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岳飞的皇帝不是赵构,岳飞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HonE一个人


如果岳飞的皇帝不是赵构,而是北宋其他的皇帝,他的结局可能不会那么惨,应该不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先说说北宋,从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立国(公元960年)到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公元1127年),北宋一共是167年,历经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共九位皇帝。

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人皆为武将出身,深知岳飞这种级别的武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且立国初期局势不稳,不太可能做自断臂膀的傻事。

(图为宋太祖赵匡胤)

宋真宗为宋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公元1004年,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辽之间维持着和平局面。

宋仁宗12岁即位,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贤臣,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虽改革失败,但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随后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是当时的偶像皇帝。

宋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真宗、仁宗、英宗在位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与邻国并没有发生战事,文臣地位提升,武将没有了用武之地,岳飞若在此期间定能善终。


(图为宋真宗赵恒)

宋神宗为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虽然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变法失败,新法于神宗死后被废除。神宗兵伐西夏,期图一举歼灭西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军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

宋哲宗为启动宗第六子,元佑八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太后去世后,亲政。在位十五年(1085~1100),建元元佑、绍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庙号哲宗,葬永泰陵。哲宗在位期间启用王安石变法使国力有所恢复,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岳飞在此期间一定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也不会被君王猜忌,被奸臣所害,还是能得善终。

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皇帝,书画方面造诣惊人,却不适合做皇帝。徽宗在位期间并无作为,任由朝廷朋党之争四起,宋朝更加衰弱。宋钦宗在位三年,龙椅都没坐热就被金兵掳走,其在位期间颇有振作之意,但钦宗为人软弱能力又不足,最终被金人亡国。

岳飞在此国家灭亡之际,很有可能战死沙场,以身许国。

(岳飞像) 岳飞的治军能力有目共睹,在大多数皇帝治下都能凭借战功有一番作为。但岳飞对帝王心术揣摩不够,在朝堂的政治斗争难以占据优势地位,加之性格耿直不会变通,这才是岳飞最终以悲剧结局的原因所在。


卧舟听雨眠


我认为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赵构,都必须承认一点:没有赵构的提拔重用,岳飞很难有如此作为。赵构和岳飞,只能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他的杨祈中,韩世忠,刘锜等,都和岳飞一样,靠的是赵构的提拔重用。没有赵构的提拔,就没有他们的辉煌。

现在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岳飞是在其他皇帝时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在北宋和辽朝签订和平协议之前,岳飞是有可能通过战功得以提升的,但速度不会快。因为以岳飞的性格,很有可能被同僚排挤,升升降降是常事,想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除非岳飞改变性格,否则不太可能。

当然,即便岳飞高升难,但官职也不会太低,有事时还是召唤岳飞的。

这种状况下,岳飞的历史地位就是一个在有着百来字列传的武将,没有什么特别。收复燕云的都是浮云。

若是在辽宋签订和平协议之后,没有了战事,岳飞更难有出头之日。就算是宋徽宗时,由于武将没有兵权,即便岳飞能做到将军,也只能和姚平仲,种家将一样成为败军之将。

为什么南宋绍兴年间能够出现中兴四大将?而北宋及之后的南宋都无大将出现?原因不在于没有岳飞这样的将才,而在于宋朝的军事体制压制了大将的出现。

赵构即位后,放开了军权,让岳飞等手中有了兵权,才有中兴四将的辉煌。绍兴十一年赵构收回了兵权,南宋又回到了北宋一样的体制,也就难以辉煌再现。

因此,最后结论,岳飞若是遇到其他皇帝,他的仕途没有那么顺利,很难成为大将,岳飞也就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岳飞,而只是一个有点战功的普通将军。


历史哨声


很气愤,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基本上所有人都说岳飞是不得好死。其实得出这样的结论很简单,是对岳飞的不了解造成的。大多数认为,岳飞是个不懂政治的家伙,更有甚者,开始怀疑岳飞的战力。下面,以史料为基础,还原真实的岳飞。

懂不懂政治,可以看看淮西军变前的这件事,顺便说一下,这时候秦桧还没有走上权力顶峰。

1137,赵构收到金国从北方带回来的宋徽宗棺材,赵构怒不可遏,决心北伐,叫来岳飞,谈论起了马。这段时期,赵构似乎对马非常感兴趣。他先是和张浚聊了一次,说自己不用看到马,只要听到马蹄声,就能知道马的性格、特长。这次,他和岳飞聊天,岳飞重点介绍了一下自己养马的经验。 简单地说,岳飞认为好马必须吃得精、喝得好、起步慢、后劲足,而劣马正好与之相反。赵构听后连连点头。之后,不论在什么场合,赵构都宣称岳飞的心性愈加完善,是真正的国之栋梁。之后叫来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岳飞一起去建康。岳飞再一次被赵构密谈,赵构只说了一句:“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这就是上次两人所谈的养马秘诀的隐晦含义,所谓“吃得精、喝得好”,是指想让马儿跑,必须得给马儿加料,得给岳家军增兵;“起步慢、后劲足”,是指增兵之后的效果,不能只看一时,北伐是长远大计,要有充足的耐心。

