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唐朝诗人岑参的这首经典七绝,后人无法模仿

《逢入京使》这首诗写的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的途中,遇见进京的使者,望他带平安给家中的妻子这样一件小事。整诗于朴实语言中表现出了万分真挚、细腻的情感。

这首《逢京入使》,写的情感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感情真确朴实,每个字都合适妥帖,如印在心里,不可更改,但你又无法模仿,因为一模仿,就变成做作了。

唐朝诗人岑参的这首经典七绝,后人无法模仿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园为长安和诗人在长安的家,龙钟意为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指沾湿的意思。离温暖熟悉的家越来越远,诗人回首来时的路,不禁涕泪沾襟。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在黄沙漫漫的孤独旅程中,一个即将奔赴边疆的男儿也是坚强也是脆弱的。他为何泪流满面呢?因为离别,因为孤单,因为思念,也因为矛盾。

唐朝诗人岑参的这首经典七绝,后人无法模仿

他无比思念那远方的家和家中的妻子,但是他又有建功立业的梦想和受命于君的责任,两方拉扯不断,思念在决绝的孤独中挣扎着。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因为在路途中,在马上相逢,没有纸笔能写下只言片语让人带回家,只好口头报一个平安。

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是写的一个男人的纠结的眼泪啊!野心和温柔乡不可兼得的困境,成了他孤身远走他乡建功立业的悲壮。他一边渴望着,一边思念着,也在诗里面抒写着。

唐朝诗人岑参的这首经典七绝,后人无法模仿

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

答者:谢小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