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原创:老辈农村的木栊窗,慢慢的成了我们的追忆

前几天去走访一位老人,想了解一些民俗方面的东西,意外看见老人的房子竟然还保留着过去的木栊窗,就马上拿出相机拍了下来。

木栊窗,过去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木栊窗,如今已经是很难见其“芳踪”了。
原创:老辈农村的木栊窗,慢慢的成了我们的追忆

我小的时候,喜欢趴在窗台上,一边往窗外张望,一边玩耍。木栊窗,承载了我许多童年的梦。我家的木栊窗是上下两大扇。下面的一扇约有一尺半多高,是死的;也就是两边都镶嵌在窗框上,不能自由开启。而上方的一扇是活的,可以向里打开,用一根两尺长的木棍撑着,不至于落下来。窗棂是用一寸见方的木条做的,大约间隔二寸左右一根;一扇窗的上下两边,又有一根长一点的木条横贯整个窗扇,使窗扇更加结实耐用。整个窗子不用一颗钉子,做工精巧。窗扇是用当时在供销社买的薄薄的白纸糊上的,所谓“窗户纸”,大概就是指这个吧。而糊新的窗户纸,只有在傍年根儿的时候,要过年了才糊;平时就是再怎么破,再怎么千疮百孔,也不舍得花钱买纸糊。

关于木栊窗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贴窗花。当时除了贴充满喜庆的“年年有余”、“老寿星”、“百子千孙”、“四季平安”、“松鹤延年”等吉祥窗花,还贴一种好像“四联”的窗花:就是在下面窗扇的中间,贴一组大的窗花,而这组窗花,一般是用四个条形窗花(也有六个或八个等)组成的,每一条的宽窄正好是一个窗棂大小,也就是二寸左右。离过年还有好几天呢,我就吵吵着要贴窗花。母亲就会点灯熬夜,连夜剪窗花。有一回,我把“四联”松鹤延年的窗花其中的一联贴反了,鹤的头朝下,爪子朝上了。惹得母亲费了半天工夫才弄好。而贴“四联”,只适合在木栊窗上贴,玻璃窗是没法贴的。


原创:老辈农村的木栊窗,慢慢的成了我们的追忆

还有一个至今不能忘却的有关木栊窗的事情,是我被窗扇砸到头的事。那时候我大约也就两三岁吧,站在窗台上,手扶着窗扇上沿,不停地来回走;也不管大人喊着“快下来,别摔着”的劝告。突然,我把撑窗扇的木棍碰了下来,本来支着的上面的窗扇突然落了下来,正好砸在我的头上。我哇哇大哭,母亲赶紧抱着我哄我。当时我的头起了个大包呢。直到长大了母亲还提起这件事,说我小时候太调皮。等我上学的时候,家里的木栊窗就换上了玻璃窗了。
原创:老辈农村的木栊窗,慢慢的成了我们的追忆

现在不用说木栊窗,就是木制的玻璃窗,也很少见了,全被坚固耐用、美观漂亮的铝合金代替了。木栊窗,只能留存在记忆深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