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在恐龍滅絕後的很長時間裡,重達1噸的它曾是地球霸主

在恐龍滅絕後的很長時間裡,重達1噸的它曾是地球霸主

圖片來自維基

在沒有恐龍的世界裡,它曾是地球霸主。在進化出諸如鬣齒獸之類的大型肉食性哺乳動物之前,它的霸主地位,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敢於挑戰。

它就是加斯頓鳥,也叫冠恐鳥、戈氏鳥,是一種不會飛的巨型鳥類。身高2米多,擁有尖銳而強壯的喙,可撕裂肉和敲碎骨頭。它是6500萬年前大滅絕事件之後,恐龍宣告滅絕以來,首批進化出的大型獵食者之一。這類肉食性動物以大部分小型哺乳動物(如原古獸和長鼻跳鼠)為食。加斯頓鳥的體重據估計可能重達1噸,這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重的鳥類之一。

在恐龍滅絕後的很長時間裡,重達1噸的它曾是地球霸主

圖片來自維基

加斯頓鳥由於身體較高和體重較大,因此行動緩慢。顯然,有著龐大的體型,它也不需要快速移動。加斯頓鳥生活在森林和沼澤中,它們在濃密的植被的遮掩中追蹤並偷襲它們的獵物。加斯頓鳥會用喙抓住獵物。一旦陷入其強有力的爪中,獵物將很難逃脫。然後加斯頓鳥的喙和脖子上的肌肉會壓碎或甩動獵物直至它們死亡。加斯頓鳥也可能以動物屍體為食。據計算,加斯頓鳥的喙強壯到足以敲開椰子殼。

在恐龍滅絕後的很長時間裡,重達1噸的它曾是地球霸主

加斯頓鳥很可能屬於獨居的獵食者,它們會圈出自己的領地,並堅決抵抗外來的入侵者。雌性個體在地面上建立巢穴(它們由於個體太大而不能上樹,即使上樹也會把樹壓垮),它們可能只能產出一個大蛋。現代一些不會飛的鳥,其雄性和雌性會共同守護巢穴,據推測,這種行為同樣存在於加斯頓鳥中。小鳥孵出後,這段時間它們需要父母的保護。

在恐龍滅絕後的很長時間裡,重達1噸的它曾是地球霸主

圖片來自維基

1855 年,第一件加斯頓鳥化石在巴黎附近被發現,但是直到1881年科學家們才發現了更多的骨骼化石來複原這種鳥類(儘管最初並不正確)。從那之後,在法國、德國和美國,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加斯頓鳥化石。

在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鳥類並沒有受到像其他動物那樣毀滅性的影響。一些像黃昏鳥之類較為原始的長牙齒的鳥類滅絕了,但是更多諸如潛鳥和信天翁等鳥類倖存了下來,它們存活於整個新生代,並進入了繁盛時期。

加斯頓鳥和幾個較為相似的種屬於不飛鳥類。在5000萬年前的岩石中,人們發現了最早的不飛鳥化石,該類群的最晚化石表明其在大約4100 萬年前滅絕。現生動物中沒有它們的後代。不飛鳥是新頜類的一部分,新頜類大量的亞門包括了大部分現生鳥類。

在恐龍滅絕後的很長時間裡,重達1噸的它曾是地球霸主

圖片來自維基

新頜類可能起源於晚白堊世,但是古新世和始新世這段時間中它們才進化出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各種鳥類。平胸鳥類(大型不飛鳥)是個例外,包括鴕鳥、美洲駝、鴯鶓、幾維等,它們屬於古頜類的一部分,這類鳥在白堊紀時從鳥類支系中分化出來,比新頜類稍早。

大約4100 萬年前,伴隨著大量大型諸如鬣齒獸之類的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繁盛,加斯頓鳥開始衰落。這可能最終導致了這種行動遲緩的鳥類的滅絕。

本文節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與古生物同行:BBC失落的史前世界》一書。作者:蒂姆·海恩斯(Tim Haines), 保羅·錢伯斯(Paul Chambers)。

蒂姆·海恩斯是《與恐龍同行》系列節目的創作者及製片人,《與野獸同行》節目的執行製片人,並編寫了與節目相關的兩部圖書。也是《海洋怪物》及《與巨獸同行》節目的執行製片人。保羅·錢伯斯從事《與恐龍同行》及《與野獸同行》節目的製作,擔任過《海洋怪物》及《與巨獸同行》等節目的聯合制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