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钟南山再释放数个积极信号,他说:“需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全国确诊病例于2020年2月1日正式破万,截止到2月2日晚7点已达到14489例,很多人十分关心是否“拐点已至”,专家们是持有怎么样的意见呢?


钟南山再释放数个积极信号,他说:“需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钟南山于今天下午再次接受采访,谈到了相关的一些问题,关于疫情的走向、确诊数量、新的传播方式、如何做好防控……


钟南山再释放数个积极信号,他说:“需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钟南山说:确诊病例集中在武汉,对武汉采取的“围堵"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全国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SARS那样的大规模明显暴发。现在确诊数量虽然是升高,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我相信不会太长。

从钟院士表述里我们不难分析出两点:

第一,疫情在预测范围内增长,其他地方没有出现暴增情况,而且钟南山团队已经建立了新型病毒的预测模型,预测值跟真实值相差无几,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说明疫情还在可控制范围内,病毒没有逃过钟南山的”魔掌“。


钟南山再释放数个积极信号,他说:“需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第二,确诊会持续升高,说明“拐点”将至,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顶峰到来之后必然是衰退,而不用人心惶惶,担心病毒传播依旧呈上涨趋势,拐点到来之后说明疫情将在可控范围内下降。

“拐点”何时出现?

中国著名的病毒学家闻玉梅表示“拐点的出现主要会出现两个特征”:一是新出现的疑似病例出现下降;二是确诊的发病患者数量下降。如此看来,拐点还未到来。

有人做了一张自1月23日以来死亡病例人数和治愈病例人数的简易曲线图,死亡人数曾一度超过治愈人数,但在2月1日治愈人数首次赶超死亡人数,这说明我们的医疗水平在提高,应对病毒更加有效。

出院病例将会越来越多,但这不意味着“拐点”已至,因为拐点的出现必然是死亡人数的下降,只要死亡人数依旧攀升,说明还没到顶峰,但治愈人数超过死亡人数说明“拐点”将至。


钟南山再释放数个积极信号,他说:“需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张文宏曾表示:“整体上2至4周拐点可能会出现。”这与钟南山的预测类似,如果把1月20日算作春运的开始,那么预计到正月十五恰好就是第三周快要结束,也就是说未来两周是是非常重要的,

从2月3号到2月9号的未来一周内将是及其重要的一周,这大概就是各大城市通知这段时间在家办公的最主要因素。

病毒是否会通过粪口传播?

这两天有人疑惑病毒是否会通过粪口传播,什么是粪口传播呢?粪口传播就是患者粪便中存在病毒,排出后常常污染水源、食物、衣物、用具等,健康人接触这些物品后通过手、口、粘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变。

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是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的,因为在粪便里检测出病毒呈阳性,小便初步检查没有。


钟南山再释放数个积极信号,他说:“需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粪口传播不是说“吃屎”,比如有便便沾到了衣物上,人不小心摸了衣服,然后去揉了揉眼睛,病毒可能就进入人体了,再比如换下内裤之后挖了挖鼻孔,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了。

所以说,勤洗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重温一遍幼儿园老师教给我们的:饭前便后要洗手。


钟南山再释放数个积极信号,他说:“需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钟南山还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表述内容很多很专业,这里不一一赘述,总结钟南山院士的话,可以发现钟南山院士再次释放了数个积极信号:

第一,病毒感染平均潜伏期为5.2天,56%病例为大龄男性,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保证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第二:抗体药物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疫苗也在研发中,虽然离临床应用尚需时间,但是这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医护团队的速度和坚持。

第三:疫情不会大爆发,

但冬春交替季节气候多变正是流感病毒流行季节,最有效的方法依旧是“早发现,早隔离”。

第四:SARS持续了6个月,我国积累了大量经验,钟南山表示有信心更有效控制此次疫情,尽快恢复社会秩序,需要万众一心,必攻克难关。

随着返程,焦虑的情绪在蔓延,在这种关键时候大家一定要冷静,要稳住,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传染病把一个国家的人打倒,从来没有。这场疫情考验的是我们大众的心理素养,武汉,一定会赢,中国,一定会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