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运5笑话第4则

运5笑话第4则

某单位有一位上世纪80年代空军出身的转业GAN部,不过不是飞行员,而是地勤出身。据他自己的说法。他本来就是选拔上了航校准备当战斗机飞行员的,但是第一次飞行就留下了严重心理阴影。因此被师部的医生集体判断为不适合再当飞行员。但是又没什么错误,表现一直也不错,于是就地转行成了地勤,后来还提GAN了。这场闹剧,也是运5给留下的。按照亲历者的说法,他们那批学员被刚刚选拔到航校,第一项任务并不是先学飞行和飞机理论,准备上初教六由教官带飞上天。而是进行更基础的科目,这就是上运5飞机,10个人一组,先体验上天飞行是什么感觉,再从大约1000米的高度,第一次实际跳伞训练。当然在实际跳伞前,先在地面设施上模拟训练了一个多月,基本要领都教会背熟了。不过当真正上天跳伞的时候,自然还是有人紧张的不行,甚至个别人会紧张到腿软走不了路的程度。

这种学员会被当即淘汰。如果连一个安全系数极高的跳伞都能吓成这样,真上了初教六飞机来个机动动作,还不得吓的昏过去。自然当不成战机飞行员。不过我们这位老地勤,还不至于在实际跳伞之前,就吓腿软的一类。这位比较机灵,心想,不就是跳个伞吗,教官不是说跳下去十多米,伞包自己就打开。虽然从来没有跳过伞,但是小时候爬过树,偷过桃,还被大人追过,从五六米的树上也跳下去不止一次两次,也没出事。就当这次跳伞,是再去偷一次桃,闭着眼往下跳就好了。想到这里,还真不再紧张。真正到了实际跳的这一天。10个新兵一组,在教官的带领下,叠好伞包,一切准备停当,上了运5飞机。很快就升空爬高。这也是这10个新兵蛋子第一次坐飞机。毕竟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那时候真正坐过民航机的,特别是年轻人,只能说是凤毛麟角,基本轮不到普通家庭出身的青年。

运5笑话第4则

第一次坐飞机而且还要从上面跳下去。这属于又兴奋又极其紧张。作为航校,自然也不会特别的冒险。一般会让教官观察学员的表情,如果10个人里面,有七八个感觉正常的。有两三个非常紧张的。那么就会安排实际跳。特别紧张的几个,只要在飞机上腿还能站直,教官踹也能把他们踹下去。经过这一次实跳,基本就都不怕了。而如果10个新兵蛋子。里面有五六个精神严重紧张,甚至有人吓的腿软,在飞机上两腿打颤,站都站不起来了。那么教官也会直接叫停这次跳伞,让飞机在空中多盘旋几圈。然后直接返场降落,准备下次再跳。

这位后来的老地勤所在的10人的这一组,整体心理素质明显还不错。飞机起飞后,根据教官的观察,以及大家分两排在机舱里面对面坐着的互相观察,属于基本正常,起码没有提前吓的脸色蜡黄甚至N裤子的。这第一个心理关算过了。不过教官一般会让飞行员在空中多转个大圈,因为这些学员体验跳伞是次要的,体验飞行才是最终目的。毕竟这才是训练飞行员的基础科目。而这一转大圈不要紧,学员没问题,这飞机却出问题了!

在空中要转个大圈,这架运5就已经转到了距离机场大约20公里的地方。跳伞其实也是再飞回本场上空跳,因为本场有直径数公里的大草地。地面上的电线、房屋、树木等障碍物少,可以确保毫无经验学员的初跳安全。而还没等这架飞机完全掉转方向,彻底指向本场。就感觉在空中原本巨大的嗡嗡的噪音,突然变小,到最后居然没声了!怎么回事?很简单!单发的发动机空中停车了!

前面的飞行员倒是不太着急。知道运5有再启动的电瓶。而且滑翔性能也不错。可以滑翔很长的距离。当时高度大约在1500米,周边都是平原,没什么山。那个年代超过3层的楼房都极其罕见。飞机上一共只有12个人,没什么货物。只要滑翔高度保持在50米以上,都算是安全的。飞行员不断的按动再启动电瓶的按钮,可就是没任何反应。看来是电瓶长期没用到,也没有定期更换,自然而然跑没电了。于是飞行员回头对教官喊:摇把子!

这教官也是运5老飞行员出身。当然知道摇把子是什么意思。立即到机舱右侧,摘下摇把子就开始拼命的摇。但是连续大力摇了2分多种,仍然不见任何效果。运5的摇把子需要先带动飞轮。靠飞轮的惯性再带动星型发动机的多个气缸。这就需要飞轮的转速足够快,动能足够大才行。但是不知道这次空中停机,再启动困难,是因为螺旋桨逆风让机械有额外阻力,还是个别气缸有卡活塞的现象。反正经验老道的教官都没能重新摇启动。

运5笑话第4则

飞机上的10个新兵面面相觑,不知道飞机怎么突然没声了。教官还拼命摇个铁把子?有个新兵以前开过拖拉机,就问:教官,这飞机上还有柴油机要打火?我也能摇!于是站起来,直接背着伞包过来要帮着摇。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教官灵机一动。对机舱里的10个新兵说:不要乱动!都坐好了,按照跳伞的顺序,一个一个的过来摇,这是临时增加的新训练项目!每个过来摇2分钟!新兵自然最听话,而且都是壮小伙,果然挨个过来摇起来。大约十几分钟过后,10个新兵还没轮流摇完,教官就听到了令他兴奋的嘭嘭嘭的声音传到机舱,这是发动机个别气缸开始重新启动的征兆,但是直到这时也能松懈,必须继续猛摇,直到九个气缸全部启动。还没等第10个学员上场,前舱的飞行员喊:不用再摇了,再200米就降落了!这位后来的老地勤落地后,才知道他们在空中的后20公里,是完全“飘”回来的,彻底吓破胆,绝不敢再踏入飞机舱门一步。于是只能干地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