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為何能屢戰屢勝?這種指揮風格,一般人可不會有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為何能屢戰屢勝?這種指揮風格,一般人可不會有

(電影《大進軍之大戰寧滬杭》)

渡江戰役的勝利以及佔領南京,都比毛澤東預想中要順利和快得多,當消息傳到北京,他興奮異常,潑墨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句:“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在設想渡江這步棋時,粟裕就準備好了第二步、第三步,攻佔南京只是第二步,他還有第三步。

第三步是預計湯集團會全線潰退,一片混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不僅東集團要繼續向縱深突進,中集團也要迅猛東進,實行東西對進,以圍殲逃敵。

東集團一路未遇強敵,西集團方面的報告也是“守敵抵抗甚微”,粟裕判斷,湯集團已成潰亂之像,西集團應加快向東挺進的速度,但這時總前委發來電令,要求“穩紮穩打,防止輕敵亂碰”。

按照總前委的指示,西集團要從4月26日,也就是佔領南京三天後再繼續向東挺進。顯然,這一部署與粟裕所想大不相同。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為何能屢戰屢勝?這種指揮風格,一般人可不會有

(電影《大進軍之大戰寧滬杭》)

粟裕立即上書總前委,堅持己見,認為加快東西對進,不僅可以使湯恩伯無暇調整部署,還能促成湯集團更加混亂,從而達成分割包圍的有利態勢,而如果動作遲緩,將會因此失去殲敵良機。

總前委覆電同意,並重新明確中集團由粟裕直接指揮。

這時湯集團正加緊向杭州及浙贛線撤退,事不宜遲,粟裕下令東西集團兼程急進,切斷寧杭公路,封閉合圍口。

他預計,最後的圍殲戰場會在太湖西岸的長興和廣德地區,三野各部隊都被要求提前到達長興、廣德。

有的兵團指揮員覺得,湯集團退得如此之快,三野不可能在長興、廣德將其圍住,還不如先圍攻杭州,或者是同時圍攻杭州、上海。

粟裕對敵我到達長興、廣德的距離和行程,經過了反覆測算。這一帶部分是山區,又有追擊部隊進行攻擊和阻攔,湯集團的行軍速度必受影響,對方的時間和空間條件差不多,換句話說,誰能在時間上搶在前面,誰就能贏得主動權。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為何能屢戰屢勝?這種指揮風格,一般人可不會有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4月23日至24日晨,粟裕連發幾道電令,命令的中心詞就是“快”:快追,快堵,快截,快殲。

速度被強調到極至,就不可能做到整整齊齊,一如淮海戰役時追擊從徐州撤出的杜聿明集團那樣。4月24日,總前委致電粟裕,認為“應整頓態勢,克服並停止渡江追擊所形成的紊亂現象”,同時指令三野,在到達長興、廣德後,主力便應暫時停止進軍。

接到命令後,粟裕再次表現出機斷專行的指揮風格,他只是在部署上做了一些微調,對總的行動方案並未做出更改。

在戰場上,粟裕永遠是一個固執的人,他一旦認準方向正確,就決不輕易改變,為此,哪怕是“獨立處置,事後報告”。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為何能屢戰屢勝?這種指揮風格,一般人可不會有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今日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