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童年的年夜飯最好吃的是什麼?

溫柔的風121


作為兩廣人,年夜飯必不可少、最好吃的莫過於——香芋扣肉了。

不管是自家的年夜飯還是走親戚時待客的主菜,香芋扣肉都不是不可缺少的。

童年時的香芋扣肉,一般都是各家自己做的,做法不一樣,口味差別也很大。

現在已經有專門賣扣肉的店了,味道往往比自己家做的還要好。

通常香芋扣肉用的香芋是荔浦芋頭。荔浦芋頭是貢品,肉質異常軟糯。


一、菜品介紹

清代嘉慶年間,廣西北部廚師取用荔浦芋頭與豬肉製成了荔浦扣肉,成為桂北一帶居民婚嫁和節日席上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

將帶皮五花肉和切塊的香芋分別過油炸黃,然後將五花肉塊皮朝下,與芋片相間排放碗中蒸熟,翻扣入另一盤中即成。

香芋扣肉色澤金黃,芋片肉片鬆軟爽口,油而不膩,濃香四溢,具有清熱去火、滋潤膚色的功效。

二、食材

豬五花肉500克、芋頭500克,蔥30克、姜10克、花椒5克、八角5克、老抽或蜂蜜20克、白砂糖20克、鹽10克、生抽10克、料酒10克。

三、做法

1.五花肉皮朝下,冷水入鍋,水開後轉小火,加蓋煮至斷生。擦乾表面水分,抹上老抽或蜂蜜。油鍋炸至肉皮呈紅色,切成厚6-7毫米的肉片。

2.將芋頭洗淨,切成同肉片相同大小和厚度的芋片。

3.將芋片逐一夾在肉片之間,放入蒸碗中,加生抽、白砂糖、鹽、料酒,肉皮表面蔥、姜、八角、花椒,上蒸籠蒸至肉酥時取出蔥、姜、八角、花椒,扣肉反扣在另一盤中,取出扣碗,倒出原汁,打芡澆在肉上即可。


大廚私房課


我們小時候是計劃經濟時代,什麼東西都要憑票。印象中我經常和老媽提個大鐵桶到糧店排好長的隊買米、麵條、油,沒有什麼品牌可挑,數量也只能憑單位發的票買。由於當時物資不豐富,所以有很多東西難得吃一回,吃過就記憶猶新。

那時候過年我最喜歡圍觀老媽做雞蛋肉卷(其實和蛋餃差不多,只是形狀不同)。在客廳中央老媽支起煤爐,以她出嫁帶過來的大銅水瓢為鍋。等鍋熱後,老媽就用肥肉在銅瓢內擦幾遍,然後倒入打散的雞蛋液,再慢慢轉動水瓢讓蛋液最終形成餅狀,趁著蛋液還沒完全凝固快速將肉餡鋪滿蛋皮,最後慢慢捲起來就初步完成了。每次老媽都會留一點雞蛋液灘成餅給我們分吃,這就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年的味道溢滿童年。


慢吞吞的鄂姨


水煮魚!麻辣魚!泡椒魚!年年有魚


半仙啊00000000


園子!團團圓圓!


西門天羽


我的童年很苦很貧窮。因為在農村是萊農我們當地都有供應糧,一個月每人30斤糧食期中大米和白麵8斤至10斤。油每人才3兩。不到月底都吃完了。記得媽媽把羅卜葉子,土豆,等等加少量的玉米麵做成鍋餅子吃。等到月底沒糧了只能土豆等其它能吃。真的很苦。一年下來媽媽省下十幾斤白麵和三五斤油留作過年用。吃上一頓餃子真的香!油炸丸子吃的好開心!


太平180742297


水餃,饅頭加燉肉菜,小時候年前大鍋煮肉是最期盼也是最解饞的


吃貨跟我學


醬牛肉 餃子等


菜譜來了


我小時候愛吃點零食,街上賣的涼拌麵,過年時候能吃點最愛吃的蓮藕餃子,我家窮,吃不了什麼好的


嫣然趣事


一點肥肉,小時候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