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我得了抑鬱症,根據這“三項原則”去克服,我的抑鬱症康復了

一個人的惰性是經常存在的,自己總想偷點懶,這樣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舒適點。殊不知,偷懶成習慣後,就會讓自己對自己的行為和想法產生失控感。最後自己的情緒行為就會受到影響,從而變得焦躁而抑鬱。

一位來訪者來到諮詢室,她看上去情緒比較低落,應該是有什麼心事困擾著她。她一上來就說自己患有抑鬱症,但是自己又找不到什麼方法去解決,所以就很困擾,也很痛苦。最近晚上還經常失眠,於是就前來尋求諮詢師的幫助了。

我得了抑鬱症,根據這“三項原則”去克服,我的抑鬱症康復了


諮詢師詢問來訪者最初的起因是因為什麼?來訪者說:我想應該是自己太懶了,自己在很多事情上沒有一種規劃感,能拖就會去拖,拖到最後沒有辦法了,才會去做。但是每次等到最後去做的時候,對自己感到好失望:為什麼在開始的時候不去做呢?偏偏要拖到現在,讓自己陷於一種惡性的境地中。

來訪者繼續說道:“自己以前是挺勤奮的,就算是週末,也不會去睡懶覺,也會想辦法去學習,去提升自己。但是有一次,自己因為競選領導崗位落選了後,心情很沉重,為什麼自己那麼努力,最後卻變成這樣,心裡很不是滋味。那就索性讓自己變得懶一點吧。剛開始的時候,還挺舒適的,沒有感覺到什麼心情低落,相反,精神為之亢奮。但是好景不長,最後變得越來越懶,於是就抑鬱了。”

我得了抑鬱症,根據這“三項原則”去克服,我的抑鬱症康復了


諮詢師跟來訪者解釋道:“其實這種懶惰,是一種對自己行為的退化,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當內心沒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支撐時,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纏身,從而影響自己的心理能量,變得抑鬱了。”於是,諮詢師從三項原則來幫助來訪者改變這種懶,從而讓抑鬱康復起來。

第一項:早上6點準時起床原則。在這個社會上,晚睡每個人都可以很輕鬆做到,比如說,今晚12點睡覺,那麼就算熬,也可以熬到12點。但是每天早上6點起床,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也是一個意志力的考驗。尤其在這個冬天,早上6點,多麼想在暖和的被窩裡多待幾分鐘。但對於來訪者的自身改變來說,做到這一點,非常關鍵。

第二項:不超過10分鐘原則。在來訪者接受到要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像以前那樣,能拖到最後就拖到最後,而是需要在10分鐘內就要去完成。比如領導讓來訪者去完成一個項目PPT,第二天上午10點鐘上交。根據以前的思維,覺得沒關係,反正下班後還有時間,結果晚上跟朋友聚餐,把這件事忘記了,回到家太想睡覺了,於是就想第二天起早起來做,結果到了第二天,睡過頭了,把這個PPT的事情忘記了。所以,當前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接收到一項指令後,迅速調整自己,在10分鐘內去落定實施。

第三項:睡前覆盤20分鐘。在每天睡覺前,留給自己20分鐘時間,這個時間幹嘛呢?進行當日覆盤。對於今天自己所做的工作,所幹的事進行一個彙總和整理,看今天哪些事情可以繼續優化,哪些事情做得比以往好,接下來應該如何去做?在覆盤的過程中,自己的內心會歸於平靜,會在思考做事情的意義所在。同時,會自我監督,今日是否有偷懶?起到了每日驚醒的作用。

我得了抑鬱症,根據這“三項原則”去克服,我的抑鬱症康復了


​以上三項原則,是諮詢師來幫助來訪者克服懶惰的有效方法。來訪者根據這三項原則進行實施落地,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和變化。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改變,顯得非常有精氣神。在對待事情的角度上也沒有那麼悲觀,自己的懶惰毛病沒有了,相反,變得更加勤奮了。

在來訪者的抑鬱情緒上,也獲得了康復。不再消沉,而是對前方充滿信心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