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说3D技术是由《阿凡达》诞生的,《阿凡达2》也是3D,真的吗?为什么?

快看君


阿凡达是一部改变电影行业发展的巨作,它是由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在2009年12月18日正式上映,《终结者》、《异形2》、《泰坦尼克号》都是由卡梅隆来导演并获得了各种国际电影奖项。

这里为大家科普一下, 许多人认为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阿凡达,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其实早在19世纪末,3D技术原理雏形就已经被发现,它是同时在屏幕上制造出两个画面,通过偏正原理使观众获得立体的感觉。

第一部被正式认定为真正3D电影的是一-部讲述非洲探险的电影《非洲历险记》。阿凡达在新西兰完成真人拍摄后,主要任务其实是投入到特效合成。在阿凡达电影中,有将近60%的画面是由计算机生成,运用了当时先进的视觉效果以及全新技术,使得阿凡达成为了3D电影的-座里程碑。

阿凡达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3D电影行业的发展,也改变了电影行业的趋势,使得“大制作"成为了许多电影的一大卖点。

阿凡达上映后, 2014年卡梅隆表示,阿凡达的续集阿凡达2、阿凡达3、阿凡达4都已经进入前期筹备的计划。卡梅隆表示,阿凡达的续集将全面推行裸眼3D。

阿凡达预计在2021年12月18日上映。它将采用裸眼3D技术,让观众真正的摘掉眼镜,感受视觉的冲击。而阿凡达2也是首个将裸眼3D技术应用到电影市场的首发片,由于阿凡达在全球的票房达到了27亿美元,因此对于阿凡达2的表现,大家也都有了许多猜测,而裸眼3D技术的应用,很有可能对阿凡达2的表现增加光彩。

你认为阿凡达2会再次改变电影行业吗?






电影快看


什么是3D电影?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53年,《恐怖蜡像馆》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2009年,《阿凡达》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 所以《阿凡达》并不是3D的诞生







爱电影的小十二


3D技术影片《阿凡达》其实就是个弟弟,只不过大导演加大制作推出的3D技术的噱头,只能说它是电影院普及3D电影的一个起始,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意义。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51年,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1953年,《恐怖蜡像馆》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花少不愁没颜色


首先感谢请我回答问题。由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第二部肯定是用3D来拍摄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下面来说一下原因。

第一、3D技术本身给人的视觉享受是空前的

3D的原理是通过对人左右两眼看到的东西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给人以立体的效果,可以让人产生真实世界的体验。3D电影并不是只是在《阿凡达》一里面出现过,在此之前早就有了。只不过卡梅隆的电影将3D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当年《阿凡达》出世的时候。很多人去3D Max影院巨幕影院去看《阿凡达》。当时可以说是一票难求,那种兴奋的感觉一直延续至今。从《阿凡达》它超高票房来说,也可以透射出人们对3D 效果的喜爱。所以这一次拍《阿凡达》的第二部,卡梅隆绝对不会放弃3D的效果。

第二、题材需要。弱情节电影必须重视觉。

从《阿凡达》第一部看来,它的剧情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体现的就是一个环保主义和一个种族平等的思想。类似这样的主题在美国电影里面太多了。我们举个例子,《人猿泰山》,女主角就是跟着泰山一起生活,然后成了森林里的一个环保主义者,并和泰山一起保护森林,打击坏人。除此之外,还包括很多电影,主角进入野蛮人的领地后知道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思想以后也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并一起反对自己人。类似的套路很多。

《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外星,像外星这样完全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场景,电影用3D来表现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想去了解外星,去探索,去观察的欲望。所以可以看到像《阿凡达》这种情节并不复杂,比较老套的故事必须通过视觉效果去弥补。去提升整个影片的观影效果和质量。

第三、卡梅隆导演,视觉狂人。

其实我们可以从卡梅隆这个导演身上来找原因,他曾经拍摄过《终结者》、《异型》、《泰坦尼克号》,每一部电影都非常讲究视觉效果。在他看来,影片不仅是剧情的展现,不仅是讲一个故事,更要让让观众看到不同的东西,享受一个,在平时生活中看不到的场景。他是一个非常追求视觉效果的人。以他这种性格和追求,第二步肯定是要用3D,而且裸眼3D这种技术的使用,和《阿凡达》第一部一样,是卡梅隆开辟的另一个个人的全新领域。

所以从现在看来,卡梅隆在《阿凡达》第二部,使用的3D效果只会比第一部更好,更完善,更有冲击力。卡梅隆这次又将把我们带入一个电影的全新世界。我们一起期待吧!


