何還有一個相思子的別稱,是因為自古就有一個傳說。

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為丈夫死在邊地,便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後來在詩歌創作中,人們便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王維這首詩亦是如此,且他的友人李龜年當時正在生長紅豆的江南地區。所以語言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是卻富於形象,富有情感。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而“春來發幾枝?”的輕聲一問,就如同王維在《雜詩》中的“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以梅花寄託鄉愁一樣,都是選擇了富於情味的事物來寄託自己的情思。這首詩中的紅豆,正是對友人懷念之情的一種寄託,也是對赤誠友情的一種象徵。讀來頓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

第三句“願君多采擷”,字面意思就是希望李龜年能夠多多采摘紅豆。這句詩則是詩歌中以採擷植物來寄託懷思的一種手法,漢樂府古詩中便有“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的經典案例。王維這裡所寄託的情思,便是希望對方看到紅豆,就想到自己,也就是所謂的“睹物思人”。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王維自己對於友人就沒有相思之意,恰恰相反,只是王維的相思見於言外。在他暗示友人要珍重友誼,常常懷念自己的同時,其實就已經表達出了王維對他懇摯動人的情誼。這種婉曲動人的抒情方式,無疑盡顯它的語意高妙。

最後一句“此物最相思”,即紅豆最能夠寄託相思之情。可見它解釋了王維讓友人“多采擷”的原因。從另一方面來看,這裡的“相思”又與首句的“紅豆”相呼應,既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了相思之情。一語雙關的妙用,無疑令人叫絕。同時一個“最”字,更是強調了王維真正不能忘懷的就是李龜年。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綜觀王維的這首詩,很明顯語言十分的樸素無華,但是字裡行間所表現出的相思之情卻入木三分。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來說,最情深的話往往就是樸素無華的,所以對於王維這首《相思》,就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被其中情感所打動。總的來說,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