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日,岳飞写了份奏章,把感激之情和对军国大事的思考都一一表达出来。 这份奏章非常著名,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是谢恩,可以忽略。

第二段是战争策略及步骤。岳飞说,他会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此三地在手,号令五路叛将,逼迫刘豫放弃开封旧都,渡黄河,退守河北。 这时,京畿、陕右可以尽复,至于京东诸郡,由韩世忠、张俊负责。 上面的内容里有两个值得关注的要点:

一、战争初步规划到黄河南岸,以收复旧京开封在内的土地为限,也就是伪齐所占领的那部分;

二、除了京东路由韩世忠、张俊两人负责之外,岳飞总领天下战区,“宣抚诸路”。 等于天下兵马大元帅了。

第三段,“……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 岳飞如是说。看看上文,岳飞何等聪明,功高震主兔死狗烹这点尽人皆知的小事还能不懂?他深知总领天下兵权是件多么招忌的事,没成功之前就先声明,一旦事情完成,立即回归山野,连官都不当! 对此,赵构非常欣赏,他做出如下批示: “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唯敕诸将广布宽恩,无或轻杀,拂朕至意。” 这是说岳飞办事他放心,怎么去做都随岳飞,他放权不干扰一切,只要岳飞不轻易杀人就是了。


电影贫道6


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即使有也是说不清楚的。我们要弄懂的是为什么岳飞会死,明明是个民族英雄,明明国家有那个实力收复江山,为什么就不能实现呢?为什么同时期的中兴四将,特别是与岳飞交情深厚的韩世忠就是能够善终呢?

我个人认为岳飞之死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岳家军

经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造反搞了个杯酒释兵权,后赵宋朝廷就有了个规定文官掌兵权,也正是有了这个规定,宋朝也是唯一一个不是因为武将造反而亡国的朝代。(汉亡于董卓、南北朝开国皇帝基本都是武将、北周亡于杨坚也是世代武将、隋亡于李渊也是世代武将、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个个武将出生)。而岳飞自小出生于军旅,累计军功而登高位,这在整个北宋历史上的没有的(除了开国元勋外),这对于整体朝廷文官集团、功勋后代集团、赵氏皇族集团是极大的打击和刺激,在加之社会把他的统帅的军队称之为岳家军,这能不让那些利益集团担心么?这就注定了,岳飞是不会有好的下场。

第二、政治口号

当是岳飞在河北整合义军,统一号令一定程度上朝廷也是默认岳家军的存在。但是这时,康王赵构在杭州称帝,成立了南宋朝廷,那么原则上宋徽宗、宋钦宗就已经不是皇帝了,对于南宋朝廷而言只是累赘,而岳飞以及岳家军不但喊出收复失地的口号,而且还喊出了迎回二圣的口号,真要收复失地了、迎回了二圣,那么这那至南送朝廷的那些既得利益集团以及宋高宗赵构于何地,让赵构退位还位于宋徽宗、宋钦宗,让百官让出高官位置给陪二圣一起被抓的旧臣?显然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南宋朝廷是二圣被抓后一些人自作主张而不是二圣授权的合法朝廷。所以当北伐节节胜利的时候,不但金人慌了,南宋朝廷也慌了,他们要的平衡被打破了,这才造成了十二道金牌催这岳飞收兵。也是因为这个口号给了那些利用集团联合攻击岳飞找了个合理的理由。

第三、介入皇权继承人的争斗

很多名将并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皇权争夺之路,比如唐朝的陈国公侯君集在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泄被杀。因李世民念旧,故而留一子以继侯君集香火,并且时常到凌烟阁观侯君集画像而哭。据说岳飞在一定上也卷入了宋高宗的继承人之争,当然这个历史上也没记载详细,但是那个年代一个手握兵权的重臣,面对皇帝无子,卷进入也是正常的吧。


无聊感悟人生


结局都一样。

皇权下的结构没有两样。

而且,宋朝崇文抑武,哪怕是国难当头,武将地位一直不高。

只要是在宋朝,或者是只要有皇帝的情况下,结局错不了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