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致家長:你的孩子為何從尖子生淪為中等生的?

吸取先進的教育理念


高一的時候,針對孩子的學習狀況,我多次和孩子交流過,使過軟硬兼施的路子;我也多次跑學校和老師溝通,我也曾不遺餘力地請頂尖的高中在職老師到家單獨輔導,也到過培訓中心上一對一小課……可是效果還是不理想,奇蹟沒有發生,中等生繼續還是中等生,家長會還是那樣的家長會。高二年級,重複上述方法,結局還是一樣……

蟄伏了2年多,現在的我有了更深的感悟。

記得一個朋友說的話,股如人生。在學習理財的過程中,在不斷接受朋友們諄諄教誨中,我也逐漸走向了成熟。

現在孩子高三了,愛逛論壇的我更注意教育理念。我不再圍觀和羨慕所謂的尖子生,更多的是儘可能吸取先進的教育理念。對孩子,我永遠都是不拋棄,不放棄。

從尖子生到中等生的家長,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教訓是:

關於意志與習慣


1、一定要重視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

我的孩子從小學起就十分拖拉,小學的作業要做到晚上10點多,初中經常是是做到凌晨。這個劣勢在高中之前還不是很明顯,高中以後,還沒有重視時間的分配、合理應用,這樣掉隊下來是很容易的。

2、一定要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看見很多文章,家長一直把孩子當毛毛養,初中以後還當著孩子的叫早鬧鈴,當著生活的保姆,完全不放手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包辦過多,這對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百害無益。我也曾有這個毛病。

3、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持之以恆不半途而廢的精神

從小我就送孩子學過毛筆、游泳、羽毛球、數學奧數,幾乎都是半途而廢,使孩子養成了遇見困難容易打退堂鼓的性格。

看過省理科狀元的事蹟,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這個孩子一直堅持晨跑,即使知道自己考出700多分都沒有忘乎所以繼續堅持晨跑。有這樣精神的孩子怎能不成功呢?

關於學習


1、一定要切合實際,找對文、理方向

孩子高中以後理科優勢和文科優勢要比較,誰更強就選擇誰。我是考慮理科就業渠道廣,明知道孩子物理和化學都弱勢的情況下繼續讓孩子選擇了理科,這給學習帶來很大的被動。

2、一定要面對現實,讓孩子上適合自己能力的班級

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快,適合進度稍快的班級,有些孩子吸收慢,適合的就是夯實基礎的班級。還有一個就是,當孩子適應不了火箭班的時候,一定要放下面子,捨得放棄。

在高一到高二年級期間,我孩子中間有2-3次調班機會。一些感覺吃力的孩子主動調到別的班級,一些吃不飽的孩子從別的班級調節過來。有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有一個快班的孩子因為在年級前80名調劑到了我孩子班上,結果由於跟不上節奏成績不斷下滑,最後成了班級倒數第一。

考慮再三,那個孩子家長把孩子重新調回原來的班級,當時我也正有此意。我和那家長一商量,準備同時轉出去,最後他們走了,我們還是沒有拉下面子下離開火箭班的決心。現在這個孩子狀態已經完全恢復,又成為年級100名左右,而我們繼續踏步不前。

很佩服現在孩子很小的家長就來學習,確實,有些教育理念宜早不宜遲,宜精不宜雜。

我很認同這樣的觀點:“自己家的孩子對於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個孩子對於自己的家庭才是100%”。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想,不是說要家長在教育引導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嬌慣成自私自利的人,寵溺成只是成績優異而無良好道德素質的人。許多家長因為心急、因為面子、或者其他原因,而互相攀比,累的只有家長自己。

每年高考最高分只有一個學生,每年競賽的金牌獲得者也只是極少的孩子,絕大多數的家庭養育的都是平凡的孩子,即不與“狀元”比讓自己“焦慮”,也不因“瞧不起”什麼而“矯情”。家長有健康的心態,孩子在繁重的學業裡才不會又被增加精神負擔。

不論我的孩子最終的結局成為優等生還是中等生,我只知道一點:讓孩子在這個社會中學會感恩學會做人的本領,學會快樂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懂得感恩的人即使沒有優秀的事業,必定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