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騙子套路千萬條,守住錢袋第一條

嘿,給你講個真實的被騙的故事。聽完之後,我覺得我們有些人之所以能躲過一波又一波的騙子們,也許可能大概就是懶吧,懶得退貨,懶得打開什麼亂七八糟的程序。

遼寧大連,某女子網購37元的童裝,一個月之後卻突然莫名接到自稱是“購物平臺客服”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客服,並且準確地說出了她的購物網站ID,電話號碼和姓名。

騙子套路千萬條,守住錢袋第一條

(注意:這裡小編曾經也接到類似的電話,對方能夠說出我在某寶的各種信息,還稱某單信息因實習生操作失誤丟失,需要我提供一些東西,我當時也沒仔細想,就覺得麻煩的很,就直接跟對方說:你們愛怎麼樣怎麼樣吧,我懶得去弄。就掛了,事後警方打電話跟我說剛剛那個是騙子,問我沒受騙吧。我……)。

對方稱女子買的衣服在別的地區接到舉報甲醛過高,想要回收這件衣服,並且願意退還雙倍的錢作為補償。隨即對方謊稱已經將錢用“備用金”小程序返還了,女子一打開小程序,顯示可領500元,便領取了。

對方又稱由於女子領取多了426元,便給了她一個二維碼,將426元轉給了“客服”。隨即對方又稱:備用金程序已經開啟了他們的系統,這個系統自己是關閉不了的,必須由他們內部來關閉,如果不關閉,那麼日利息將會很高,一個月可能產生將近5萬元的利息。

騙子套路千萬條,守住錢袋第一條

聽到這裡,女子只得按照對方的指揮,先後下載了多個APP借款,還把卡里的餘額也轉給了對方。就在這個時候,由於對方一直使用電話遠程指揮,女子丈夫拔打妻子電話一直處於佔線,不放心便回家查看,見狀立即制止女子進一步匯款。最終女子被騙9.5萬元。

事後女子才知道,原來小程序是可以自己關閉的,並且懷疑網站將自己的信息洩露了。

對此購物平臺客服則表示:訂單生成流傳到商家這個環節,可能會出現信息洩露的情況,如果是商家洩露了顧客信息的話,平臺也將報警處理。

騙子套路千萬條,守住錢袋第一條

該女子就像之前文章裡提到的梁阿姨一樣,社會經驗淺薄,以下還有這類人極易受騙:在校大學生或剛畢業的學生,有點小錢的家庭婦女,帶孫子的退休老人,鄉村留守農民,工廠小哥小妹,還有想一夜暴富的人。

請大家注意:

不聽不信不轉賬,腳踏實地是王道:

騙子套路千萬條,守住錢袋第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