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现代培养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与其驾驶的战斗机相比谁更贵?

武备趣科普


毫无疑问,现代战斗机的价格和运行成本是极其昂贵的。比如我军培养飞行员常用的K-8教练机,每架约2000多万元人民币,全寿命约8000-10000飞行小时。这样,仅计算油钱和飞机折旧费用,每小时飞行成本就超过1万元。而我军使用二代机歼教-7作为高级教练机,培训一名学员就要花费2500万元左右。

美国方面,F-22“猛禽”的每飞行小时成本大概在3万多美元。同为四代机,港媒《大公报》称歼-20战斗机每小时飞行成本是3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据不知有何权威根据,但应该只高不低,而且应当要高不少才对。

此处有个参照。俄罗斯方面公布的我军采购苏-35战斗机价格大约是8000万美元一架,即5亿元人民币左右,这还仅仅是机体本身的价格。算上机载设备、配套弹药等等,通常至少价格要翻一倍。按照机体寿命2000-4000小时计算(不算中期延寿),加上昂贵的航空燃油费用(加满至少10吨以上,价格超过10万元人民币)。

这样平摊算下来,每小时成本就已经接近《大公报》所说的30万元人民币了。如果算上各种训练正常消耗及地勤配套,苏-35这种3.5代机的飞行成本恐怕还要再增加。那么显然,需要专门机棚的四代机,运行成本只会更加高昂。

但相对于飞行员的身价,飞机价值又不见得昂贵了。对培养一名飞行员的代价,有个通常的说法是和体重等重的黄金差不多。这种说法真实性如何呢?就以我军为例,在遴选之初,国家就要花费大量的选拔成本,招飞可以说是“千里挑一”。成为一名飞行学员也只是起步,要成为黄鹏这样牺牲前能够担负作战值班任务的飞行员,要经过“三级五阶段”的培训。所谓“三级”,是院校训练、基地训练、部队训练,“五阶段”则是基础训练、初教机训练、高教机训练、改装训练、战术训练。上述所有培训,从“飞行苗子”到一个仅仅是能飞三代机的“菜鸟”就得5年,其中花费的经费就已经十分高昂。按我国空军1986年统计数据,培养一名能够担负作战值班任务的歼-8飞行员就需要287万元人民币,轰-6飞行员需要465万元人民币,折合黄金分别是:57公斤和93公斤,与飞行员体重基本相等。这还仅仅是二代机,黄鹏作为飞三代机的飞行中队长,飞行小时数肯定不低,练出来的成本超过飞行员体重等重黄金肯定不为过。

新的数据显示,飞行员“身价”用黄金来比已经是昨日黄花。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主任马东曾向媒体表示,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必须达到800个小时的飞行训练时间,每小时的成本是40万元。加上其它花费,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至少需要3.4亿元。而在近期歼-15舰载战斗机空中撞鸟,飞行员曹先建沉着驾机带火着陆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得知产量不高的歼-15大约是4亿元人民币一架。考虑到目前该型战机的飞行员都是从“老鸟”飞行员中“掐尖”选拔(至少飞过5个机种、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三代战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一旦牺牲其“沉没成本”将大幅超过“飞鲨”战斗机的价值。比如张超烈士的牺牲,其损失就难以估量。

但是我们注意到,像黄鹏这样竭尽全力挽救战机的例子仍然层出不穷,应当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

对试飞机、原型机来说,飞行员舍命带回的飞机,肯定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对此,我军著名试飞员李中华曾经在央视表示,很多时候摔一架飞机并不仅仅是金钱问题。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引发战机故障的问题可能存在于所有同型战机或同系列其他改进型战机上,我们看到,一些军用飞机事故发生后,常常军方采取的举动是停飞所有同型号战机,直到排除隐患为止,有时这一停就是几个月。保住战机发现隐患,有可能就是拯救飞同型战机战友。

从试飞这一工作的目的来看,如果发生故障就跳伞,那么很多故障原因在飞机残骸上是难以探究的,即使飞机上有“黑匣子”,也可能存在数据损坏、记录数据不全的问题,更何况飞行员的主观感觉是任何传感器都无法比拟的。

抛掉原型机等特殊机型,对量产机来说,肯定是飞行员比飞机的价值要高,这没有任何疑问。对地面指挥员来说,也不可能不清楚飞行员的培养成本与飞机价值孰轻孰重。在曹先建的新闻报道中,地面指挥员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发现飞机不可控,那就肯定命令他离机。这显示地面并没有要求飞行员一定要舍命保住战机的命令。

对飞行员来说,全力挽救战机并最终带回战机,或者在无法挽救的情况下使其受控坠毁避免伤及地面人员,是职业本能反应。而一种说法认为,一个遇事就直接跳伞的飞行员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他的职业自尊也不允许他一遇到问题马上抛弃飞机——这也是非常矛盾的。

现代战机事故发生过程快、迫降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明白飞行员作为受到长期培养的专业人员,作出的抉择肯定比坐在安全的地面上复盘要科学,应当尊重他们的选择。

