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馬來西亞:推200億經濟刺激計劃,預計今年經濟將增長3.2%

點擊收聽今日海外置業資訊




馬來西亞:推200億經濟刺激計劃,預計今年經濟將增長3.2%

歐盟拒與英籤加拿大式貿易協議

歐盟負責英國脫歐談判的首席代表米歇爾·巴尼耶26日表示,不可能與英國達成一個類似歐盟和加拿大簽訂的貿易協議。

目前,雙方正準備就英國脫歐之後的新關係展開艱難談判。新一輪歐盟與英國的談判將於3月2日開始。

巴尼耶說,英國必須接受所謂的公平競爭環境保證,才能獲得進入擁有4.5億人口歐盟市場的“超級特惠准入”。

以下是歐盟拒絕與英國簽訂單純貿易協議的理由:

(1)距離

與日本、加拿大、智利、韓國或墨西哥不同,這些國家距離歐盟邊界遙遠,而英國是歐盟的近鄰,因此它影響歐洲大陸備受珍視的內部市場的能力巨大。

(2)貿易量

與那些更遙遠的國家不同,歐盟說當目前的過渡期在12月31日結束時,英國將是歐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據歐盟委員會稱,歐盟2018年從英國的進口額達到1970億歐元,超過了它從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總計1250億歐元的進口額。

(3)歷史性融合

歐盟強調與英國的“經濟互聯性”,英國在加入歐盟近半個世紀後於1月31日脫離了歐盟,這讓情況完全不同於其他大陸上的其他國家。

歐盟談判代表巴尼耶對歐洲議會說:“歐盟不是監獄,你可以離開,但對許多不同的人來說,後果是不同的。”

(4)“泰晤士河畔的新加坡”

這就是歐盟要求從2021年開始從英國得到強有力的公平競爭保障的原因,尤其是考慮到英國聲明的勃勃雄心:拋棄歐盟從環境和勞工到競爭、國家援助和稅收等方面的規則。

歐盟擔心這個經濟實力強大的鄰國會採取傾銷措施,並迅速成為“泰晤士河畔的新加坡”,這會削弱歐盟自身的市場。

一米短評:通過嚴密監控所謂的原產地規則,歐盟希望確保來自英國的免受關稅和配額限制的商品並不是來自世界其他地方而在英國組裝的更便宜的產品。

馬來西亞:推200億經濟刺激計劃,預計今年經濟將增長3.2%

馬來西亞推200億經濟刺激計劃

馬來西亞推出一項200億林吉特(約合47.3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旨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和全球經濟放緩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

臨時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週四表示,受刺激舉措影響,政府2020年的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從3.2%升至3.4%。他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預計今年馬來西亞經濟將增長3.2%-4.2%。

上述刺激措施包括減輕受防疫影響的酒店、航空公司和其他依賴旅遊業的企業的現金流壓力。

這些措施包括允許在2020年4月至9月期間推遲支付旅遊業企業的月度所得稅分期付款,馬來西亞政府將在3月至8月期間免除6%的酒店服務稅。

馬來西亞央行(Bank Negara Malaysia)將提供一項20億林吉特的特別紓困工具,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流動資金,利率為3.75%。該行還將提供一筆利率相同的10億林吉特資金,用於幫助食品生產商滿足國內外需求。

國家儲蓄銀行(Bank Simpanan Nasional)計劃撥出2億林吉特作為小額信貸工具,以4%的利率提供給受影響的企業。

參與遏制危急工作的公職人員將有資格獲得特殊月度津貼。馬哈蒂爾表示,政府還將提供至多1億林吉特的等額津貼,為另外4萬名旅遊業和其他受影響行業的從業人員紓困。

馬來西亞:推200億經濟刺激計劃,預計今年經濟將增長3.2%

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出爐

2月26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亞馬遜56歲的傑夫·貝佐斯以9800億人民幣的身家連續第三年成為全球首富,比爾·蓋茨(7400億人民幣)位居第三。

中國富豪榜中,馬雲家族以3150億人民幣領先,財富增長15%,位列全球第21位,比去年上升一位;緊隨其後的是馬化騰(3080億人民幣)、許家印(2310億人民幣)。

馬來西亞:推200億經濟刺激計劃,預計今年經濟將增長3.2%

美國逾四成人口肥胖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最新數據,美國逾四成人口肥胖,近十分之一人口嚴重肥胖,成年女性嚴重肥胖率是男性的近兩倍。

CDC在週四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2017-2018年,美國20歲以上女性的嚴重肥胖率達11.5%,而男性為6.9%。在各族群中,黑人成年人的嚴重肥胖率最高,達13.8%;亞洲成年人最低,只有2%。

美國醫學會2013年將肥胖認定為一種疾病,因為肥胖經常與高血壓、高膽固醇和2型糖尿病有關聯。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2017-2018年,美國人口肥胖率從1999-2000年的30.5%飆升至42.4%。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去年1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30年,美國將有近一半的成年人肥胖,近四分之一的人將嚴重肥胖。低收入的美國人、非西班牙裔黑人成年人和婦女可能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


免責聲明:1、本文所有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2、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相關知識產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和發佈,如引用須註明出處,且不得對原文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