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五子登科”的真正含义

提到“五子登科”,现代的含义较之从前已发生了改变,被称为“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这“五子”,也代表成为了人生赢家。但最初的含义却是真正的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不仅成为大官,而且光耀门楣,自然也成为后世传颂的教育典范。

中国启蒙三字经中有这样的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这仅仅12个字,但窦燕山的事迹,证明因果不空,足以劝人从善。

现在就把窦燕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

窦燕山何许人也?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幽州地方人,因为幽州属燕,所以小名燕山。他是一个自幼丧父的孤儿,单亲家庭靠母亲抚养长大,所以很孝顺。古人言:父母在不远游,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

在那个时代的人,多数在十七八岁左右就结婚生子,所以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就会感觉到“不孝为小无后为大”的焦虑。

可是窦燕山到了三十余岁,膝下无子,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父托梦给他说:

“燕山孙儿!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不好,没有儿子,并且运势也不太好,我亲爱的孙儿,希望你一心向善,多积阴德,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可以改变运势。

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记在心里,从此立志做善事,众善奉行,改变运势。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他家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透支卡,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透支卡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

窦燕山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透支卡烧掉,并且对仆人的女儿当亲生女儿一样,那女儿长大后,窦燕山还替她备了嫁妆,当亲生女儿一样嫁了出去。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燕山到庙里去拜神,在庙中捐款箱子旁变,捡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烧香之人所丢,就在庙中等候失主来找寻。

等了好长时间,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的人在四处寻找东西,窦燕山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马匪绑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借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准备用这笔钱把我父亲赎回来。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神,请神灵保佑,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不知是否掉在庙中。”

窦燕山确定是失主,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生活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窦先生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从不留名。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

有一天,窦先生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对他说:“你多年以来,积了很多阴德,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赐给你五个贵子,都很幸福。

“五子登科”的真正含义

从此以后,窦先生更加努力正己渡人,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因为他家风很严,所以五个儿子都先后考上重点大学,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五福临门。

纵观窦燕山的教育方法,除了本身行善积德之外,便是重视教育,并从自身做起,勤学苦练,注重操守。正如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只有父母起到榜样的作用,那么孩子潜移默化,就会学会父母的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