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银行为什么31日不计储蓄利息?

俞达


2005年以前,银行无论大月、小月,统一按30天计息,31日不计算利息。2005年9月21日起,央行对银行存款实施新的计息方法,即《关于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129号》。这种情况已逐渐改变。

31日到底算不算利息,取决于银行用什么样的计息方式。大部分银行已陆续调整存款计息规则,这样一年下来就会比过去多出5天的利息。



商业银行可以选取不同方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逐笔计算利息。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所以31日到底算不算利息,取决于用什么样的计息方式,各家银行、不同存款类别有一定差异。存款时,一定问清楚。

………………………………………………………………

关注“财经大白史晨昱”,换个姿势聊财经。


史晨昱


我是昇财经,12年银行工作经验的老腊肉,您身边的国际理财规划师,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我想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历史沿革

《关于储蓄存款利率调整后有关业务处理手续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是1965年发布的,那个时候计算器和计算机没有普及(或者说没有发明),银行计息记账用的是算盘和手工记账,算利息时为了简便,一般默认每个月是30天,不分大小月。二月的28天或者29天也按30天一个月计算,这样计息就简单的多,比如三个月定期利率2.0%,那么因为利率其实都是按年化利率标记,存1万元利息就是10000*2.0/%4=50,半年就是年化利率除二,这样省去了去区分大月小月再去数日子,加少了很多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到了后来,计算机记账替代了人工记账,每日系统自动计算利息,这种做法的功效就消失了,但仍有一些业务每年计息天数按360(30*12)算而不是365算,也算是一种延伸吧。

贷款计息方式

而贷款计息,一开始都是参考存款相关规定执行的,似乎没有专门的规定(我是没找到,如有了解的大神可以指教)。而且贷款一开始多半是按年贷款和还款,并没有存款情况这么复杂。

后来随着各种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贷款种类比存款多了很多,按年计息或按月计息已经满足不了需要,于是逐渐就演变为按日计息。

综上所述,我认为任何一种计息方式都有它的历史沿革,但现在主流的计息方式确实是按日计息,无论是存款、贷款、还是理财产品吗,如果你遇到计息纠纷,可以投诉到监管部门或消费者保护部门,一般会得到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