影视赏析栏


不是,《阿凡达》不是第一部,真正第一部3D电影是《非洲历险记》。

3D技术在19世纪末就开始被发现,当时英国电影先驱威廉姆·弗莱斯·格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观看3D电影的装置:在屏幕上同时制造两个画面,通过偏正眼睛使观众获得立体感。

到了1900年,弗雷德里克·尤金·艾维斯发明了立体摄像机,摄像机模仿了人体的眼睛,使两个镜头相距4.5厘米,相当于人类眼睛的瞳距。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电影。

顺便一提,今年2020年上映的《阿凡达2》据说是裸眼3D,期待。





剃刀党剪辑


首先《阿凡达》不是首个引入3D技术的电影,它只是把3D技术推向了一个高峰,也将3D技术在电影当中的应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阿凡达2》也是引入了3D技术。

现在电影中引入3D技术的原因如下:

能逼真地模拟现实环境或创造常规拍摄制作无法实现的场景和事件,满足不同观众的视觉要求

最后补充一下

3D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长,3D的概念在很久前就已经被电影引入了。

那就是1916年全球首部3D电影《爱的力量》是由Nat G. Deverich及Harry K. Fairall联合执导的剧情片,Elliot Sparling及Barbara Bedford等参加演出。


寻找彩虹


阿凡达是一个分水岭,在它之后3D技术兴起,大片主要就是卖特效了,看完特效了事。

阿凡达之后的商业大片里,除了像变形金刚、超级英雄这种卖IP的之外,其他例如《千星之城》、《特种部队》、《超级战舰》这种,都是过一把眼瘾,之后再不会被热火朝天得讨论那么长时间。

阿凡达之后的电影,我好像从没有二刷任何一部。当然这也与不断丰富的网络生活有关,耐不下心去电影了。

阿凡达和之前的泰坦尼克号,都有这样一个特点,看完之前久久不能忘怀,让人沉浸在对影片故事的回忆中,让人不甘心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不甘心这只是一部电影。可能这就是感染力吧。卡神就是这么厉害。

在这部电影中,卡神再造了一个世界。为了等待创造世界的技术成熟,卡神十年磨一剑。你几乎找不出任何一部电影对外星世界的设定如此详细。《星河舰队》里,外星上只有虫族和岩石,没有任何其他生物。《星际迷航》和《千星之城》的外星生物,其实就是对人类稍作改动而已。其他各路软硬科幻,外星不是照搬地球,就是只有岩石,就是只有一两种生物。设定简陋,实际上是偷懒。当然了,导演要考虑很多,电影剧情需要、时间、预算、人工,这些都受客观条件限制,没法想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卡神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不惜血本也要把这个世界重现出来。星球有完整的设定,上面有完整的食物链,有类似牛、马、犀牛、猴子等生物,还有类似狼、老虎的掠食者,夜光植物、光纤树、夜光蜥蜴,还有翼龙。各种生物都有完整的设定,星球上的重力、气候、大气、矿物也都设定全面了。

来说一下《阿凡达2》

据悉这次全新的《阿凡达2》将会采用最新的观影技术“裸眼3D”,如果真将裸眼3D技术运用到《阿凡达2》电影上,用户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就不会在去借用3D眼镜,那肯定会让观影体验上升一个档次,再融入RGB激光投影的系统,定能把裸眼3D的技术发挥到极致!

而且不仅仅是第二部,据悉这次第三第四部都是与第二部拍摄的,第二部将在2020年上映,第三第四部也会紧随其后,不会再让众粉丝等待十年了。看来卡梅隆是在电影里捞到大钱了,这次直接大手笔拍摄了三部,相信成本不会低了!


视频播主木泽炎


这个说法就像是为什么苹果出现了以后,智能操作系统,触摸屏就成了标配一样。

首先,这是技术的进步的体现。当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要应用于人类社会。而此时此刻出现一款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产品往往能够推动这一技术的应用。

其次,就算没有阿凡达,也会有李凡达张凡达的出现来推动3D技术在电影行业的运用,因为这个时代是日新月异前进的。

那么为什么是阿凡达呢。这是因为阿凡达的3D技术最新,做的最好,又有剧情,得以风靡全球。

官方一个重磅消息来了:《阿凡达2》将采用裸眼3D技术,正式开拍,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大嘴厨的电影梦


准确的说第一部3D电影是《非洲历险记》,《阿凡达2》也是3D电影。

在19世纪末3D技术就被发现了,到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电影。之后华纳公司的动画大片《极地快车》《极地快车》和之前卡梅隆的《深渊幽灵》《深海异形》都是3D电影。

只是《阿凡达》出来以后3D就火了,这可能给大家带来了一种错觉。《阿凡达》上线以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了经典的延续由原班人马组成的《阿凡达2》于2017年8月15日正式开拍,并打算于2020年12月18日 上映。所谓延续经典当然是3D电影了。

十年磨一剑,相信《阿凡达2》给我们带来更强大的3D体验和视觉效果。





苏土土


3d电影并不是阿凡达之父卡梅隆首创早就有了。早在80年代,当时我还小大概5到6岁吧,看过一片名叫“小小得月楼”的影片,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是戴上眼镜后感觉原来还在屏幕里那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瞬间都飞了出来,有远有近。条件反射促使我伸手去抓那些氢气球,那感觉还别说真的是很奇妙!不可否认当时3d电影数量很少,拍摄手法简单,并且也没有阿凡达那样绚丽刺激的镜头,但他们却是后来数字3d电影的先行者,为将来用更先进拍摄手法更先进的拍摄器材制作出来的包括阿凡达在内的影片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