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学费”是必须要交的——虽然学费有时实在太昂贵了些。我国已经因为后发优势,避免了很多事故,但仍有大量障碍必须靠人“暴力”排除。这个过程,很可能伴随有牺牲。例如像舰载机领域,最为关键的涉及飞机姿态控制的飞控系统故障,因为是软件硬件结合的系统,是否有BUG并不是坐在机房里调试就能发现的,必须也只能靠实际运行。而可以预料的是,这条路上将会有更多的牺牲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我军已经有2000多位飞行员牺牲,而以舰载机领域绝对老大美国海军来说,2008年美海军就因事故损失飞机16架、35人死亡。在喷气式舰载机刚刚投入军队应用的1950年代,美海军舰载机事故数量更是高得离谱:1953年,发生A级飞行事故2266起、损失飞机超700架、损失优秀飞行员423名;1954年,损失776架飞机、535名舰载机飞行员。这个规模放到现在,相当于每年美国空军现役舰载机轮番摔过一回。

要支撑起大国空中力量,道路就是如此充满荆棘和危险。2005年,一名美国退役飞行员写了一本书,其中指出美国空军每10天就要摔一架飞机。在张超牺牲的去年4月,我国其他部队也有飞行事故发生。歼-10首席试飞员徐勇凌在张超烈士牺牲的消息披露后指出:“飞行风险是飞行的一部分,其规律可以被认识、被掌握,我们可以用良好的训练和科学的风险管理,逐渐降低飞行事故率,但绝对的“零事故”是难以做到的。事故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事故的技术解读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经验。”

所以飞行员的和飞机比固然是飞行员的生命重要,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在飞机能最大限度得减少损失和地面伤亡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要看飞行员的想法和指挥员得命令了。











成都大唐中胜地产


众所周知,目前来讲全世界最为宝贵的兵种就是飞行员了,因为飞行员完全就是真正的高学历兵种,每一个飞行员都至少是大学本科学历,光是这种高要求就使得飞行员队伍一直宽裕不起来,特别是能够驾驶作战飞机的,简直就是万里挑一,光从伙食方面来看,飞机飞行员就是全军吃的最好的,也就是传说中的一类灶,一个飞行员的伙食费快赶上一个班的普通步兵了,对国家来讲这笔投入是值得的,因为普通步兵只要三个月训练就完全可以走上战场,而飞行员再怎么急功近利也要几年的时间。

到底是战斗机贵,还是开飞机的贵呢?我们不妨从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来入手,首先,飞行员要在地面学习将近一个学期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学好了之后飞行员们就可以走上模拟机,之后便是训练机,在战斗机飞行员加入作战部队之前他们甚至要积累将近一百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这是实打实的开真正的飞机,飞机消耗的油费、飞行所造成的磨损、都要算在培养飞行员的成本里面,这些杂七杂八的成本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这就使得很多时候战斗机飞行员培训的价格其实不比战斗机低多少,甚至有很大可能超过战斗机本身,并且,战斗机只要有原料就可以量产,而飞行员则难以培训,保飞机还是保飞行员,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保护飞行员。


紫龙防务观察


第三代战斗机的飞行成本在一般在每小时6-8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战斗机飞行员飞一年的所花掉的经费,就足以购买相当于一个一般成年人的体重的黄金了也许大家都曾经乘坐过民航客机,与追求四平八稳,乘坐舒适的民航飞行相比,战斗机执行任务时,飞行员随时需要做出占位,滚转,爬升等各种机动动作,这样的动作往往便随着非常直观的感官体验,譬如过载,失重,加速感,等等,所以像抗荷服这样的装备,是现代战机飞行员的必备。

再来说说战机的油耗,像美军的F-15战斗机,自重12.9吨,内部载油6.1吨,最大航程4632公里,百公里油耗也就是170升(132千克)!而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自重21吨,内部载油10吨,最大航程4500公里,每吨油飞450公里,每小时的油耗3.2吨,航空燃油3000人民币元一吨,折算下来也就是一万多块钱。

看似不贵,但加上综合费用就比较高了,每小时飞行成本大约30万以上。但是战斗机最为衡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空中力量,历来就是十分复杂和精密的空中作战武器。即使在高精尖的武器也是需要人来操作的,战机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而飞行员可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训练了,所以说,战机飞行员十分的宝贵,属于军事力量中不能缺少的人力资源,训练周期长,尤其是富有经验熟练驾驭多机种战机的飞行员就更加宝贵了。


历史君观


楼主对战斗机不了解。只是国家培养一个战斗机飞行员应该不容易吧!要想培养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有脑袋瓜子都必须是万里挑一了。培训时间也漫长,花费的财力精力也是可想而知。但为什么飞行员要拼命保护战斗机,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跟警察保护自己的枪一样。战斗机不仅代表战斗员本人,也代表国家。


龙夹子


以我们国家来说,在歼10、歼11以前实际价值是飞行员花费的成本更高,而三代机一架达数千万甚至数亿人民币,飞机价值更大。从应用价值来说,有过危机处理经验的飞行员是无价之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