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吃魚營養好,但這4類魚卻不適合經常吃

從小到大,微醫君總被媽媽耳提面命:魚肉營養好,多吃魚才能變聰明!為此,在家裡的餐桌上吃遍了清蒸鱸魚、紅燒鯽魚、油炸小黃魚……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魚肉吃越多越好嗎?

吃魚到底能不能讓人變聰明?

之所以有“吃魚變聰明”一說,主要還是因為魚類中富含的DHA 和 EPA,而DHA / EPA 同屬Omega-3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在大腦皮層和視網膜中的含量很高,對於中樞神經和視力的早期發育非常重要。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多吃魚確實對嬰幼兒大腦以及視力的早期發育有一定作用,也可以幫助延緩老年人大腦和眼睛的衰老。但是一個聰明不聰明說到底還是靠先天的遺傳+後天的努力。

吃魚營養好,但這4類魚卻不適合經常吃

魚肉營養好,但並非人人都適合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薦,每週吃魚 280~525 克,換算到每天,就差不多是40~75克。如果一週吃兩三天,那麼每次150~250克也可以。

但是即便魚肉營養豐富低脂肪,富含DHA,卻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多吃的,比如以下4類人群就需要控制。

1.痛風患者

我們都知道,嘌呤代謝異常正是引起痛風的原因,因此對於痛風患者來說,一些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就不適合大量食用。像是沙丁魚、鳳尾魚、魚子、小蝦等水產品,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應當完全避免;而鱸魚、鯉魚、鯽魚、鰻魚、鱔魚等魚類,嘌呤含量在 75~150 mg/100 g之間,痛風患者應當嚴格限量,在急性發作期避免食用。

吃魚營養好,但這4類魚卻不適合經常吃

2.出血性疾病患者

魚肉中含有很多的EPA(人體必需脂肪酸),EPA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所以對於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來說,過多的攝入EPA會對自身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還會加重出血癥狀。所以對於過敏性紫癜、血小板功能異常等患者來說,要儘量少吃魚肉。

3.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

魚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體很好的營養來源。但是蛋白質的代謝需要通過肝腎來進行,對於肝腎功能不好的人來說,食用魚肉太多會加重肝腎的負擔。

提醒:除此之外,有些藥物也不適合與魚肉同時食用,比如部分抗過敏藥物屬於組胺受體拮抗藥,而魚的體內含有豐富的組氨酸,和魚肉一起食用人的體內就會抑制組胺代謝,容易在體內堆積,會產生頭暈頭痛等症狀。

還有4類魚,建議大家別多吃!

除了人群上的限制,還有一些魚也不建議大家多吃。

1.醃製的鹹魚

在中國,喜歡吃醃製鹹魚的人不少,但我們要知道,在醃製過程中,亞硝酸鹽會與醃製品中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反應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則是一種強致癌物。就連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已把中國式鹹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但這也不是說大家就完全不能吃鹹魚了,只是要少吃。

2.大型肉食類魚

這裡說的主要是劍魚、旗魚、方頭魚、馬林魚、大眼金槍魚這些魚類,它們在水生環境中,屬於食物鏈等級較高的生物,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泥巴,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大型魚體內的蓄積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更多,比如汞。因此不建議孕婦、備孕女性、哺乳期女性和兒童吃。

吃魚營養好,但這4類魚卻不適合經常吃

3.未煮熟的魚

喜歡吃日料的朋友們對刺身一定不陌生,肥厚的三文魚更是最愛,但是海魚中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寄生蟲就是異尖線蟲,除了三文魚,鱈魚、帶魚、比目魚、大黃魚等海魚均有可能感染。感染異尖線蟲雖然不至於造成很大的危害,卻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更嚴重的還會在進食幾小時後出現強烈腹痛、噁心嘔吐。

建議大家在烹調魚類時,確保魚肉完全煮熟;刺身類食物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料理店,經過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檢測的海魚相對比較安全。

4.野生魚類

不少人都覺得野生魚一定比養殖魚更有營養,但實際上現在的養殖魚也都是用海洋中的小魚小蝦磨成魚粉來做飼料餵養,和野生魚的食物差不多,營養價值相差也不大,可能野生魚口感上更好一點。

但是,野生魚由於水質不好把控,如果生活在水體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反而容易聚集更多的重金屬,引起食物中毒。而養殖魚的水體環境、飼料質量都有國家標準,相對來說安全性性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